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磊
【摘 要】燈光手法的寫實、寫意與抽象,三大塊在運用中并不是截然分開。寫實中若用濃重的色光時,它已開始有了寫意的成分。在寫意手法中,其光色以人物的情態運用時,它已有了抽象成分。白光如在彩光的寫實手法中加入運用時,則是一種寫意手法嵌入,如在寫意手法中,將白光手法嵌入,似乎有抽象感覺。
【關鍵詞】舞臺燈光;手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J8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3-0045-01
寫實與寫意的共同點是兩者都必須遵循生活中光照基本特性,即光的來源和光源基本方位。而光源明暗,光源顏色,在環境中因光引起的物體色作用,因環境引起的環境空間狀態,寫實的手法可以利用氣象、時辰、環境結構的狀態來制造某一種氣氛與劇情劇意配合,寫意的手法則可以根據劇情劇意,合情地制造各種相符合的環境效果,抽象的手法則可以不受任何約束,根據劇情劇意制造相應的視覺效果。寫實光追求的是舞臺環境光有意向的真實性,抽象光追求的是光構成的示意性。
一、舞臺燈光寫意手法的運用
燈光在處理上,各種的手法并沒有硬性規定,舞臺戲劇演出中燈光設計師可以設置環境的風格、劇情的處理方式等,尋取適合的手法與之對應,如果拋開各種手法約束,而隨意地用光用色,可能在燈光塑造展現上會沒有章程,沒有統一格調,在各個演出處理中容易出現雷同感,在體現中會缺少相應的韻律和特有的張力。作為一個燈光設計師在確定取用手法時,可能要顧及各種因素,而單從表象而論,一般情節性較強的演出比較適合使用寫實手法。古裝劇演出比較適合使用寫實手法中的光色偏濃重的手法。各類的情感劇適合使用寫意手法。各類的古裝戲也適合使用寫意手法,各類演出適合使用寫意的手法,也適合寫實的手法,因此并不是絕對的。
二、舞臺燈光寫實手法的運用
在使用寫實的手法時,有劇情突變、劇中人物情感變化而不能保持正常狀態時,或在夢中,在獨自臆想時,可以應時插入使用寫意手法或抽象手法,情節過后應返回原寫實手法表現中。在使用寫意手法時,有劇情突變、大幅度人物情感變化時,可以使用抽象手法,而不適合使用寫實手法。
三、舞臺燈光抽象手法的運用
在使用抽象手法時,如果有劇情變化、人物情感變化時,可以插入使用寫實的手法。在實際運用時,不應毫無目的濫用、交替使用各種表現手法;不應在某一手法運用時,毫無理由地插入使用其它的手法;燈光設計師一旦確定了一臺演出中表現手法,用光的明暗,用色的取向,光組構成的方法,都因遵循于此手法的特點和插入運用其它手法的方式,否則容易出現混亂的局面,以致無所適從。在有故事情節的舞臺劇表現手法上,有寫實、寫意、抽象之別。而有些燈光沿計師往往將此疏忽,只用寫意手法。寫實,即依據生活中的氣象、氣候、時辰、時間的表象特征與規律,環境中建筑或物體的位置與相互之間的關系,按實際的自然狀態還原在舞臺上。但還是按劇情的需要經過了規整、取舍、側重、減輕、加強、減弱等調整,這些調整是小幅度,使之更符合劇情表意。觀眾會覺得更像、更美。寫意,是在寫實的基礎上進行全部的或部分地夸大、擴展等,使之更為醒目。如此表現,有的更符合場景的表意風格,有的更強調舞臺畫面展現,有的使舞臺更符合寫意的表演風格。抽象,即拋開生活中光的表現規律,借用生活中某些光的現象,以劇情需要設置出那一場、一段或一節的舞臺燈光。此種的表現手法強調寓意。從劇種而言,話劇大多用寫實手法,也有寫意手法,較少用抽象的手法。當然也可以寫實中嵌入寫意的手法和抽象的手法。舞劇運用寫意的手法較多,在寫意的手法中可以嵌入抽象的手法,而單一的舞蹈適合用抽象的手法。音樂劇可能是寫意手法和抽象手法并用。戲曲取用寫意的手法較多,也可能取用寫實的手法,在有些劇情表述時也可嵌入抽象的手法。歌劇取用寫意手法較多,也用寫實手法,也可嵌入抽象手法。綜藝演出或晚會演出,由演出節目類型而定,可能有些用寫意表現,更多的是用抽象表現。
總之,燈光手法能顯出寫實、寫意或抽象的手法,但有相對特定的條件,即舞臺上要有環境裝置,寫實的景環境可以運用寫實的燈光手法,也可使用寫意燈光手法,還可以插入使用抽象手法。寫意的景環境,可使用寫意的手法,也可以使用寫實手法,但運用寫實手法時,觀眾并沒有感到有在寫實景環境中的特定感覺,還可運用抽象的燈光手法,但手法的概念性指向也有所減弱。抽象的景環境由于沒有具體的參照概念辨別,無論用寫實的燈光手法或用寫意的燈光手法,其手法的概念性指向都將減弱,有的甚至混淆。這些都是由于視覺在辨別時缺少參照的基點而難以在感受上定性,所以燈光手法著意展現給觀眾,確定的視覺形象與舞臺景設置有著直接依存關系。
參考文獻:
[1]汪登峰.舞臺燈光設計中色彩的應用方法分析[J].電子制作, 2014(1x):92-92.
[2]張榮建.淺談舞臺燈光的基本配色與運用[J].劇作家,2008(2):95-95.
[3]曹寧.談舞臺燈光的藝術價值[J].戲劇之家,2017(13):32-32.
[4]于秋月.談舞臺燈光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5(14):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