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東
摘 要 本文從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的覆蓋現狀入手,結合未來的發展趨勢、市場需求,闡述了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發展機遇、挑戰以及如何做好廣播電視監測工作,促進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繁榮、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 新媒體環境;廣播電視;發展機遇;繁榮發展;監測工作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0-0135-02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同時也面臨著發展機遇,隨著自媒體的興起,對廣播電視行業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廣播電視行業在發展中存在著難以正確處理行業發展、服務、監管三者間的關系。
1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的覆蓋現狀
經過長期的建設與發展,我國廣播電視已經具備了較大的覆蓋面,采取多措并發的方式,形成了以無線廣播、有線入戶、衛星覆蓋、網絡聯通積累覆蓋形式,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了上下貫通的傳輸覆蓋網,實現數字技術、模擬技術的共存,也實現了電視信號開放、加密兩者間的互補。
廣播電視無線覆蓋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主要途徑,面向城鄉群眾提供電視、廣播公共服務。有線電視網絡是為城鎮居民提供公共服務,這類服務屬于有償服務,在服務上需要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信息化的需求。
直播衛星主要是針對并未接通網路的農村地區,為農村地區提供免費的公共服務,滿足農民群眾觀看節目的需求,實現多套節目觀看。
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主要是面對青年人,能夠隨時隨地的接受廣播電視信號,滿足人們接收廣播電視、信息服務的需求,新型的網絡廣播、網絡電視、互聯網電視等能夠滿足人們的音頻視頻服務需求,這類服務需要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獲取。
2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2.1 廣播電視的發展受到沖擊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網絡電視等新媒體不斷沖擊著傳統廣播電視,網絡電視在不斷擴展其覆蓋范圍,嚴重影響著廣播電視的收視率,增加了廣播電視臺的競爭壓力,相關數據顯示,廣播電視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受眾流失量較大,嚴重威脅著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使得廣播電視在發展中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
基于三網融合下,電信行業的發展較為迅速,電信行業占領的市場份額逐年增加,獲取的經濟效益也最大。廣電行業的優勢被不斷的弱化,在行業內的市場份額也逐漸降低。
雖說近幾年,廣播電視行業也開展了改革,但由于缺乏執行力度,改革成效不明顯,加之在全國范圍內,未能形成統一的格局,不同的省、市屬于各自為政的狀態。在三網融合背景下,需要增加廣播電視在數字化、雙向化的改革力度,全面提升廣播電視在行業競爭中的實力,以此提升廣播電視的市場份額。
2.2 廣播電視行業的應對措施
新媒體傳播技術的挑戰下,廣播電視必須樹立正確的認知,分析其市場需求,精準定位自身,從多方面入手,逐步制定出完善的發展措施,轉變其被動的局面。筆者認為,廣播電視的發展措施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做出受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定期開展市場調研,依據調研結果合理設置節目內容,強化節目形式的策劃。
第二,借鑒其他媒體的傳播經驗,在轉變自身傳播方式的同時,不斷擴展傳播范圍與傳播途徑,創新原有的服務方式與服務形式。通過制作高質量的節目,贏得受眾認可。
第三,實現制作與播出分離,通過改革節目的制作流程,創新節目的制作機制,可以全面提升節目的制作傳播能力。
第四,不管市場怎樣變化,廣播電視都是主流媒體,這是受眾普遍認可的,將其不可替代的優勢發揮出來。依據市場調查,不斷探索、研發全新的廣播電視產品。加強參與市場競爭的力度,不斷鞏固廣播電視的媒體陣地。
