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聞 裴天奇
【摘要】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國外許多著名的游戲廠商開始進軍中國市場。其中,中國對于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是他們諸多考慮的因素之一。有鑒于知識產權保護對游戲進口貿易的影響尚不明確,本文將通過分析知識產權對中國游戲進口貿易的影響,對于電子游戲進口貿易中我國知識產權法和相關政策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國游戲進口貿易;知識產權保護;貿易引力模型
一、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概念及經濟學意義
知識產權制度是我國民事制度基本框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國法律體系的不完善,立法和司法之間的不同步導致我國的知識產權法無法高效地實施。而且我國國民也是近幾年才開始關注版權問題的,知識產權意識才剛剛覺醒,所以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實際上還是處于比較落后的地位。
知識產權對進口貿易的影響主要包括市場擴張效應和市場競爭效應。市場擴張效應是指隨著進口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提高,增加進口國企業模仿的成本,從而使進口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強的效應。市場擴張效應主要發生在有著強模仿力的國家;市場競爭效應是指進口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提升,導致出口國即使減少產品出口數量、增加產品價格依舊可以獲得與原先同等或更多利潤的效應。市場競爭效應主要發生在弱模仿力的國家。
二、中國游戲進口貿易現狀和游戲知識產權保護現狀
(一)中國游戲進口貿易現狀
2016年,中國游戲市場就以1655.7億元的實際收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游戲市場。近幾年隨著國內游戲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及平均游戲時長的增加,國內玩家對高品質游戲的需求也日漸增長。這給國外一些著名的游戲廠商提供了巨大商機。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的歷年進口游戲審批信息統計,2015年,我國進口游戲數量為82款;2016年徒增至227款,2017年更是暴增至469款。其中2017年移動端的游戲數量為350款,占比74.62%;主機端游戲66款,占比14.07%;PC端游戲53款,占比11.30%。游戲進口公司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等主要城市。根據《2017年進口網絡游戲審批信息》中的運營公司數據統計,運營公司共計112家,其中位于北京的為34家,占比30.35%;位于上海的公司為33家,占比為29.46%。雖然位于杭州、深圳的公司相較于北京上海而言數量較少,分別為6家和10家。但是位于深圳的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即騰訊)在469款進口游戲中,握有97款游戲的運營權,占比20.68%,位居首位。杭州網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即網易)握有64款游戲的運營權,占比13.64%,位列第二。
(二)游戲知識產權保護現狀
我國知識產權法尚未對游戲進行專門的立法,但是這并不代表著電子游戲不受我國知識產權法的保護。從司法實踐上來看,我國目前對于電子游戲的保護采用“二拆分式”,一為保護游戲的程序代碼部分,二為保護游戲的運行畫面。雖然我國《著作權法》明確對電腦軟件的程序代碼進行保護,但是對于游戲運行畫面的保護則未有明確規定。
三、知識產權對我國游戲進口貿易的影響
本文通過對于引力模型的運用和韓玉雄及李懷祖兩人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為一國GP指數乘上該國的執法力度得分的方法得出,在游戲進口貿易中市場擴張效應為主導,符合我國是一個有著大市場且強模仿力國家的情況。同時我國電子游戲行業的系數為0.755,根據余長林研究中的結論系數大于0.5即可認為該行業對知識產權有著極高的敏感性,可以認定電子游戲行業對知識產權敏感度非常高。再結合游戲的性質,得出其面臨模仿的風險較大,可以認為該結果是可信的。
通過實驗可以得出兩個結論,首先在我國游戲進口貿易中,以市場擴張效應為主,也就是進口貿易受到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強弱的制約。意味著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不足,會成為影響游戲進口貿易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將會有利于進口貿易的開展。同時,我們也得知游戲產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敏感性極強,證實了電子游戲和其他高技術行業一樣有高投資、高風險的特點,且易于被模仿復制、易于擴散而難以有效地保護。
四、針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建議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高低會影響到我國電子游戲進口貿易的流量。電子游戲行業對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具有極高的敏感性。所以提升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不僅會有利于我國電子游戲進口貿易,對我國本土的電子游戲行業的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因此針對上述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首先應加強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可從完善立法、強化司法方面展開工作。如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的通過,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的懲處力度。此外,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青少年能通過很多渠道接觸到不利于其身心發展的游戲,目前的審核機制不僅不能夠有效防止青少年接觸這些游戲,還讓國內的發行商損失了一次次能獲得巨大利潤的機會。所以可借鑒西方發達國家,使用游戲分級制來取代目前的審核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