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女詩人莊盤珠外家蔣氏家族考

2018-06-11 08:45:57劉紅霞
江蘇理工學院學報 2018年5期

摘? ? 要:莊盤珠為清代乾嘉年間著名的女詩人、女詞人,其詩詞作品中多有與外家親朋,青果巷蔣氏一族的奉和與唱和之作。對蔣氏家族進行考證,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對女詩人的個案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尋繹康雍、乾嘉年間蔣氏家族及常州地區詩風學風之流衍。

關鍵詞:莊盤珠;外家;蔣氏;仕宦;藝文;交游

中圖分類號:I207.2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5-7394(2018)05-0017-09

莊盤珠為清代乾嘉年間著名的女詩人、女詞人,出自常州莊氏家族。莊氏為科舉世家,治今文經學,經學與文學并重,是常州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家族之一。盤珠父莊關和,據民國二十五年(1936)《毗陵莊氏族譜》七修本卷四記載:“配蔣氏,戶部侍郎諱炳孫女,廣東嘉應州知州諱龍昌女。”[1]27盤珠詩詞作品中多有與外家親朋,青果巷蔣氏一族的奉和與唱和之作。外家對盤珠影響甚深,考其大略,既有助于對女詩人的精神取向、生平事跡、文學創作及文化積累有更為全面的了解,也有助于尋繹家族及地區詩風學風之流衍。

一、青果巷蔣氏家族考

(一)蔣氏家族第一世——第六世

盤珠外曾祖蔣炳支為三徑堂蔣氏分支,聚居地青果巷,明中葉由宜興遷居至武進四河口。據三徑堂珍藏版民國歲次辛未(1931)重修《蔣氏宗譜》之《序》:

吾家自明中葉遜五公由義興遷居武進東南鄉之四河口,至惕齋公始建祖廟于居宅之東,至晴崖公顯達。暨南莊、立庵諸公欣頌祖德,草創譜帙,見丁分給,用勖后生。俟因紅羊劫興,祖廟毀頹,譜帙滅跡。時樨叔祖幼儒公慮子孫無由稽考,爰將所憶世系記錄一冊,以為后世模范。[2]序1

這里的“紅羊劫”指太平軍攻入常州城,因宗祠被毀,蔣氏于青果巷重建了宗祠。[3]325-326《蔣氏宗譜》最初修撰時,名為《四河口蔣氏家譜》,見第七世蔣熊昌所撰《譜序》:

譜之由來舊矣。有以宗名者,有以族名者。茲何以家名?紀實也。蓋世遺族繁,宜以宗譜、族譜名。若吾家先世遜五公,于前明中葉自宜興遷居郡城東南之四河口,前此世系已無可征。而自遜五公至先大父惕齋公,五世無兄弟。至先大夫晴崖公暨季父浦若公,始分兩支。迄今子姓三十余人,尚不及族盛者十之一二,故茲譜僅以家名。且冠以四河口,皆紀實也。[2] 序4

《常州圖書館》目前收存的此卷《蔣氏宗譜》為學界所未見。據《譜序》可知,此支蔣氏自宜興遷入后,一至五世皆單傳,至第六世始分兩支。第五世惕齋公蔣梧二子,晴崖公蔣炳和浦若公蔣燽。《譜序》撰于“嘉慶四年歲次己未仲冬”,嘉慶四年(1799),《四河口蔣氏家譜》最初刊刻當在此時。遜五公即此支蔣氏第一世蔣敷,見《蔣氏宗譜》卷一《世系表》:

第一世? 敷,字遜五,明處士。由宜興縣遷居常州府城東南定安西鄉四河口青霄里。配王氏,合葬于青霄里本莊之東南上塸。酉山卯向。子一,大成。[2] 1

明代常州府屬于南直隸,下轄武進、無錫、江陰、宜興、靖江五縣,武進為常州府城。“其先居常州之義興,五世祖敷始遷于府治”[4]550,明中葉,三徑堂蔣氏蔣敷一支由宜興遷郡城。青宵里為蔣氏祖居地,居宅之東建有祖廟。第五世蔣梧由太學生考授州同知,第六世蔣炳為雍正四年(1762)丙午科舉人,蔣氏部分家族成員移居城內青果巷。《蔣氏宗譜》卷一《世系表》:

第五世? 梧,紹元子。字菶招,號惕齋。康熙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乾隆二十五年五月十三日卒,享年八十七歲。太學生,考授州同知。……子二。炳,張夫人出。燽,側室薛氏出。女一,適同邑文學黃明高,張夫人出。[2] 2

