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峰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交際情境,讓他們主動交流,樹立交際自信心,在交流活動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一、創設語言情境,激發學生說的欲望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需要從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設計多樣化的語言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想說,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通過大膽主動的說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提高他們的表達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以下語言情境。
1.創設實物情境。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通過實物情境給學生提供口語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在表達和交流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例如,教師讓學生拿上自己喜歡的玩具,然后向大家介紹玩具以及喜歡這個玩具的原因。在說的過程中,學生會用流利的語言詳細描述玩具的形狀、顏色和玩法,有效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創設多媒體情境。利用多媒體情境開展口語交際訓練,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認真觀看多媒體展示的內容,通過積極思考組織語言,然后用流利的語言表達出來。例如,在教學《棉鞋里的陽光》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幾幅圖片,用多媒體展示這幾幅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來復述課文。在多媒體圖片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脫離課本,把課文內容完整的說出來,通過直觀學習對課文內容有深刻的理解。
3.創設表演情境。表演情境是讓學生把課文內容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來的一種情境。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在表演人物、動物時,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創編對話內容。通過表演,讓學生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語文創新思維,在表演活動中發揮隨機應變能力,使表演中的人物、動物對話生動、富有個性,有效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4.創設生活情境。生活情境是學生熟悉的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進行口語訓練,能激發學生說的欲望,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見聞和感受說出來。例如,在讓學生描述自己最喜歡吃的食品時,他們能用生動具體的語言來描述這種食品,把它的味道、顏色、做法等說出來。通過相互交流和分享,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和諧的氛圍中,他們交流的欲望增強,能夠主動和其他同學進行互動交流,使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促進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結合想象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想象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通過想象他們能獲得更多的交流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想象環節,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自由想象,在腦海中構建一個直觀的情境。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他們想象的內容也不同,通過想象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象出來的內容說出來,讓他們在說的過程中學會組織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春雨的色彩》時,教師在讓學生掌握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在自己眼里,春雨是什么顏色的?通過想象,學生有很多話要說,他們主動舉手發言,有的說:春雨是藍色的,下雨之后天更藍了;有的說:春雨是金色的,雨過天晴之后的太陽光更耀眼;還有的說:春雨是五顏六色的,春雨撒到哪,哪的植物就生長,花朵就開花,使世界變得五顏六色,繽紛多彩。在想象環節,學生充分展現了他們的智慧,想象出豐富的內容,并通過說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三、采用激勵的方法,讓學生樹立交際的自信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時,要抓住學生的興趣和心理感受,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主動說,通過說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讓他們在交際中能更好的交流。在語文課堂上,一些學生缺乏自信,他們總是認為自己不會說,不敢說,導致口語表達能力不能有效提高。在教學環節,教師要重點關注這些學生,多給他們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在說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在課堂上進行交際訓練時,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表揚和激勵,讓他們產生說的欲望,在每節課上都能積極參與到語文活動中,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