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立功
某市政法委原調研員張某在幾年時間里,沒有認真研讀過一次黨章,沒有主動深入地學習過黨的理論知識,更沒有對黨規黨紀進行系統性學習。甚至在他看來,拒腐防變只是念念材料而已,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起不到什么作用。
由于平時不注重黨紀黨規的學習,張某開始自我膨脹,內心貪欲的種子逐漸生根發芽,敬畏之心、戒懼之心越來越淡,最終走上不歸路。他在悔過書中寫道:“假如當初沒有收別人的錢,現在多么幸福啊!收了別人那些錢,又能咋樣呢,幸福多了一點嗎?壽命能延長一點嗎?何必呢。”一句“何必呢”,道出了無盡的悔意。然而,在身陷囹圄失去自由后才幡然醒悟,悔之晚矣。
張某自認為拒腐防變只是念念材料,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起不到什么作用,讓人感到可笑又可悲。可笑的是一名受黨培養教育多年的黨員領導干部竟然認為學習黨紀黨規沒有作用,可悲的是張某因為放松了黨紀學習,從一名曾經充滿理想、滿懷抱負的干部淪為“階下囚”。從有可笑的想法到可悲的下場,這是必然的結果,絕非偶然。
現實中,這樣的干部并不少見,從查處的違規違紀和腐敗案件看,領導干部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大多與放松學習有關,因為放松了學習,導致黨性喪失、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三觀”發生嚴重扭曲,做出了違法亂紀的事。某市政協原副主席因受賄罪和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張某在懺悔書中寫道:“多年來,黨內文件我是一目十行,看過就丟,根本就沒放在心上。黨紀條規、法律法規更是束之高閣,從沒有翻開看過一眼。參加上級組織的學習培訓,我當成是放松休閑的大好機會,根本沒有理解組織的良苦用心。到今天我才明白,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此可見,拒腐防變不是念念材料,拒腐防變是基于對黨紀黨規的學習、理解和敬畏而形成的一種自覺,更是一種境界。黨員領導干部不學黨紀、不守黨規,底線意識必然受到沖擊,吃苦頭、栽跟頭那是遲早的事。
人不依規矩則廢,黨不依規矩則亂。黨員干部必須清楚,只有黨紀黨規才是黨員干部的“護身符”,只有加強學習才能知敬畏、懂規矩、存戒懼。因此,黨員干部必須把紀律規矩學明白,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顧忌、“行”而不忘法紀,真正將黨的紀律和規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也是誠實做人、干凈做事、清白做官的前提和保證。
知紀才能守紀,守紀方可無虞。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越是位高權重,越是要加強學習,特別是要認真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并作為修身自律的必修課、終生任務,不斷提高黨員意識、規矩意識、責任意識,切實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責編:陳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