盤珠外高祖蔣梧,據《光緒武進陽湖縣志》(以下簡稱《縣志》)卷二十三“人物·文學”記載:“蔣梧,字菶招,游京師,有詩名。”康熙五十七年編修徐葆光奉命冊封琉球,蔣梧偕行,“琉球時好詩文書翰。梧援筆揮灑,有求必應,各欣躍去。匯賦詠成帙,名曰《海外吟》。怡賢親王聞其名,延訓諸王子,范以規矩,王甚重之”。[5]592怡賢親王即康熙十三子胤祥。《四河口蔣氏家譜》中有寧良郡王《惕齋公八旬壽詩》、多羅寧郡王《惕齋公像贊》,可與縣志記載互證。《清代毗陵名人小傳稿》卷二有蔣悟傳。《蔣氏宗譜》卷一《世系表》載蔣炳:

第六世? 炳,梧長子。字曉滄,號晴崖。康熙三十七年正月二十六日生,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卒,享年六十七歲。雍正丙午科舉人,歷官總督倉場、戶部右侍郎。……子四。麟昌,陳夫人出。龍昌、熊昌、騏昌,楊夫人出。女四。長適……錢鄲,次適……方曾畬,俱側室馮氏出。次適……史繼登,次適江陰縣廩膳生員金捧閶,俱側室王氏出。[2] 3

盤珠外曾祖蔣炳,據《縣志》卷二十二“人物·宦績”記載:“蔣梧,字曉滄”,“炳少負開濟大略,雍正四年舉人,考授中書”,“時初設軍機房”,“炳以才望入直,從大學士鄂爾泰經略西陲。飛章草檄,倚馬立就”。[5]544

蔣炳長期仕宦,“家居先后僅五年,于人才尤多所成就”。[5]544彭啟豐在蔣炳墓志銘中稱其“好獎率后進,推挽不余力”。[4]551如“乾隆十一年,武進劉綸、程景伊、錢維城、莊存與等官北京,集同里蔣炳處,以《昆侖雙玉歌》試直隸朱筠。”[6] 1082朱筠與兄弟朱珪,日后亦與常州士人來往密切。

乾隆二年水災,蔣炳“秋又請除武進陽湖役、田租,以甦民困”。[4]550“里居時,置義田三百畝以瞻族;歲饑,輸金以賑,鄉人德之”。[4]551《縣志》中也記載乾隆二十年“首輸五百金以賑。先是炳父梧創立社倉,炳行之,益為鄉間賴焉”。 [5]544

作為一代名臣、封疆大吏,對蔣炳為官事跡的記載,在筆者所經眼的各種資料中以《滿漢名臣傳》中的《蔣炳列傳》最為完備。《滿漢名臣傳》系清國史館為編寫《清史》而撰寫,大臣為官期間的宦海黨惡之爭、官階晉升、大的歷史事件、所上奏疏均有較為詳細的記載。[7]2103-2108

(二)蔣氏家族第七世

三徑堂支蔣氏,第六世蔣炳、蔣燽二人。蔣炳四子,麟昌、龍昌、熊昌、騏昌;蔣炳弟蔣燽二子,鵬昌、鶴昌。蔣氏第七世六人,排行據家譜整理如表1所示。

盤珠外伯祖蔣麟昌,據《縣志》卷二十三“人物·文學”記載“麟昌,字靜存。乾隆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文章典贍,尤工詩。侍值圓明園,恭和御制《銷夏十詠》,援筆立就,稱上意,賜與有加。纂修三禮,積勞成疾,卒年二十二。”[5]592麟昌嘗言“文章之事,吾畏袁子才,而愛裘叔度。他名宿,如沈歸愚,易與耳”,《清代毗陵名人小傳稿》卷四有傳。[8] 87著有《菱溪遺草》。

因盤珠詩詞中有對外祖及兩位外叔祖的奉和、唱和之作,故對蔣龍昌、蔣熊昌、蔣騏昌三人家譜《世系表》中的著錄作全文迻錄,余人不作詳錄。盤珠外祖父蔣龍昌,據《蔣氏宗譜》卷一《世系表》:

龍昌,炳次子,字健仔,號南莊。雍正九年四月十九日生,嘉慶元年九月初四日卒,享年六十六歲。貢生。歷官廣東直隸州嘉應州知州。誥授奉政大夫。嘉慶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申時,附葬于小塘晴崖公墓,昭穴,申山寅向。配金氏,江陰縣雍正乙卯科舉人刑部主事鑑女,雍正十年五月十九日生,乾隆十二年六月初九日卒,年十七歲,贈宜人。繼配陳氏,直隸天津縣貴州古州兵備道玉璽女,雍正六年四月初三日生,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初八日卒,年三十歲,贈宜人。乾隆? 年? 月? 日俱葬于陽湖縣定安西鄉仁巷村東首正穴,未山丑向。繼配段氏,同邑乾隆乙丑進士,山西直隸保德州知州汝舟女,乾隆壬戌六月二十九日生,待封宜人。子三,純彝,側室劉氏出;純冕,段宜人出;純黻,側室顧氏出。女二,陳宜人出,長適同邑太學生莊關和;次適乾隆癸卯舉人浙江桐鄉縣知縣呂尓禧。[2] 5

