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 要]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各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不斷被引入和應用,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職業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課堂評價作為鑒定教學質量、反饋教學信息的重要方式,是保證和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的前提和基礎。因此,職業院校在設計翻轉課堂評價體系的過程中,要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科學的評價體系發揮翻轉課堂的教學優勢。主要針對職業教育中翻轉課堂評價體系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給予我國相關教育同仁些許參考。
[關 鍵 詞] 職業教育;翻轉課堂;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010-02
新時期下,職業教育逐漸受到公眾和社會的高度重視,是為我國輸送應用型、技能型以及高素質人才的陣地。課堂教學是職業院校教書育人的主要渠道,其教學質量是院校發展和生存的生命線,如何提升課堂質量,是各大院校在新課改背景下面臨的關鍵問題。翻轉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其完成了對傳統教學的革新,受到了學生和教師的廣泛認可和歡迎,其應用于職業教育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課堂評價作為優化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職業院校需要結合教學實際和翻轉課堂的特點,積極構建完善而合理的課堂評價體系,通過課堂評價提升翻轉課堂的應用質量,發揮其教學優勢,為學生發展和教學改進提供重要參考。
一、教學評價的積極意義
(一)鑒定教學質量
教學評價是反饋教學質量的關鍵方式,利用教學評價可以促使教師認識到課堂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進而進行教學反思。同時,利用教學評價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個人的學習狀態,結合自身需求調整學習策略。
(二)起到導向作用
教學評價可以幫助教師轉變教學策略、樹立創新意識,起到改進教學方向、優化課堂質量的作用。同時,教師根據教學評價還可以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而開展針對性教學,讓教學更加符合學生實際需求。
(三)促使師生和諧
教學評價作為課堂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通過教學評價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促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在和諧的氛圍下,可以提升教師的親和力,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
二、職業教育中翻轉課堂評價體系的構建理念
(一)強調以學論教
課堂評價主要存在兩種標準,其由課堂中兩個不同主體所決定的:第一,“以教論教”評價標準,其是從教師的角度對課堂質量進行評價,在評價體系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第二,“以學論教”評價標準,其從學生的角度對課堂質量進行評價,學生是評價體系中的主體,這種評價方式更加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和職業教育的特點。翻轉課堂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模式,其教學核心就是以學生的需求開展教學,突出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雖然教師應用翻轉課堂的方法存在差異,但是其思維方式并沒有發生變化。在翻轉課堂下,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與學生構建更加和諧密切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觀點,給提供學生展示個人的舞臺和空間。因此,職業院校在構建課堂評價體系中,需要以翻轉課堂的優勢和特點為依托,引入“以學論教”的評價標準,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體現課堂評價的價值和功能[1]。
(二)引入過程性評價
課堂教學的主要職能就是幫助學生獲取、理解以及掌握技能和知識,因此,翻轉課堂模式下的評價體系構建,需要以學習為中心,評價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從以往的總結性評價過渡到過程性評價,發揮課堂評價在教學中的效應和作用。過程性評價屬于一種動態的評價方式,不僅對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進行關注和評價,同時也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有助于學生課后進行總結和反思。在應用翻轉課堂模式中,教師需要以教學目標為核心,為學生提供所需的學習策略和學習資源,掌握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中所犯的錯誤和獲得的感悟,進而及時對學生進行過程性和形成性評價。利用過程性評價可以促使教師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給予學生更加精準、及時的反饋和指導,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
(三)以知行合一為導向
當前,職業教育獲得快速的發展,我國政府也指出職業教育要積極加強產學研合作,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技能型、高素質人才。因此,職業院校要結合教育發展趨勢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并且以此為導向創新以及改革教學體系,保證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快速融入崗位中。翻轉課堂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取專業知識,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因此,在構建課堂評價體系中,需要以知行合一為導向,在注重評價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對其操作技能進行評價,保證評價體系符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知行合一為導向,不僅能夠提升翻轉課堂的應用效率,還可以提升院校的辦學質量,有助于學生在畢業后更好地創業、就業,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貢獻[2]。
三、職業教育翻轉課堂評價體系設計
(一)一級指標
