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商科專業,尤其是在高職院校中,商科學生的比例逐年增長,而在這一發展環境下,統計學便成為高職經管類教學中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統計學因大數據的存在而獲得了廣闊的發展平臺,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高職院校為了更好地提升統計學的教學質量與效果,從教學內容、方式以及資源等多個方面進行深入的教學改革。因此,就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統計學教學改革進行深入探討與研究。
[關??? 鍵?? 詞]? 大數據;統計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252-02
時代的發展影響著社會的各個層面與領域,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需要遵從時代發展的規律,其中教育改革便是很好的體現。統計學作為基礎學科之一,尤其是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緊跟時代發展腳步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學方式的創新與改進成為提升高職院校教學能力的重要衡量標準。
一、大數據的概念
大數據的直觀意義是指海量數據的集合,但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不僅僅是簡單數據的集合,其所涉及的層面非常廣,可以通過數據的整理分析來獲得許多潛在價值,因此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也意味著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時代到來。
二、大數據時代對統計學課程教學帶來的影響
大數據的應用是將海量信息中的潛在價值進行挖掘利用,其重要性已被各行各業所認可。在2015年9月,我國為促進未來大數據應用的發展,頒布了大數據發展綱要。統計學作為高職院校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其作用是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計算分析等一系列方式來找尋事物間的聯系以及本質,因此,其在大數據應用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統計學可以幫助人們從海量的信息數據中進行準確的數據分析,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為此,高職院校必須響應時代發展的號召對當下的教育教學進行改革。
通過我國當下統計學教育教學以及大數據時代發展的特征來看,能明顯發現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統計學教學的沖擊,為此,本文就其中主要的三方面影響進行深入闡述。
(一)對統計學理論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在傳統的統計學教學理論中,隨機抽樣是一種非常普遍且重要的統計研究方法,即通過抽取部分樣品,并對此進行相關的數據整理與分析。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海量數據的整理與分析對統計學相關理論造成了極大沖擊,隨著大數據模式的作用以及意義被認識、認可,傳統的統計學教學理論越來越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二)對統計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隨著統計學的不斷改進與完善,從統計學中衍生出許多代表性的思想,如總體思想、推斷思想等,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傳統的統計學思想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對統計分析方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大數據的應用與傳統統計學分析方法存在一定出入,大數據發展應用的重要特征是全數據分析模式,而傳統的統計學分析理論注重的是樣本分析,即大量觀察法以及小概率事件的統計推斷法,但這些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顯得有點黯然失色。由此可知,統計學的教學理論與教學模式需要根據時代發展的方向進行不斷改進與完善。
三、統計學教學改革的方法
(一)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
1.增加統計報告內容
在傳統的高職院校統計學課程教學中,不存在統計報告撰寫這一環節,但這卻是務實中所必須合計的一環,尤其是國家統計從業資格的考核中也對統計報告撰寫有著較高要求,因此,高職院校需要根據各方面的發展需求來將統計報告撰寫加入教學計劃大綱中,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應對各方面的要求。
2.引進軟件實踐操作
傳統統計學在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的過程中,一般都是通過人力自身來解決,但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尤其是面對海量的信息數據,僅靠人力是遠不能滿足這一發展需求的,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引進相關計算機設備開設針對大數據處理的課程教學,讓學生全面掌握相關統計軟件的使用。傳統的統計學教學束縛于理論與公式當中,但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引進下,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滿足大數據時代對統計學教學發展的要求,以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全面促進統計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3.創新教學模式
統計學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基礎學科,但其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卻略顯枯燥無味,為了改善以往枯燥無味的教學氛圍,針對教學模式的改進與創新是勢在必行的。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等方式來進行多角度的教學,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并通過教師多角度的闡述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與教師都扮演著各自的角色,通過各式各樣的教學表演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并進行鞏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二)調整教學重點
1.統計學公式應用化
在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無論是統計學還是其他專業學科,所側重的教學知識點都是針對教學大綱與考試,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去學習,去應對考試,從而造成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點遠沒有達到可運用的地步,更不用說融會貫通。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統計學公式的應用化教學,在講解公式的過程中,引用大量的實例來幫助學生去理解并掌握知識點,并準確應用于生活實踐中。
2.結果分析重點化
在傳統的統計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導學生進行統計分析的過程中,往往只重視學生所計算的最終結果,忽視學生計算得出結果的這一過程,而這一普遍做法便會造成學生對分析過程的不理解,從而難以掌握知識。為了有效克服這一教學弊端,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來模擬分析過程,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正確結果背后的統計分析。
(三)加強對實踐的重視程度,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
研究傳統教學模式,我們能發現“重理念、輕實踐”的教學觀念無處不在,而這往往就造成學生實踐能力低下的現狀,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需要面對龐大的數據去進行分析,在分析處理的過程中,實踐能力是最為基礎的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統計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以模型驅動為核心的實踐教學模式,并與相關企業對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實踐環境。
1.轉變教學觀念,理論引導下,重點強調應用
統計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但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這便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對各種計算工具做到熟練運用,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處理生活工作中的難題。為此,高職院校必須就統計學課程進行改革,在注重理論教學的同時,還應增加相關統計軟件的使用學習,將兩者融會貫通,才能更好地做到學以致用。
2.以企業為依托,實現校企共育
國家提出的“校企共育”人才培養模式是一項針對實際工作崗位的系統化課程改革,這一課程改革能有效地提升學生職業崗位的應變能力以及服務能力,是挖掘綜合性、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改革。秉著“知能兼備,德業為本”的人才培養要求,按照相關就業導向,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構建全新的校內外實踐教學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師資力量的培養上,可以采取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并存的模式,崗位教學分別為“頂崗實踐”和“項目指導”,同時還需要打造一個具有高素質、專業水平高的教學團隊。
(四)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深入企業工作崗位,由“讓他學”變成“我要學”
在“校企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下,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傳統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可以將學生帶入合作企業的相關崗位上,通過實踐去收集相關的信息數據,并做好相關的整理分析、加工處理等工作,在獲取有價值數據的同時,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SPSS等軟件的實際應用過程展示給學生,真正做到規范操作、認真講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SPSS等軟件不僅在實踐中發展著重要作用,在理論教學中同樣可以幫助教師進行輔助教學,尤其是針對隱晦難懂的核心思想以及知識點,可以通過“操作示意圖”等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并加深印象。
2.改革考核辦法,注重職業能力
目前我院財經專業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得到社會承認,培養的學生已獲得企業認可。
隨著時代發展的需求,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相關考核的改革也需要提上日程,去引導并幫助教師尋找更好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傳統考試模式注重理論知識的考核,在相關考試模式改革下,課程考核的方式需要體現出每一位學生真實的工作任務能力,課程考核采用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的模式,每門課程都進行了考核評價方案設計。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考核模式以及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在我院實施后廣受各界人士好評。
四、結論
隨著時代發展的需求,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造成教學內容與時代脫軌,尤其是重理論、輕實踐等相關問題所造成的教育問題,如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低下等,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統計學課程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在注重理論與實踐并存的過程中,同時還需要大力培養學生的大數據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時代發展的機遇。
參考文獻:
[1]祁艷艷,張晶晶,張晉.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統計學教學改革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6):289.
[2]顧曉峰.大數據背景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J].價值工程,2016,35(36):179-180.
[3]唐建國.大數據背景下的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福建電腦,2016,32(9):146.
[4]徐艷清,周煥啟.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統計學運用SPSS軟件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5(7):171.
[5]方朝慶,榮加超.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納稅,201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