按金捧閶《守一齋客窗筆記》中所說,莊盤珠為“莊友鈞上舍之女,余姊丈蔣南莊刺史之外孫女也”。[9] 序5蔣龍昌元配金氏,為金鑑女、金捧閶姊,早卒;盤珠母親為長女,蔣龍昌繼配陳氏所出。江陰明清兩代隸屬常州府,金氏為江陰望族,金捧閶娶蔣炳女,其姊又嫁于蔣龍昌。如不及齋冒氏本《秋水軒集》詩詞合刊,由金捧閶之曾孫金武祥補入佚詩及斷句,金武祥低盤珠一輩。[10]85-86

另引文中提到“陽湖”,據《縣志》記載“雍正四年分武進東境置陽湖”。[5]67雍正年間武進縣一分為二,西為武進,東為陽湖,金氏、陳氏歸葬地為“陽湖縣定安西鄉仁巷村”,定安西鄉原屬武進,與蔣氏一族于明中葉由宜興遷居至武進的記載并不矛盾。

金捧閶《守一齋客窗筆記》中,記有“立庵,其外叔祖也,曾有《早春十詠》,蓮佩屬和”[9] 序5,立庵為蔣龍昌弟蔣熊昌。《蔣氏宗譜》卷一《世系表》:

熊昌,炳第三子,字辛仲,一字立庵。乾隆丙辰九月初七日生。乾隆癸未科進士,歷官戶部郎中,安徽穎州府知府。誥授朝議大夫。嘉慶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卒,享年六十九歲。嘉慶十年十二月十六日葬于陽湖縣大寧鄉西網村正穴,丙山壬向。配吳氏,同邑雍正丙午舉人,貴州平越府知府企美女。雍正十三年十月十七日生,乾隆四十九年閏三月初三日卒,年五十歲,封恭人。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子時合葬立庵公墓。子四,純毅、純理,吳恭人出;純健、純儆,側室吳氏出。女四,長適同邑太學生劉逢會,吳恭人出;次適湯貽麟,次適管兆霖,次適趙椅,側室吳氏出。[2] 7

《縣志》卷十九“選舉·進士”有著錄: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蔣熊昌,安徽潁州府知府。[5]464

據《縣志》所載,蔣熊昌“乾隆二十八年進士,以戶部主事洊升郎中,直軍機,出知安徽潁州府”[5]544,姚鼐《惜抱軒文后集》卷一《江澄川詩集序》:

余同年友陽湖蔣君熊昌,字澄川。以才雋仕為戶部郎,直軍機處。出守潁州府凡八年,有政績。以事被議歸里,不出。[11] 138

蔣炳、蔣熊昌父子都曾入值軍機。梁章鉅《樞垣記略》一書專記軍機處人事,卷二十八雜記二“蔣熊昌”便引姚鼐《惜抱軒集》此段文字。[12] 223《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也有關于蔣熊昌的記載:

蔣熊昌,江蘇人。年四十歲由進士,乾隆三十六年五月內用戶部主事,十月內用本部員外郎,三十九年五月內用戶部郎中,四十年四月內補授安徽潁州府知府。[13]166

此條記載上方及二三列間另有小字記載:

乾隆四十年四月內用安徽潁州府知府,降調。[13]166

乾隆四十年五月內引見,道只可慢用,蔣炳之子似其父。[13]166

前文曾記,蔣炳之父蔣梧得怡賢親王胤祥看重,“怡賢親王聞其名,延訓諸王子”,《四河口蔣氏家譜》中有寧良郡王《惕齋公八旬壽詩》、多羅寧郡王《惕齋公像贊》。寧良郡王為胤祥第四子弘皎,雍正中封多羅寧郡王,曾于乾隆四年牽連進莊親王允祿和理郡王弘皙一案中。蔣炳父子皆為能吏,蔣炳于乾隆二十二年因楊灝案“以緩決讞不稱旨,謫赴軍臺”。[4]551據《清實錄乾隆朝實錄》所載,乾隆盛怒之下連下三道諭旨,眾多官員革職或降職,是震驚乾隆朝的大案。蔣龍昌、熊昌兄弟隨父遠赴新疆,后雖分別出任廣東嘉應州知州、安徽潁州府知府,時人有刺史、太守之稱,卻先后罷歸。個中緣由,細繹此兩條官員履歷附注,及家譜所錄,或可得見一二。

