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棣 文齊林
摘 要:在當前國內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勢下,政府與社會對高校培養人才的職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除了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的培養,同時也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道德水準以及學生黨員、團員的先進性的培養。而作為聯系黨和廣大青年學生的重要橋梁,高校團組織要承擔起這一重任,在接受同級黨委和上級黨組織的雙重領導下,堅持發展,勇于創新,積極培養高校內的青年學子。
關鍵詞:獨立學院、高校、團建、體系設置、思維創新
一、高校中團組織扮演的角色與承擔的任務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的發展也受到了社會轉型的影響。從大的角度來看,高校現在具有兩個較為主要的職能:一是對于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各種人才的培養;二是對于國家發展所需要的各項技術以及理論的研究及實驗。
而相對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國家財政撥款數量較大的重點本科以及有著某領域專業特色的普通公辦本科而言,資金、技術、教師資源缺乏積累以及辦學時間短、文化底蘊積淀尚淺的眾多獨立院校來說,其重點應當放在對于人才的培養上,培養綜合人才、打造特色人才。而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提高以及道德水平、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的任務,成為了獨立院校的重中之重。
由于自身師資隊伍建設相對公辦重點院校而言的不成熟,以及招生批次存在差異,這就使得對于縮小獨立院校學子與其他重點院校學子差距以及培養特色人才的重任,落在了高校團組織的肩上。
二、當前獨立院校團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團的組織具有凝聚團員力量,組織團員學習,培養團隊精神的
重要作用。同時,作為黨和廣大青年學子之間聯系的橋梁,團的組織也能積極地發現優秀并且追求進步的團員,并推薦給同級黨組織以備接納和吸收為學生黨員。所以說,團組織建設是高校團建過程中的基礎性工作。同時也能發揮重要作用。但在當前獨立院校團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里面,有一些是高等院校所普遍存在的,有一些是由于獨立院校的特殊性所導致的。具體的問題作者將在下面逐一分析:
1.團組織建設問題
但是,目前許多高校的團組織流于形式,雖然數量眾多(各班及部分學生社團有班級團支部、系部專業有團總支、學院有團委),但是卻缺少對眾多團員先進性的培養。許多班級團支部一個學期甚至一個學年往往只有在評選推優人選的時候,才會召集支部所在團員召開會議。而有的高校又走向另一個極端:每周兩次會議,每月兩次學習,每季度兩次活動…空有數量但卻缺乏實質作用,反而不利于將來團建工作的開展。
2.團思想建設問題
在當前獨立院校的團組織活動中,一方面由于獨立院校的特殊性
(建成時間較短),導致在團組織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更傾向于舉辦各種文藝、體育競賽類活動,對于思想建設,往往采取傳統的開會集中學習等方式,取得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團組織舉辦的思想建設活動應當貼近學生生活,采用當下流行的形式進行思想傳播與輿論宣傳,從而改變學生頭腦中對于思想建設活動的片面印象,這一點需要團組織當中的宣傳人員進行積極地創新。
3.團干的評價考核問題
作為團組織的組成部分,每一個團干部都是團組織建設過程中重
要的個體。團干部的發展和培養,各個高校都研究出了一套相對切實的體系,但是針對團干的評價考核,各大高校卻千人一面,往往只是照搬章程條例,或者是流于形式的互評,沒有起到相應的激勵和淘汰作用。使得考核機制失去了它本身所應當發揮的作用,從而導致許多團建工作者往往遺忘了這一件幫助團組織發展的有效工具。
三、獨立院校團建工作問題的針對性辦法
前文指出了當前獨立院校團建工作過程中所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那么下面就將針對這些問題結合作者所在高校的實踐,提出一些針對性辦法。
1.優化團組織數量,提高團組織活動質量。
對于高校內的基層團組織,特別是支部的建設,要根據支部所在
集體決定其是否批準其申請,建立團支部。
對于團組織活動,一方面獨立院校團組織可以加強與所在城市的其他高校團組織交流,交流團組織活動經驗,從中學習并加以創新,運用到自己院校的團組織活動中來;另一方面,可以指導各團支部與其所在班級的專業教師加強聯系,針對其班級特色、專業特色以及專業知識,舉辦具有教育作用的團組織活動,從而完善團組織活動的功能性。
2.利用創新工具,加強輿論宣傳。
高校內經常見到的團組織或者團學活動的宣傳方式往往是橫幅+
展板海報,而對于網絡工具,也僅僅是簡單地利用QQ群、微信公眾號以及官方微博等進行簡單地重復轉發宣傳。采用群話題以及微博話題和留言墻的相對更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收的方式,往往更能夠獲得更高的參與度。在作者所在的高校,跨年夜、讀書日、畢業季、教師節等等話題已經成為學生活動參與度極高的幾個話題。在此基礎上所舉辦的活動也收到了學生的好評。
3.根據實際情況,打造考評體系。
學生活動的宣傳,很多高校的團學組織以轉發量作為KPI(關鍵績效指標)倆作為考核的依據。但是因為學生的選擇性接收消息而采取的屏蔽行為,實際上這樣的考核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而學生互評也往往由于記名投票或現場筆填等不當的方式,以及所謂的“人情思想”,使互評成為了展示大家“和諧”的環節,最后的結果也失去了任何意義。
所以,在實際操作中,首先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從考核的方式和內容以及標準登多個方面來重新制定。
在考核的方式上,應當申請院校的網絡信息中心教師的協助,建立一個簡單的,匿名的線上評價系統作為工具以及載體,避免因為手寫或者是有記名投票而導致學生不愿發出自己的真實意見。其次,應當結合學生干部成績以及任課老師的意見,來了解學生是否顧此薄彼,對學生的本職任務,即學習沒有足夠的重視。
再有,就是應當以學生干部所擔任的不同職責,來針對性地設計考核具體內容。比如,針對活動策劃的學生干部,要明晰其所制作策劃書的數量,再結合實施及參加該活動學生的具體反饋,來綜合評定其工作質量,以產生考核結果。只有這樣,才能夠建立一個完善的學生干部考核機制,也能夠使考核結果能夠反作用于團組織,讓團組織以及團學干部更好地發展。
結語
獨立院校的發展之路還很漫長,在院校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僅是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教學科研的發展,同時也需要團建工作的創新與發展。只有這樣,獨立院校才能夠迎頭趕上,輸送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時也能夠從眾多的高校中脫穎而出,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育芳. 新形勢下創新高校團建工作途徑的思考[J]. 青春歲月, 2013(24):217-217.
[2] 胡煜, 延坤. 關于做好高校團建工作的思考[J]. 青少年學刊, 2008(s1):471-473.
[3] 王利. 新媒體在高校團建工作中的應用[J]. 網友世界?云教育, 2013(Z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