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孝華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強煤質管理的重要性,接著提出了強化煤質管理的有效途徑,包括完善煤質管理保證體系,提高員工的煤質管理意識,加強生產過程的煤質管理以及強化洗選過程的煤質管理,最后提出了強化煤質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煤礦企業 煤質管理 途徑
中圖分類號:X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1
對于煤炭企業來說,要加強對產品質量的重視,把提高產品質量作為重中之重,作為企業提高效益、鞏固市場、塑造信譽的重要戰略措施。
一、加強煤質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滿足用戶要求,解決供需矛盾。伴隨著我國煤炭開采機械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原煤質量開始呈現出下降的勢頭。而且由于消費者對煤炭的利用方式也在增多,開始對煤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現在煤質問題上開始出現尖銳的供需矛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加強煤質管理,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用戶的需求,進一步緩解供需矛盾。其次,適應煤炭企業信息化生產管理的需求。煤炭企業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流程性,影響煤質的環節不是單一的,而是包括開采、加工以及運輸環節等,要提高煤炭生產與市場的適應率,減少質量不足或者質量過剩的狀況,企業就要強化生產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注重煤質管理系統的開發,迎合市場需求,讓煤質管理的現代化成為現實。
二、強化煤質管理的有效途徑
1.完善煤質管理保證體系
首先,實行礦長負責制。要建立逐級煤質質量管理負責制,礦長全面負責,分管各個職能部門。其次,質量目標控制管理。要制定嚴格的煤質管理計劃,按照計劃分解質量構成的每個環節。再次,樹立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煤質管理設計的環節比較多,有設計、生產、運輸以及洗送等,煤質管理要貫穿全過程。第四,嚴格檢查,對煤質不定期抽樣,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及時控制和解決。第五,定期考核與通報處罰相結合。可以制定相應的考核計劃,按照月份、季度、半年制或者年制等時間段,對沒有認真落實煤質管理的個人和部門進行處罰。最后,完善質量反饋渠道。一般來說,生產過程中的煤質管理主要是煤質科以及相關領導小組等進行質量檢查,要不斷完善相應的反饋渠道,通過日報、月報等方式形成反饋系統。
2.提高員工的煤質管理意識
強化煤質管理,關鍵是要圍繞"管理"做文章,靠有力的組織領導、有序的工作機制、有效的推動措施來保障。其保障措施是:根據煤礦企業的性質、特點建立相應的煤質管理模式,確立生產標準化創建體制,完善培訓質量考核體系;加強煤質管理建設的經費投入,發揮教育培訓部門的引領作用,鼓勵開展煤質管理措施培訓活動,形成多層次、全體員工參與的煤質管理建設隊伍。要強化煤質管理成效,就要成立相應的管理委員會,讓煤質管理與宣傳教育部門的人員參與進來。基層班組也要成立相應的煤質管理小組,保證煤質管理的順利推行。因為班組是煤礦企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基層細胞單位,更是企業產品質量控制的重要立足點。要提高企業的煤質管理成效,就要讓每個班組都具備高效的戰斗力,激發班組成員的積極性。因為一旦班組成員出現了懈怠思想,煤質管理就是無源之水。要明確班組的煤質生產目標以及煤質管理內容,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避免班組成員不按照規定操作行為的發生。所以,高效的班組建設是煤質管理的生命力的源泉,提高員工的煤質管理意識勢在必行。
3.加強生產過程的煤質管理
首先,制定合理、可行的煤質管理制度,重點消除煤質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影響煤質的隱患。對于設計部門來說,要對礦井地質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根據具體的狀況以及相關化驗結果來對工作面進行相應的調整。其次,強化頂、底板管理,盡量減少割頂、底巖石量,嚴格控制采高和層位,防止冒頂等現象的發生;掘進工作面產生的煤與矸石實行分裝、分運,減少矸石混入運輸系統。第三,對于采掘工作面來說,要保持水路的暢通,盡可能的把煤跟水分離開,避免大矸石上運輸線的現象發生。第四,要從源頭上杜絕鐵器、雜物等上運輸系統。第五,要結合具體的煤層的可開采的狀況,科學制定采掘區域的工作質量計劃,按照國家標準進行采樣檢測,結合檢測結果制定下一步的措施。
4.強化洗選過程的煤質管理
第一,上井煤要經過嚴格的篩洗,為下一步的加工準備好原材料。強化重要環節管理,比如重介、浮選等,結合具體入洗的原煤的質量,制定出洗選煤以及浮選煤等內控指標,按照用戶需求開展標準化生產。在洗選的時候,要做好勤檢查質量控制點,勤反饋檢查結果,勤調整操作工藝。第二,針對洗選過程的煤質管理環節進行監督,加大檢查力度,結合檢測結果進行相應的質量考核。
三、煤質管理需要注意的問題
1.配齊各級質量管理隊伍,完善煤質管理機構,明確各級煤質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建立健全煤礦生產技術管理機構,補齊專業技術管理人員,提高煤質管理成效。
2.進一步提升全員素質,嚴把煤礦企業從業人員準入關,強化勞動用工管理。完善電教室的建立,企業全員實行定期段內考核,考核成績與個人福利待遇掛鉤。外培考試不合格的煤質管理人員、班組長、特殊工種一律不準上崗作業。要把煤質管理思想滲透到煤礦企業的每個員工心中,強化他們的質量管理意識。
3.要發揮班組成員的集體優勢,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煤質管理。煤礦企業管理人員要求作業班組定期舉行班前、班后會,注重煤質工作的實效性。在班前會上,由班組長布置具體的工作任務,并對每個人進行分工,讓班組成員明白具體的質量要求與技術措施。班后會就是總結會,是對當天工作狀況與工作完成任務的總結,要深入檢查技術以及質量等狀況,把質量管理制度深化到每個人的內心,堅決避免出現違章行為。將全員管理班組建設模式覆蓋到煤礦企業的每個班組,提高員工的“精氣神”,進而提高煤質管理成效。
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煤炭企業來說,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要堅持以質量為本,把質量當作企業的生命線。由于煤礦的儲存量有限,越開采其總量越少,尤其是優質的煤炭資源更是成為稀缺型產品,提高媒體的開發利用率迫在眉睫。因此,在新時期,煤炭企業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煤質管理,建立完善的煤質管理體系,提高員工的煤質管理意識,加強生產過程的煤質管理以及強化洗選過程的煤質管理,從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促進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敏.強化煤質管理提高煤炭質量[J].同煤科技,2015(02).
[2]孫長江,汪兆清.強化煤質管理提高煤炭質量[J].煤炭技術,2016(10).
[3]周福慶.強化煤質管理提高煤炭質量[J].中州煤炭,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