另盤珠詩中,有《新春郊行和六外叔祖韻》《對月次六外叔祖韻》《夏日田園雜興次六外叔祖原韻》《陰雨涼甚次六外叔祖韻二首》。“六外叔祖”即蔣炳第四子蔣騏昌,于同輩兄弟中排行第六。《蔣氏宗譜》卷一《世系表》:

騏昌,炳第四子,字云翔,一字瑩溪。乾隆庚申八月初七日生。太學生,保舉歷官陜西西安府臨潼縣知縣,興安府漢陰通判。敕授承德郎。嘉慶十五年 月 日卒,享年七十一歲。附葬于韓塸右壙外, 山? 向。配王氏,松江華亭縣山東膠萊分司綏之女,乾隆三年三月初五日生,乾隆二十三年八月十三日卒,年二十一歲,贈安人。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酉時,葬于陽湖縣定安東鄉卞莊正穴,壬山丙向。繼配程氏,同邑安徽宣城縣訓導景傅女,乾隆十三年七月十八日生,封安人。子二,純豫,側室郁氏出;繩(純)武,側室陸氏出。[2] 8

據《縣志》記載,“嘉慶十二年郡以旱災開賑局,十五年浚城河,騏昌皆主其事”。 [5]544與蔣梧、蔣炳一樣,蔣氏后人不管是為官還是退歸鄉里,都關心民瘼,熱心于里中公益,創立社倉,置義田,設義塾。據《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光緒武陽志余》,青果巷蔣氏宗祠舊址原為廣敷義塾,建于道光年間,同治間將廣敷義塾移建青果巷東首陽湖城隍廟。另據《四河口蔣氏家譜》目錄,卷六錄有《圣駕幸臨貢院恭紀》《普濟堂紀》《恩碑記》《龍山書院碑記》《瑪那斯城碑》等,有助于對蔣氏事跡作進一步考證。

二、蔣氏昆仲文學交游與著述刊刻考

據蔣熊昌所撰《四河口蔣氏家譜·譜序》:

然吾家雖未繁衍,而自高曾以來,孝悌力田,隱德弗耀,積厚流光至先大父。及先大夫,文章政事皆可為當代儀則。而家規閫笵,以及貞節懿行,并卓然可紀。為子孫者顧任其散之不傳可乎?[2] 序1

“先大夫”即祖父。蔣氏自遷居府治,一至四世居鄉間耕讀,至蔣熊昌昆仲祖父,即第五世蔣梧,“文章政事皆可為當代儀則”,《縣志》將其載入卷二十三《人物·文學》。《縣志》中記載“先是炳父梧創立社倉,炳行之,益為鄉間賴焉”。 [5]P544蔣炳與劉氏、錢氏、莊氏等俱有來往。

提攜人才、關注民生,學問著作等身,講求經世致用,是歷代蔣氏特別是通過科舉為官者的共同特點。《四河口蔣氏家譜》卷五“翰墨詩賦”錄有蔣梧等八人詩作,見表2。

因盤珠有對外祖父及兩位外叔祖的奉和、唱和之作,在此主要對蔣氏第七世蔣龍昌、蔣熊昌、蔣騏昌三人的文學交游與著述刊刻情況進行考述。

(一)蔣龍昌

盤珠詞作有《采桑子·奉和外祖南莊先生草堂即事韻》,《四河口蔣氏家譜》卷五收有《南莊公詩》十四首。《詞綜補遺》卷八十錄有蔣龍昌《洞仙歌·題金介堂學博詞稿》一首:

君本儒宗,更佛心仙骨。信手拈來總超忽。莫等閑、讀過味美于回,平淡處、都是深深理窟。? 離多偏會少,別緒匆匆,老病年來嘆衰竭。入手盡珠璣,日讀千回,真使我、雙眸開豁。認靈臺,方寸本無塵,塵世即仙都,游行活潑。[14] 2992

《詞綜補遺》對蔣龍昌的介紹與詞作皆據《國朝常州詞錄》補入。《國朝常州詞錄》卷第十人物簡介如下:“龍昌,字立庵,號南莊,陽湖人。官廣東嘉應直隸州知州。”[15] 307蔣龍昌字健存,立庵為其弟蔣熊昌字,《詞綜補遺》及《國朝常州詞錄》“字立庵”著錄有誤。《國朝常州詞錄》注明此首《洞仙歌》“見《玠堂詞》附錄”。金玠堂即金捧閶,《國朝常州詞錄》錄金捧閶詞七首,并轉錄金武祥《粟香五筆》中趙翼、洪亮吉二人對金捧閶《客窗筆記》的題詞。[15]360-362

蔣龍昌與趙翼亦交好,《甌北集》卷十一有七絕《題蔣南莊州牧松陰調鶴圖》二首,卷二十三有七律《寄蔣南村新疆戍所》二首。卷二十七《蔣立庵太守自潁川歸,相見話舊》七律二首,其二提到蔣龍昌自塞外歸:

