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憶 陸曙 謝壽坤 張文偉 黃曉陽 邱東民 王金桂
[摘要] 公立醫院在我國作為醫療服務的主體,其改革也一直是衛生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近幾年來,伴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內醫療衛生對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也進行了相關探索。該文首先分析了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構建難點,然后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望對公立醫院法人治理工作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 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難點;對策
[中圖分類號] R19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b)-0097-02
[Abstract] The reform of the public hospital that is the main body of medical services, has been one of the major topics in the health study fiel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medical health system reform in China, the paper conducts the related exploration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the public hospital.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n put forward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ance work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public hospitals.
[Key words] Public hospital; Corporation; Governance structure; Difficulties; Strategies
公立醫院在我國作為醫療服務的主體,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公立醫院改革也一直是衛生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探索權責分明、監管有力、富有生機的公立醫院管理模式,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內容[1]。目前醫療改革是國家重要問題,如何正確及有效改革,充分發揮公立醫院的作用。新醫改強調公立醫院公益性,其補償機制之一、被詬病多年的“以藥養醫”將逐步退出舞臺,最終實現醫藥分家,公立醫院的“藥品加成收入”,將通過實行藥品購銷差別加價、設立藥事服務費等多種方式逐步取消。同時,政府也將加大投入,主要用于公立醫院的基本建設等方面,對其承擔的公共衛生等任務給予專項補助。然而,從當前來看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存在諸多難點,阻礙了法人治理結構構建步伐。因此,研究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構建難點及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1 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構建難點
1.1 法人治理設定不明確
從當前來看,公立醫院在所設定的法人制度中,并沒有針對資本金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導致采取管理中缺失成本核算,使得資金浪費現象較為嚴重。公立醫院法人地位的定位不明確,部分公立醫院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政府對于公立醫院的管理采取放任自由的方式,從而導致醫院管理頻繁出現漏洞,埋下了風險隱患。
1.2 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
醫院內部結構組織結構并未發生實質性的改變,依然采取院長負責制與職工代表大會相結合的體制,法人治理結構下的股東會、董事會等基本結構在公立醫院中幾乎不存在,導致了法人治理結構的缺乏。
1.3 法人治理機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多數公立醫院的治理結構讓采取舊時代創設的傳統管理模式,盡管部分已推行了法人治理結構的公立醫院,但并未充分發揮出法人治理結構的實質作用,導致公立醫院所有權與經營權沒有分離,并未履行監督及管理義務。
1.4 法人結構聯系不緊密
多數醫療資源結構布局受到分級財政的牽引,縱向資源調控能力不強,資源配置受到行政區域劃分的制約[2]。部分市醫保亦與區政府簽訂了區域包干的結算方式,“三醫”不聯動,基層的更多患者都被截留在基層醫院,造成了不小的醫療隱患。
2 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構建對策
2.1 明確法人治理設定
政府在醫院法人治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應明確法人治理角色,落實各個部門職責范圍,如:由財政部門負責衛生經費;物價部門負責醫療收費;衛生部門負責醫療業務。根據法人治理結構需求及其發展明確定經營主體、投資主體、監督主體及其管理主體,界定醫院監督權、醫院所有權、經營權及其決策全,最終保證政府的有效監管,使得醫院組織與結構更加合理。公立法人醫院應遵循規章制度制定的內容來履行職責,從而實現高效管理。
2.2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政府不僅需要轉變職能,還應將公立醫院經營管理權作為第三方成立醫院管理中心,從而實現管與辦的有效分離。同時還應在分離的基礎之上,使具有較強風險能力的社會團體法人管理醫院建立法人治理結構,逐步確立公立醫院的獨立法人地位[3-4]。由于公立醫院在不同的法人治理情況下,公益性落實情況也有所不同。醫院內部應建立以回歸公益性為目標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醫院所有者、理事會、經營管理管理層組成的內部治理結構,明確權責制度,使醫院能夠得到全面管理。
2.3 完善法人治理機制
財政支持是公立醫院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尤其在藥品零差率改革的環境下,政府衛生應投入到實處,并建立專項的補償資金,有效完善醫院補償機[5]。公立醫院不僅需要財政支持,還需要全面監管,實現管辦分離。實現政府與醫院職能的劃分,有利于健全政府監管職能,保證醫院公益性回歸,發揮醫院自主權,提高醫院運營效率。此外,通過落實醫院運營有序及法人權責,應嚴肅把關、審查公立醫院公益法人設立,實現各個決策及年檢制。
2.4 構建區域縱向緊密型醫聯體
要想提高公立醫院服務效能,構建有效管理模式,應充分發揮醫聯體的作用。在不同場合強調及推廣醫聯體的資源作用,并打破現行的分級行政管理體制,實行管辦分開[6]。同時在醫聯體的建設過程之中,應以促成為主,讓醫院內部成員自由結合,理順產權之間的關系,明確各個產權主體,根據當前法人結構來管理集團內部資產。通過建立集團內部橫向及縱向的資產聯系網,使得集團成為興衰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尋求共謀發展。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是醫院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通過明確法人治理設定、完善法人治理機構及機制、建區域縱向緊密型醫聯體,從而推動我國整個醫療衛生的改革進程,可以有效降低我國醫患關系的緊張,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提供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 蔣杏茂.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的實踐與體會[J].現代醫院管理,2016,14(2):37-38.
[2] 謝友紅,馮思佳,廖杰,等.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構建難點及策略分析[J].重慶醫學,2017,46(13):1858-1859.
[3] Cao Y,Bai Z,Zhou W,et al.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pattern evolution on landscape types in typical compound area of mine agriculture urban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J].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6,75(7):585.
[4] 熊季霞,蘇曉燕.基于委托代理理論提升公立醫院綜合績效的法人治理改革設計[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6,33(2):87-90.
[5] 李媛媛.新時代深化文化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的政策難點與對策建議[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34(6):125-130.
[6] 王大平,劉輝,許金紅.構建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的深圳實踐[J].中國衛生人才,2017,2(9):61-65.
(收稿日期:2018-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