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教材及學生形成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以教材為綱靈活的展開教學,當教材無法完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時,教師應適度的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本文以《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為例詳細介紹了教材“二度開發”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二度開發;活化教材;個性化教學
【作者簡介】苗艷菲,魯迅美術學院基礎部。
基礎英語教學活動毋庸置疑地要圍繞教材展開。教材既可以簡潔明了地為學生指引學習方向又可以讓教師有的放矢地實施教學。但再優秀的教材也無法滿足教學活動開放性和時代性的需求。更何況往往受到教學大綱的限制,教材難度偏高使很多學生無法適應。筆者就職于藝術類院校,學生英語基礎稍弱、學習興趣也不高。現行教材超出了學生實際能力,造成一些學生對英語望而生畏甚至放棄學習。
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們對教材實施了“二度開發”以緩解教材與學生英語能力之間的矛盾。究竟什么是教材的“二度開發”?“教材是幫助教學的工具不應是禁錮教學的枷鎖”。教師應結合學生特點、需求和興趣“活化”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個性化地選擇、舍棄、補充及順序上的調整,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二度開發”并不是教師主觀上對教材的簡單取舍。而是基于教學情境和學生實際,去分析教材。“設立教學目標。系統周密地考慮教學中的各種要素,整合各種教學資源,最后設計方案”。教育家Tessa Woodward認為基于設計方案的 “二度開發”主要包括:“對部分教材內容的選擇、刪減和補充”。在實際教學情景下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材“二度開發”:
一、增補教學內容
以實現教師的教學目的和學生英語技能的提高為前提,具體增加的內容可以從到對于一個單句修飾詞的擴充到增加一個板塊的知識點和專項技能訓練。
1.豐富文本內容。當文本篇幅過短,教師通過增加文本色彩的方法加深學生記憶并擴充詞匯。例如:可以選取一句話讓學生進行擴充;將文本中加入一系列感官詞;加入一些單詞或短語增加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親密感或是距離感,如It doesnt say , Im not sure;改變時間概念從而改變整個文本的時態。
2.擴充文化背景知識。語言受文化的影響又反應文化,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如果對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特征缺乏足夠的認識,即使外語學得再好也難以正確運用。教師可以涉及特定節日、各個階層劃分、選舉制度等西方文化背景知識。
二、舍棄或替換教材內容
教材作為教師教學的重要資源會涵蓋多種文體、語言特色和表達方法。而學生受知識水平的制約決定了他們對部分內容難以理解和掌握。為了在教材與學生能力之間找到平衡點,需要對部分文本過長的文章進行刪減;替換難度過高的內容,并修改部分教學板塊的呈現形式。
以《大學英語綜合教程Ⅰ》為例,第三單元選取了霍金關于公眾科學觀的文章,因為涉及科學概念所以不可避免的涉及很多生僻的科技詞匯,而這部分內容對于藝術生而言太過復雜而無趣。因而在教學中刪除了這部分內容。《大學英語綜合教程II》第三單元《老爸英明》是一部戲劇,篇幅過長語言點又不多,因而教師只講解生詞部分,課文內容學生們自行閱讀吸收,但改變了故事的呈現形式,由學生們自編自導自拍英文話劇。學生借此了解話劇的構成因素并在拍攝中實現對英語的綜合運用。
三、調整教學順序與課時分布
教材中各單元的難易程度和文本形式會有差異。學生學習是一個動態提升的過程,筆者認為在章節安排上也要呈現出螺旋式的提高。我校藝術生英語基礎較弱,把復雜的內容“堆給”學生怕會打消他們的的學習熱情。所以在章節順序選取上,跳過第一單元首先講解第二單元《出租司機擁有的只是一封信》,這一單元多是日常對話,用詞
相對簡單。也讓學慣了“啞巴英語”的學生們對英語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并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此外,各單元篇幅長短和需要詳解的詞匯量也不同,因而在課時安排上會采用靈活動態的方法不拘泥于大綱的框架。根據學生接受程度調整教學進度。
四、活化教材中人物并讓學生融入其中
既有教材往往讓學生產生“距離感”,教師需要“活化”教材從而使學生轉變這種情緒,感覺到英語是表達的一種媒介。為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可以采用調整教材內容的方式使學生“走進”教材。
讓學生改寫教材中的故事就是一個增加學生參與感的方法。“改寫”蘊含著能量并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種可能。例如可以采用倒敘的方式來改寫,《大學英語綜合教程II》中“美國夢”一課,故事采用順敘的方式展開,有明確的時間符號如“一天晚上”、“第二天”、“夏去秋來”等。學生改寫這類故事并不困難還激發了學習興趣。此外,根據個人對故事中人物的理解,學生按照自己認為更為合理的人物發展脈絡去改寫。
英語教材“二度開發”的最終目的在于“優化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提高教師的設計課程及教授課程的綜合水平,在教師、學生與教材之間形成三位一體的平衡點。教師既不能被教材禁錮也不能過分自由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基于大綱要求,針對學生特點巧妙地運用教材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玉新.教教材與用教材教[J].中學語文教學,2005(01):35-37.
[2]沈倩.英語教材二度開發的實踐與研究——以《牛津英語》(上海版)教材為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6:13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