聯翩兄弟雁行如,都是司農舊澤余。門望高須重列戟,國恩深忍早懸車。酒泉人喜成歸計,醴水官新得美除。季虎頭龍俱不弱,況君名更御屏書。[16] 571

此詩“都是司農舊澤余”句后注有“謂尊人曉滄師”,趙翼所說“曉滄師”即蔣炳,《四河口蔣氏家譜》中錄有趙翼《挽晴崖司農同年》。“酒泉人喜成歸計”句后注有“令兄南莊自塞外歸”,“醴水官新得美除”句后注有“令弟云驤新宰醴泉”。[16]571

《甌北集》卷二十七另有七古一首,題為《端午后一日入城,適蔣南莊、立庵昆仲邀客看競渡,拉余同舟,即事紀盛,兼呈同會程六丈霖巖、莊學晦、勉余、蜚英、家緘齋》,詩題中的“程六丈霖巖”即程景博,“莊學晦、勉余”為莊映、莊勇成昆仲,“蜚英”為莊繩祖,“家緘齋”即趙翼同宗趙懷玉之父趙繩男。詩作記載了常州城端午白云溪龍舟競渡的盛況,從中也可見蔣氏昆仲的交游圈。詩題中莊映,即莊關和之父,蔣龍昌與莊映彼此交游,長女嫁于莊映長子莊關和,更進一步結為兒女親家。

蔣龍昌長子純彝娶了莊榮昭之女。《四河口蔣氏家譜》卷八“藝文下”中,《南莊先生傳略》《南莊公像贊》分別為莊映、莊關和所撰,另有莊存與賀蔣梧八旬《壽詩》一首、《晴崖司農公像贊》,莊有恭《挽菱溪太史》,可見莊、蔣兩家為世交,家族成員間多有交游,互結姻婭。

趙繩男之子,“毗陵七子”之一趙懷玉《亦有生齋集》詩卷六,也有兩首作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的七律,題為《蔣刺史龍昌遠謫西陲,芝生寓齋之棟,是歲冬間得赦,同人繪圖志瑞,各系五言四韻,攜歸示余,因次其韻而變其體》。 [17] 326據趙懷玉《收庵居士自序年譜略》,乾隆五十三年(1788)“次女仲婉適莊氏婿樾,后更名穎曾。今為選拔貢生,故臨潼知縣暎之孫,上舍關和子也”。[18] 245莊暎即趙翼詩題中之莊映,為盤珠祖父。莊穎曾為盤珠長兄,《亦有生齋集》詩卷十二有《莊婿樾召同人近園看桂即事》,盤珠詞中有《踏莎行·大兄寄示京口懷古詞》。盤珠詞中另有《南柯子·病后賦贈靜軒大嫂》,“靜軒大嫂”即趙懷玉次女仲婉。

另《亦有生齋集》詩卷十二,乾隆五十七年(1792),趙懷玉有《正月十九日,偕陳大令賓、蔣通守騏昌訪蔣刺史龍昌于青宵里村居,即事得二十二韻》。 [17]396經考,此一年蔣龍昌六十二歲。四河口青宵里為蔣氏遷居郡城后的祖居地,盤珠外祖父蔣龍昌退隱故里后晚年在此居住。《秋水軒詩選》起篇《小住青霄里浹月得詩四首》,詩集中另有《泛舟至四河口》,詞集中有《踏莎行·青霄里舟中夜歸即事》,也與此合。

(二)蔣熊昌

在金捧閶《守一齋客窗筆記》中,有如下記載:

立庵,其外叔祖也,曾有《早春十詠》,蓮佩屬和。《詠月》結句云:“一樣閑亭清影里,梅花含笑柳含顰”。《詠草》一聯云:“一線柔香初見影,幾茸嫩綠遠成痕。”結句云:“無數樓臺遮不住,暗拖煙雨出城根。”《詠鳥》一聯云:“喚雨梅梢閨夢斷,弄晴雪后曉寒清。”尤膾炙人口。[9] ]序5

盤珠字蓮佩。由此段記載可知,盤珠曾經奉和外叔祖蔣熊昌《早春十詠》,詩中多有佳句,為親友稱賞。

據《蔣氏宗譜》總目,《四河口蔣氏家譜》卷五收有蔣熊昌《立庵公詩》十七首,卷六有《立庵公著述》、《立庵公自記》和《立庵公戒子書》。姚鼐《蔣澄川詩集序》提及蔣熊昌詩作數量:“純儆言君生平詩可萬首,今抄得未及半,然已二三千矣”[11]138,姚鼐與蔣熊昌為同榜進士,蔣熊昌作詩萬首,姚鼐所見有二三千首,這個數量是很可觀的。可惜經歷兵燹,這些詩作已不可見,只在他人的記載或詩集附詩里略見一二。姚序述及蔣熊昌知潁州事跡:

