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銘
【摘要】新時期下,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蓬勃發展,變電站實現智能化已經成為行業的發展必然趨勢,在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變電站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也獲得一定的提升,對優化供電質量起到關鍵作用。本文主要針對現階段智能化變電站的運行管理框架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相關行業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管理框架;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緊張和社會發展的矛盾逐漸凸顯,居民生活和社會生產對電能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在能源問題日益嚴重、用戶需求呈現多樣化、供電安全要求持續提升的背景下,對電網運營質量和供電可靠性也提出挑戰。在信息時代下,智能化已經成為變電站未來發展的趨勢,通過智能化建設可以提升電網的運行效率和供電質量,我國政府也給予了電網智能化建設以高度重視,因此,針對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管理框架進行分析,對促進我國供電行業的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一、智能變電站的概念與特點
(一)相關概念
智能變電站的概念為:通過對變電站進行智能化建設,采用環保、低碳、集成、可靠以及先進的智能設備,以信息數字化、通訊網絡化、管理現代化為要求,具備信息監測、計量、保護、測量、控制以及采集自動化的相關功能,可以支持電網協同互動、在線分析、在線決策、智能調節以及自動控制等功能的現代化變電站。
(二)主要特點
第一,緊密性,智能電網具有互動性、數字化、自動化以及信息化等特點,智能變電網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節點,其與電網具有較強的緊密性和全網性,可以滿足智能電網不同層次的控制需求;第二,可靠性,智能變電站以信息技術作為支撐,其可以滿足電網運行對變電站可靠性和整體性的需求,為電網的安全運行提供保障;第三,可視化,智能變電站與數字化變電站最大的區別在于,可以完成對運行狀態的動態監測,利用多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對操作運行進行遠程控制,完成操作自動化以及可視化,在保證電網安全運行的同時,提升運行效率;第四,模塊化和標準化,智能變電站在規劃設計中,需要按照既定的行業標準,其具備較高的標準化,其中使用的設備都是智能化程度較高的集成設備,在投入使用前都需要經過模塊化調試和運行,具有明顯的模塊化特征;第五,自動化,智能變電站具有遠程控制和智能操作等功能,可以滿足無人監控、無人值班等現實需求。
二、現階段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管理框架分析
(一)運行管理
智能變電站在生產運行中具有智能性、迅速便捷以及友好性等特點,因此,在變電站投入使用后,需要將其作為電網中重要的智能節點開展管理,做好相關運行管理工作。首先,現階段智能變電站主要利用集中控制方式,由調度部門傳遞相關操作指令,并且保證操作的可行性和正確性;其次,由變電站內部工作人員確保操作規章的準確性,進而保證細致和精確控制,降低誤操作的概率;最后,智能化系統可以將對所有操作意圖進行有效分析,并且將其分解為單一指令,將其反饋給變電站內部人員,由其傳遞給調度人員,便于調度人員對操作風險隱患進行有效分析和預測,進而提升運行管理的安全性和實效性。
(二)設備管理
設備是變電站的重要組成元件,受到技術手段和管理水平的制約,我國在變電站智能化建設中,對設備管理缺乏足夠的認識,管理人員更加重視設備的實驗、缺陷和檢修,沒有對其運行進行有效的管理,進而導致設備管理和運行模式相互脫離,不利于變電站的長遠發展,因此,企業需要給予設備管理以高度重視,將其作為運行管理框架中的重要環節。首先,智能變電站作為整個電網中的關鍵節點,其對電網運行起到支撐作用,設備作為變電站的組成元件,對變電站運行起到支持作用,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對設備運行進行動態跟蹤和監控,保證其處于安全而穩定的運行狀態下;其次,要充分掌握線路運行中潛存的隱患和風險,利用智能檢查技術,對設備運行風險、可靠性以及動態狀態進行評估和分析,為建設檢修提供輔助;最后,將設備管理決策及時傳遞給調度部門,在其協調統一下,執行設備管理方案和措施,提升設備管理的科學性。
(三)信息管理
智能變電站屬于局部信息數據融入中心,能夠對站內外獲取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加工、整合和分析,進而為局部決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參考和依據。同時,在整個電網中,所有智能變電站的信息也可以通過管理中心進行共享和協調處理,便于調度部門制定操作決策。因此,在智能變電站建設中,需要加強信息管理基礎構建,進而為信息管理提供設備支撐。同時,管理中心作為核心機構,其需要承擔保障信息安全和數據接口的職能,兼顧管理和分析職能,利用有效的信息管理為制定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蓬勃發展,變電站智能化逐漸成為其發展主要趨勢,想要切實發揮變電站的節點作用,電力企業需要對其運行管理框架進行不斷分析和完善,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和措施提升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居民生活和社會生產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