首先,從翻轉課堂的實際應用角度分析,其主要分為課前學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后擴展三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是翻轉課堂的關鍵組成部分。其次,從翻轉課堂的組成元素角度分析,其主要包括以下三個要素,即學習環境、教學活動以及學習材料。最后,從學生應用翻轉課堂開展學習行為的角度分析,明確的學習目標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當學生遇見學習困難后,暢通的求助通道會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有效監控可以為教師提供重要的反饋價值。因此,翻轉課堂評價一級指標可以確定為課前評價、課中評價以及課后評價[4]。
(二)二級指標
1.學習目標
翻轉課堂模式更加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而影響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因素較多,學習目標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在設計評價體系中,需要將學習目標作為重要內容。有目標的學習主要包括以下兩層含義:第一,學生要明確自己想要從翻轉課堂中掌握哪些知識;第二,通過翻轉課堂學習,學生是否實現了既定的目標。明確學習目標能夠確保學生在正確的軌道上開展學習。教師要合理設定學習目標,保證其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和挑戰性,可以提升學生的投入度和學習信心。
2.求助渠道
教師的作用是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見的各種困難,因此,在翻轉課堂模式下需要為學生提供及時而有效的求助渠道。同時,師生分離是翻轉課堂的特點,學生不能像在課堂學習中可以及時求助教師,求助行為具有較強的被動性。職業教育的學生與本科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其在學習能力方面略顯不足,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求助行為,如果學生的求助得不到及時的回應,會導致學生面臨孤立無援的困境,其對學習動機和學習信心帶來影響。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在線求助和面對面求助是評價體系的二級指標[5]。
3.學習反饋和監控
教師不僅要講述給學生知識,更要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學習反饋和監控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正確地開展自主學習。翻轉課堂模式更加強調學生自學,學習監控是實現學習目標、提升學習質量以及規范學習行為的重要方式,是對學生一些學習活動的調節、控制、評價以及檢查。學生在課下合理分配時間利用翻轉課堂開展自主學習,要想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評價,就需要引入學習反饋和監控。因此,學習反饋和監控需要設定為評價體系的二級指標。
4.學習材料
學習材料是應用翻轉課堂的重要支撐。首先,學習材料要內容豐富,以往以視頻為唯一學習材料的形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職校學生的需求,需要在視頻中融入自測試題、學習建議以及文獻資料等圖片資料和文本資料。其次,學習材料要容易獲取,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快速獲取學習資料,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消除學生在獲取資料中產生的焦慮情緒,保證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碎片式學習。最后,學習材料要具有層次性,將學習材料分為高級知識、核心知識和基礎知識,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學習材料,保證每個學生通過翻轉課堂獲得知識和技能。因此,評價體系二級指標需要設定為:學習材料具有層次性、易得性和豐富性[6]。
5.教學活動
實踐性和操作性是職業教育的優勢,當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高,人才要在具備扎實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具有溝通能力、合作意識、崗位技能以及職業態度。因此,在設置翻轉課堂評價維度中,需要將上述幾項能力作為重要指標,促使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
6.知識遷移
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教學類似,都是通過作業的形式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遷移,但是與傳統作業不同,翻轉課堂作業更加強調層次性,形式更加豐富,不僅僅局限于試題,也可以通過任務的形式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完成知識遷移。同時,翻轉課堂作業還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反思性,作業要針對某個知識點開展,促使學生進行學習反思[7]。
四、結語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作為一種的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其已經在職業教育中獲得了廣泛應用。構建課堂評價體系,院校需要在實踐中加強探索,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和本校實際情況,構建完善且邏輯合理的評價體系框架,進而發揮翻轉課堂的教育優勢,提升職業院校的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鴻丹.翻轉課堂中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33):126-135.
[2]楊沛,陳勇,張晶.基于翻轉課堂的學生學習多元評價體系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18(2):50-52.
[3]司玉娜,殷雪松.審計學翻轉課堂與多元評價體系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6):424-425.
[4]陳明,陸建峰,牛浩.基于深層次學習理論的翻轉課堂發展性評價體系的構建[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7(6):20-26.
[5]黨晶晶,楊勇,田杰,等.翻轉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以《西方經濟學》為例[J].北方文學(下旬刊),2018(2):143-145.
[6]紀玲瓏.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和實踐:以財務分析課程為例[J].商業會計,2017(10):126-127.
[7]胡藝芹,張云勤.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公共英語翻轉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10):13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