第聞在潁州開東坡西湖潴以利民,因招文士飲宴賦詩其間,潁人以為美談,誦嘆而已。[11]138

《縣志》記載:

出知安徽潁州府。履任日即下敦盡革陋俗。五十七年秋黃河水下注,逼亳州城,率屬晝夜巡防,先發倉賑貸,民以獲蘇。城外有西湖,久堙,修治之,使復宋歐陽修蘇軾舊跡,旱澇無患。訪歐陽后裔農者,投湖濱隙地,使耕,其雋者令肄業書院中,捐廉資給。旋罷歸,家居清節自勵而意氣慷慨,能急人之急。晚與里中同志講學于城北覺塵庵。[5]544

趙懷玉《亦有生齋集》文卷四《息養齋詩集序》記蔣熊昌舉“吟社”事①:

毗陵夙稱詩國。……乾隆壬寅癸卯間,里中六人共舉吟社。太守蔣君辛仲先生,其一也;其五人,則程學博命三,莊文學勉余,大令蜚英,進士皋直,及余而已。自余聞風入社,時有增加,而此六人未嘗更易。每浹旬必一舉拈題賦詩,征經史作新令,往往流連達旦。[19] 17-18

趙序中提到蔣熊昌詩集《息養齋詩》“頃君少子純儆裒其遺著,手《息養齋詩》見示,始得盡讀一過” [19]18,可見蔣熊昌身后,四子純儆曾經整理父親詩作刊刻,并請姚鼐、趙懷玉等為詩集作序。《光緒武陽志余》卷七“經籍”對《息養齋詩集》有著錄:

《息養齋詩集》:國朝潁州知府蔣熊昌辛仲撰,趙懷玉序。略曰……[20]439

《光緒武陽志余》中的相關文字介紹取自趙序。趙序評價蔣熊昌詩“登臨而外,唯以友朋文酒為樂,春秋勝日未嘗輕易失之。其詩出入樂天、務觀,或作堯夫擊壤,嗣音庶幾得性情之正”。[19] 18-19《亦有生齋集》中多有與蔣熊昌唱和之作,詩題中可見蔣熊昌任官職務之變動,如詩卷一《寄蔣戶部》,詩卷二《送蔣戶部熊昌入都》,詩卷四《秋懷寄蔣民部熊昌》,詩卷七《莊大令丈移居次蔣太守韻》。詩卷十一《病中蔣六太守熊昌以詩見慰次韻》一詩后附有蔣熊昌原作。

趙翼與蔣氏昆仲交好,與蔣熊昌唱和尤多。《甌北集》卷十一《題蔣澄川民部灌園小照》;卷三十五有《是日招立庵、緘齋同集,皆王、祝二君京師舊友也,立庵有詩,次韻》、《用立庵韻再寄夢樓、芷堂》、《偕立庵艤舟亭看梅小飲次韻》;卷四十二有《驛柳詩和蔣立庵》;卷四十四有《偕立庵、瑩溪艤舟亭看辛夷花》;卷二十七有《立庵又示詠物近作四首,以文房之珍為韻,戲和如其數》、《近作二卷,立庵親為評點,勸并入梓,戲答》,端午觀龍舟競渡詩后附有蔣熊昌七古一首。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趙翼協助李侍堯平臺灣后返里,亦被蔣熊昌等邀入吟社,《甌北集》卷三十二有《抵家觀競渡》及《同鄉蔣立庵、余佩珩、程香遠、家緘齋諸人為余洗塵,置酒云窩閣,適顧晴沙至郡,并邀入會,又泛舟作竟日之游,即事紀勝》。

趙翼入吟社后,諸多詩作亦可見當時吟事之盛,如《甌北集》卷三十五《郡城菊事甚盛,與立庵、云驤、曉東、子蕃、緘齋更番治具,為看花之會,流連匝月,不可無詩》;卷三十六《偕介眉、廷叔、立庵、曉東、瑩溪、小巖、香遠、保川諸同人連日看競渡》;卷三十七《齋前寶珠山茶一樹,數百年物也。萬花艷發,其光絳天,邀北溪、謙齋、蓉湖、立庵、瑩溪、曉東、緘齋諸人賞之,賦詩以紀》;卷四十四《竹初齋中建蘭盛開,招同立庵、瑩溪、稚存、香遠宴集即事》等。