第五,需要加大新媒體的擴展力度,極力爭取政府的支持力度,強化與政府部門的協調。合理應用高新技術,不斷擴展廣播電視新媒體的發展空間。
第六,強化自身的居安思危意識,不斷創新廣播電視,努力學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
3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的監測工作
廣播電視監測工作指的是,政府監管部門履行其監管職能,確保播出內容導向正確、內容受眾喜聞樂見,開展技術質量評價、節目內容評判、強化廣播電視規范性。
在廣播電視的監測工作中,需要強化規范廣播電視頻率使用的秩序,以此提升廣播電視的覆蓋效果與覆蓋面積。監測工作能夠推動廣播電視行業在自我管理的基礎上,提升廣播電視技術質量。監測工作還能夠加強播出內容的管理,通過改善播出質量,擴大其覆蓋率,采取有效的科學技術手段,全面推動廣播電視行業的繁榮發展。
筆者認為,廣播電視的監測工作,與廣播電視的傳輸、廣播電視的覆蓋有著密切的關系,廣播電視的覆蓋區域,就應該有監測技術,才能確保其運行穩定,針對不同的廣播電視覆蓋手段,需要使用不同的監測技術與監測措施,才能確保監測機構對廣播電視的監測,通過開展實時監測,實現廣播電視播放質量的提升。
同時,監測技術還能夠審核電波覆蓋率、電波覆蓋效果、傳輸精準性等,通過開展及時的審核與檢查,強化對空中電波運行秩序的維護與管理,為廣播電視的管理系統提供參考數據。
在廣播電視的運行中,需要強化其監測工作,監測范圍包括:對廣播電視覆蓋效果、播出質量的監測、廣播電視頻段、電波秩序維護、網絡頻道維護的監測。
也就是說需要對廣播電視頻段的傳輸與播出技術質量、覆蓋效果展開監測。通過監測播出技術與質量,覆蓋效果,可以斷定傳輸手段的合理性,有效利用頻譜資源,全面滿足廣大群眾的觀看需求。
只有強化廣播電視監測工作,才能夠逐步完善廣播電視的傳輸監管,將廣電職能部門作用發揮出來。
廣播電視在進行發展改革,占據市場份額的同時,還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承擔的義務,強化對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改造,通過引進先進的監測系統,對廣播電視新媒體的播出方位開展全方位監管,強化對廣播電視的保障能力,進而提升廣播電視的播出質量與傳輸效果,全面提升廣播電視的覆蓋面。
4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的繁榮發展與監測工作
通過本文上述的分析闡述能夠得知,廣播電視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正確處理發展、服務、監管三者間的關系。依據實際工作需求,構建科學、合理的運行監管機制,在提升自身監管力度的同時,推動廣播電視更好的發展,將廣播電視的潛力激發出來。同時還需要重視廣播電視內在潛力的挖掘,充分調動廣播電視行業發展的積極性。
在監管工作中,需要將協調、服務工作職能凸顯出來,發揮其該有的作用。在監管主體的基礎上,需要樹立正確的認知,把好導向,在協調服務的基礎上,將監測監管的作用發揮出來,強化協調服務的作用,進而將安全、高質的廣播電視信息傳輸到千家萬戶,在追求群眾滿意度的同時,推動廣播電視行業的穩定、繁榮發展。
5 結論
本文分析闡述了廣播電視發展需要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把導向正視聽,正確處理廣播電視發展、監管、服務三者間的關系,為群眾提供優質、便捷、高效服務,全面推動廣播電視事業的繁榮發展,創建新媒體下廣播電視產業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陰志華,趙法彬.加強網絡融合,打造立體通信——“2010年中國無線網絡融合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J].數字通信世界,2010(4):14-33.
[2]王佳煒,初廣志.新時期我國公益廣告運作模式的重構——整合營銷傳播的視角[J].廣告大觀(理論版),2017(5):73-81.
[3]嚴三九.中國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創新路徑[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1):89-101,179.
[4]周勇,趙璇.融媒體環境下視聽傳播效果評估的指標體系建構——基于VAR模型的大數據計算及分析[J].國際新聞界,2017(10):125-148.
[5]麥麥提,李松潔.網絡媒體視閾下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考——以北京市3所高校調研分析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8(1):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