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磊
【摘 要】本文圍繞技校體育教學的現狀、教學模式創新意義以及創新措施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給讀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技校體育;現狀;創新;意義;措施
一、前言
體育教學作為學校的必修課程,同其他學科一樣,也面臨著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的更新與改革。只有改革,才能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才能全面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技校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我國對學生的體育教育越來越重視,目前我國技校體育教學部分學校已經開始進行教學改革,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由以前的一周兩節體育課增加至三節。現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現代的技校學生心理、生理的發展。現在成長在優越的環境里的學生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但是他們會去參與高難度以及劇烈運動,也不想受到太多的約束限制,克服困難的毅力很弱。由于技校教學主要內容是提高學生職業技術技巧,無形中也給體育教育的進行帶來阻礙。現代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及多方面綜合發展,傳統的授課模式已經不能和素質教育所要求的教學目標相適應。其目的是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教授學習鍛煉方法,提高道德素養、培養辨識能力、發展人際關系、自我認識等。單調固定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得體育教師的創造力也受到影響,學生的主動性及創造思維被死死的限制,導致影響其自身能力的發展,這也與時代發展是不相符的。
三、新體育教學模式的實際意義
(一)充分體現健康第一、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
把學校學生的體育教育教學過程延伸到職業教育的全過程,使學生的體育興趣和愛好得到充分的培養和發展,促使學生體育意識進一步提高。注重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其體質,還能使學生掌握一種或兩種運動項目的技術技能,具備一定的運動水平和鍛煉方法,可謂是終身受益。
(二)以“技校學生,人人會打籃球排球”為口號,突顯技校特色
“技校學生,人人會打籃球排球”這一口號,在無形中得到宣傳,特色項目會產生品牌效應。同時,體育文化得到宣傳,形成濃厚的校園體育氛圍,可以給剛入校的學生一種明確的目標,也給體育教學帶來促進作用。確定兩個運動項目作為教學重點,貫穿在學校體育學習全過程,這在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教學中尚屬初次嘗試,將成為學校特色品牌。
(三)促進教師自身發展
體育教師雖然基本上能夠勝任籃球、排球的體育教學,但作為特色項目教學,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必須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新的教學模式會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現有的場地、器材及師資力量,提高其利用率,且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大量的課余時間,安排積極、健康的體育活動,豐富課余生活,給學生的管理添加籌碼。
(四)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籃球、排球不是新興的運動項目,但作為特色項目教學,以一種全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出現,必將成為校園文化的熱點,帶動校園體育熱的升溫。學校的體育場地和設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學校體育活動會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作為特色項目,把學生共同的興趣點培養起來,形成一種凝聚力;開展各種競賽活動,有效調動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新的體育教學模式設計
(一)確定籃球、排球兩項目為體育教學特色項目
在體育教學中,以籃球和排球為主要教學內容,形成具有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并根據各專業的學生差異、不同年級課時量的多少,安排教學計劃,制定考核內容和嚴格的考試制度,要求學生會打籃球和排球才能畢業,給學生添加壓力,促使其自覺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培養鍛煉的習慣。這樣設計的理由有以下幾個方面:
(1)籃球、排球是大眾化運動項目,普及面廣、易開展。籃球是世界三大球運動項目之一,普遍性較廣,深受大眾喜愛,有很好的群眾基礎,易于開展。排球運動也是世界三大球運動項目之一。在上課和課余時間,筆者觀察到,有的學生入校時只會打籃球,但經過一段時間受到其他同學潛移默化的影響,慢慢地喜歡排球,排球的技術水平進步很快。
(2)開展兩個項目教學,利于互補,時間充足。同時開展兩個項目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身體得到全面的鍛煉,也避免了單一性項目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的弊端,同時也考慮到了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而偏重也不一樣。兩個項目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場地器材,改變以往學習多個項目、教學內容多、學習時間短,學生難于掌握技術動作的問題。學生專學兩個項目,時間充足,利于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術。
(3)學校場地器材的需要。筆者學校目前的體育運動場地包括8個籃球場、6個排球場以及一些可以運動的空地。這樣的運動場地配備是遠遠不足的,但可以合理利用起來,還是很有效的。以目前的場地情況,選擇籃球、排球為體育課教學內容,會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
(4)學生興趣愛好的需要。筆者在2010年6月份對學校2009級2120名學生進行選擇項目調查,項目包括籃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田徑。其中,選擇籃球項目的男、女生共有958人,占總人數的45.1%;選擇排球項目的男、女生共789人,占總人數的37.2%。從統計的數據來看,選擇籃球和排球的人數較多,所占比例高,說明大部分學生還是喜歡籃球、排球運動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學生對某項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熱愛的情感時,才可能積極參與該項運動,并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從中獲得最大滿足,體驗到愉悅感后,就會持之以恒地進行鍛煉,從而養成自我終身鍛煉的習慣。
(5)體育師資情況。筆者學校體育教師共13名。其中,籃球專項3名、排球專項2名;其他教師對籃球、排球也較感興趣,有較好的技術,且經常參加市、校的教職工籃球、排球比賽,基本可以勝任這兩個項目的體育教學。
(二)改革體育達標管理體制,推行達標測驗日、點、卡制度
學校體育達標利用上課時間測試,占用了教學課時。筆者認為,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達標測試,推行達標測驗日、點、卡制度,使學生能在每周都有達標的機會,改變以往一次達標定成績的現象。這樣,不僅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加測試,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三)合理控制體育教學中理論知識與實際運動比重
一是正確認識體育活動的作用。體育活動不僅在體育鍛煉中發揮作用,還具有傳授體育知識,發展運動技能,克服困難,團隊合作等情感,延伸思維方式的作用。因此,體育教學評價應以綜合評價體育活動量,學生的知識和信息,師生間的交流量,情感體驗量等為依據,體力活動。
其次,正確理解學生的表現。學生的進步并不取決于考試成績的優異性,而應體現在學生學習的技術難度逐漸提高,學習知識內容深度不斷加深,從膚淺認識到理解到創造性交付的思考和思考。技校體育學科的主要培養目標是服務終身體育,各種體育內容,健身目標可以選擇足球,也可以選擇羽毛球,也可以選擇乒乓球,有很大的選擇余地。因此,在現代體育教學中,應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從而決定課程本身的內容和強度,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技術學校,體育的教學要體現出學校的特色,通過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喬亞軍.關于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7,33:103-104.
[2]郭紅峰.淺議技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7,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