吟社舉“十老會”,為當時郡城之盛事。如《甌北集》卷三十六《汪屏周二尹買菊作花當招同宣莪士檢討、楊恒夫明府及蓉溪、霖巖、學晦、緘齋諸人宴集,凡八十以上者五人,余皆七十以上,余年六十七,得與焉。立庵更小于余,再后至以末座讓之。合座十人,共七百七十歲。鄉社中盛事也,不可無詩》;卷四十二《寒食日招蔣立庵太守、劉檀橋贊善、莊迂甫中允、洪稚存編修、陳春山明府、家緘齋比部,小集山茶花下,立庵、稚存皆有詩,即和其韻》,其一自注“同人年皆六七十以上,惟稚存五十五。右和稚存”, 其二自注“坐間預訂牡丹開時再邀諸君小飲。右和立庵”。[16]95-96洪亮吉《更生齋詩》卷第三也有詩記此,《寒食巳刻,趙兵備招同趙比部繩男、蔣太守熊昌、莊宮允通敏、陳大令賓、劉宮贊種之,小飲山茶花下,即席賦詩》。[21]140

趙翼六女于嘉慶九年(1804)嫁于蔣熊昌三子純健,趙翼與蔣熊昌由知交而通姻婭之好。《甌北集》卷四十六有《蔣立庵挽詩》,《四河口蔣氏家譜》卷八錄有趙翼《立庵公傳略》。

蔣熊昌精于書法,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十二月,趙翼作《重建天寧萬壽寺前殿碑記》,此碑現存于天寧寺,由趙翼為文,蔣熊昌書丹,莊通敏篆額。

蔣熊昌也雅好收藏,趙懷玉《亦有生齋集》詩卷七有《息養齋觀東坡書豐樂、醉翁兩亭記拓本》,楊倫《九柏山房詩集》卷七有《中秋后三日蔣立庵太守息養齋吟社八集,觀蘇文忠書豐樂、醉翁兩亭記拓本》,此拓本亦由清代著名書法家梁巘所經眼。在梁巘《承晉齋積聞錄》一書中,另有《辛丑夏跋蔣立庵太守三種》,結尾有記:

右《蘭亭》三種,明汝陰張大司馬文賡所藏,數傳歸其鄉羅生。己亥秋,羅應試江寧,過壽春書院,見訪,出示三帖。其中一貼,羅持“張跋《定武》”之說甚堅。余曰:“歐與褚豈有一毫相似處?宋拓本自是至寶,何必《定武》?”羅索價甚昂,余以二十金購之不可,后頗惜之。辛丑夏,立庵太守專人持此見示,展之即羅生物也。物各有主,信哉!太守故清貧,琴鶴外無長物,然囊中得此,可謂不貧矣。又識。[22] 790

(三)蔣騏昌

盤珠詩中,多有與六外叔祖蔣騏昌唱和之作。《光緒武陽志余》卷七“經籍”著錄:

《歷代輿地考》《篆隸偏旁考》《聞見巵言》《列岫山房詩草》:國朝興安府漢陰通判蔣騏昌云翔撰,見《亦有生齋蔣君家傳》。[20]493

趙懷玉《亦有生齋集》文卷十三《陜西興安府漢陰通判蔣君家傳》,對蔣氏父子事跡記之較詳,可補載籍過簡與家乘亡佚之不足:

……君,其季也。幼而聰穎,為資政公所鐘愛,所從師皆一時之名宿,學蒸蒸日上。侍郎公巡河南,調湖南,以秋讞擬議失當,被逮。大吏至常州籍產,君與兄陳詞侃侃,大吏心異之。侍郎公軍臺效力,兩兄從赴塞外,君奉母居祖屋,稱貸度日。既而侍郎公蒙恩賜還,以司員直軍機,旋授甘肅布政,遷倉場侍郎。君既隨父敬歷中外,遂能諳悉吏治。

……授醴泉,調臨潼,復攝朝邑,遷漢陰通判。聞母夫人病耗,熱河引見后即在部,請急歸省,及抵家,已棄養。君念仕以養親,親亡何復仕為?自此遂無進取志。知交勸者,皆婉言謝之。生平篤于倫紀,與潁州同居,共葺家乘。……尤好善舉。嘉慶戊辰,吾郡旱災,君在賑局,以公慎自矢時。城河淤淺已久,議以賑之所余開浚,然費不足,必更捐金遒辦,人皆難之。庚午眷君力成其事,罔恤勞怨,工甫葺而身已病矣。

……能書好學,著有《歷代輿地考》《篆隸偏旁考》《聞見巵言》《列岫山房詩草》。[19] 25-26

蔣騏昌也是其兄蔣熊昌所舉“吟社”的重要成員,娶程景傅女,與趙翼、趙懷玉、洪亮吉、莊炘等莊氏家族成員多有詩歌唱和。除了《光緒武陽志余》所列著作,蔣騏昌有刊刻于乾隆年間與孫星衍合作編纂的《醴泉縣志》[23]十四卷,和《五經偏旁文字考》[24]三卷行世。

