張洪軍
摘要:新媒體與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相比,具有新聞傳播速度快、渠道多樣等特點,迎合了人們快速了解和獲取新聞資訊的需求,因此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新舊媒體融合發展的大環境下,報社要想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就必須與時俱進的革新工作理念、轉換工作方法,通過多樣化的新聞傳播方式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本文首先對當前報社新聞傳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隨后就如何優化新媒體環境下報社新聞傳播功能提出了幾點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新聞傳播;報社;優化對策
引言: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有其優勢和不足,在新舊媒體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報社應當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借鑒新媒體在新聞傳播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模式,并結合報紙傳播的特點進行改進,從而提高報社新聞傳播的效率,擴大報社新聞的影響力。
一、新媒體環境下報社新聞傳播的現狀
1、新聞內容缺乏創新性
新媒體環境下,各類新聞的數量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而新媒體自身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通過發布一些創意性的新聞內容,迅速獲得了一大批青年用戶的青睞。而報社、電視等傳統媒體,由于自身運行機制等方面的限制,新聞內容比較刻板,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不僅難以吸引新的用戶群體,而且原有的受眾也在逐漸流失。例如,一些地方性的報社長期以來只報道本地的生活新聞,缺乏創新和創意,還有的地方報社為了維持利潤,在報紙中摻加大量的廣告,新聞內容也是良莠不齊,不利于報社的長遠發展。
2、報社新聞與受眾缺乏互動
報紙作為一種新聞傳播媒介,主要是通過文字、圖片傳達新聞信息。受眾通過閱讀文字或觀看圖片了解相關的新聞。在這種新聞傳播模式下,用戶和報社之間沒有交集和互動:從報社角度來說不能及時掌握不同受眾群體的新聞觀看需求,也就無法對報紙新聞內容、傳播方式進行優化;從受眾角度來說,新媒體的出現讓他們在獲取新聞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報紙不再是主流的新聞獲取渠道,在這兩方面的影響下報紙等傳統媒介的受眾群體大量流失。
3、報社新聞的傳播渠道單一
在信息時代智能手機和互聯網得到了廣泛普及,這也為人們隨時隨地獲取信息提供了便利條件。相比之下報社等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上還是以單一的紙質傳播為主,受眾要想閱讀新聞,首先需要訂購報紙,無形中增加了新聞閱讀的復雜度。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使用新媒體獲取新聞資訊,只需要打開手機中的APP,就可以快速瀏覽新聞。同時,新媒體還提供了關鍵詞搜索、智能推送以及新聞分類等功能,這些都對報社新聞傳播帶來了沖擊影響。
4、報社新聞的傳播速度較慢
報社、電視等傳統媒體,形成了一套流程化的新聞制作模式,從新聞的采寫、編輯、整理到最終的見報(播出),期間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雖然這種流程化的新聞加工可以增強新聞本身的嚴謹性和規范性,但是也間接的使報社新聞喪失了實時性的特點。在快餐文化時代,如果新聞傳播的時效性不強,也就無法對受眾產生吸引力。另外,現階段許多報社在出版報紙時,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每天兩版的早報、晚報,每天一版的日報等,這些特定的出版周期也會影響實時熱點新聞傳播的時效性。
二、新媒體環境下優化報社新聞傳播的策略
1、開展新聞內容創新策劃
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保證新聞本身的質量是吸引受眾群體的關鍵。報社由于其自身屬性和運營模式的限制,決定了不能像新媒體那樣對新聞內容進行過度的加工,因此作為報社的工作人員,一方面要強化責任意識,從專業角度確保報紙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還原新聞事實;另一方面又要獨辟蹊徑對新聞內容進行創新和創意策劃,這樣才能使報社新聞的趣味性增強,進而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另外,面對來自各類媒體的競爭,具有創意的新聞策劃還可以使得報社的優勢地位得到凸顯,并且間接的拓展了新聞傳播渠道,為實現報社新聞的優質發展奠定了基礎。
2、注重開展受眾與報社的互動
新媒體之所以能夠受到青年人群的喜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實時互動的特點。例如用戶可以在觀看新聞時發送實時彈幕,或是在新聞下方進行留言等。新聞報社也可以建立自己手機客戶端,受眾通過手機訂閱隨時隨地都能得到相關信息。這樣對于傳統單一的傳播弊端可以良好地改進,并且也能更好地得知受眾的看法,也更好地與受眾進行互動與溝通,既滿足了受眾的需求,又提升了報社新聞的關注度。新聞報社通過建立自己的網絡信息平臺,可以讓更多的人通過網絡技術來閱讀新聞內容,并且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新聞之后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報社也可以獲得相關意見或建議。
3、借助于數字化技術提高傳播速度
在現今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中,有一些報社已經將電子報紙傳播到人們生活中去了。電子報紙可以減少報紙的印刷問題,也能運用較為簡單的步驟進行傳播。但是相對于傳統報紙來說,電子報紙的普及率相對較低,并且也有很多問題限制了電子報紙的發展,也有部分媒體行業只是嘗試著運用電子報紙。所以報紙要以新媒體技術為背景,將傳統報紙良好地結合于數字化技術中,增強傳統報紙新聞的傳播率,讓受眾更輕松地看到相關新聞信息,將報紙傳播的特點良好地發揮出來,提升受眾對報紙新聞的關注度,為報社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語:為了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報社既要認清自身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同時又要樹立轉型意識,主動對新聞傳播方式進行變革,以更好的適應當前環境下受眾對于新聞獲取的需要。除了要優化新聞內容,增加新聞創意外,還要注重走“媒體融合”路線,拓展報社新聞傳播的渠道,在提高報社新聞傳播效率的基礎上,也能夠始終保持新聞內容的高質量、客觀性,發揮報社新聞在輿論引導等方面的作用,在新舊媒體融合趨勢下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曹曦晴,張晏敏.新媒體環境下時政新聞的轉型——以湖北廣電長江云“兩會”系列報道為例[C]//荊楚學術2016年第四期.2016.
[2]李蕓,楊耀東.新媒體環境下會議新聞報道的創新——以人民網2014年“兩會”專題報道為例[J].新聞世界,2014(07):160-161.
[3]王士友,葉水茂.創新,優勢變勝勢——以《安徽日報》為例論新媒體環境下的黨報報道創新[J].新聞世界,2015(0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