三、結語

蔣氏家族自第五世蔣梧“游京師,有詩名”,到蔣炳因科舉走入仕途,“于人才尤多所成就”,蔣炳四子皆通過科舉為官,各有成就。②袁枚《隨園詩話》卷七贊嘆“近日文人,常州為盛”,蔣氏與莊氏、吳氏、趙氏、呂氏、管氏、楊氏和湯氏等家族既有聯姻,更有文化與學術的交流、詩文的唱和,細作尋繹,有助于考察常州地區康雍、乾嘉年間各家族及地區詩風學風之流衍。

濃厚的文化氛圍,是形成女詩人出眾文學才華的基本前提。外家的治學氛圍與文學交游,給盤珠以熏陶與影響,其詩詞作品多有或直接或間接取材自外家。考其大概,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對女詩人的個案研究,同時,蔣氏家族不管是在文學層面,還是在史學層面,都有較大的研究空間,細作考證,可補學界研究之不足。如蔣炳第三子蔣熊昌,據姚鼐文中所記“君生平詩可萬首”,早年入軍機,晚年講學于城北覺塵庵,其生平事跡、唱和詩作等散見于史籍、方志及與其同時的文人作品集中,因著作與家乘亡佚,其成就不為世人知,《清代毗陵名人小傳稿》《清人別集總目》《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等皆未有著錄。包括蔣氏其他成員,其生平和學術與文學成就等皆值得學界作深入研究。

注釋:

①續修四庫全書《亦有生齋集》不含文集,趙懷玉《息養齋詩集序》《陜西興安府漢陰通判蔣君家傳》二文引自常州圖書館藏本。

②目前保存于常州圖書館的三徑堂《蔣氏宗譜》第一卷,其完整的目錄為研究蔣炳支蔣氏提供了可貴的資料信息。

參考文獻:

[1] 莊清華.毗陵莊氏族譜:卷四[M].常州:常州圖書館藏本,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字本.

[2] 蔣樨. 蔣氏宗譜:卷一[M]. 常州:常州圖書館藏本,民國二十年(1931)三徑堂珍藏本.

[3] 周逸敏,朱炳國. 常州祠堂[M]. 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4] 彭啟豐. 芝庭文稿八卷詩稿十四卷[M]//四庫未收書輯刊9輯23冊.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5] 湯成烈,等.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37.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6] 張慧劍. 明清江蘇文人年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 吳忠匡校訂. 滿漢名臣傳[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

[8] 張惟驤. 清代毗陵名人小傳稿[M]//周駿富. 清代傳記叢刊·綜錄類10,197冊. 臺北:明文書局,1985.

[9] 金捧閶. 守一齋客窗筆記//莊盤珠.秋水軒詩詞集[M](清冒俊輯《林下雅音集》五種).馬薩諸塞州: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本,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

[10] 汪俊,劉紅霞. 莊盤珠秋水軒集考述[J]. 重慶師范大學學報. 2012(3).

[11] 姚鼐. 惜抱軒文集:后集卷一[M]//續修四庫全書1453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 梁章鉅. 樞垣記略:卷二十八[M]//續修四庫全書751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 秦國經. 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M]//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14] 林葆恒. 詞綜補遺[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5] 繆荃孫. 國朝常州詞錄[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6] 趙翼. 甌北集:卷二十七,卷四十二[M]//續修四庫全書1446、1447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7] 趙懷玉. 亦有生齋集詩集:卷六[M]//續修四庫全書1469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8] 趙懷玉. 收庵居士自敘年譜略[M]//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從刊第117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19] 趙懷玉. 亦有生齋集:文卷四,文卷十三[M]. 常州:常州圖書館藏本, 道光元年刻本.

[20]? 莊毓鋐,陸鼎翰. 光緒武陽志余[M]//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38.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21] 洪亮吉. 更生齋集[M]//續修四庫全書1468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2] 梁巘. 承晉齋積聞錄:詩卷第三[M]. 續修四庫全書1068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3] 蔣騏昌,孫星衍. 乾隆醴泉縣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陜西府縣志輯10.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24] 蔣騏昌. 五經文字偏旁考[M]//四庫未收書輯刊1輯9冊.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責任編輯? ? 曹? ?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激情网|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不卡无码网| 久久www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99re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国产精品页|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红杏AV在线无码|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亚洲一区免费看| 午夜丁香婷婷|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欧美天堂在线|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在线播放国产99re|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四虎成人精品|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91青青草视频| 欧美精品导航| 免费在线色|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91色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a级在线观看|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日韩高清欧美|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 免费一极毛片| 欧美日本激情|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777|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免费播放毛片| 伊人成人在线|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色婷婷色丁香|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99热最新网址| 91亚瑟视频|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99精品在线看|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