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曉東 陳彪來
[摘 要] 以道路建筑材料第一課堂綜合實訓環節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為切入點,對如何充分利用第二課堂來有效提升高職道橋檢測專業第一課堂技能培訓效果進行了探索和研究。以道橋檢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為依據,結合行業技能大賽賽項內容及具體要求,構建了與第一課堂的教學進度相匹配且實施順序符合認知規律的基于技能訓練的第二課堂系列活動項目,并納入系部學團活動計劃。專業教師指導試驗檢測協會組織開展系列活動,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解決“師徒”比例失調的問題;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讓所有的儀器設備動起來,解決教學資源短缺、廣大學生動手率較低的問題;選拔優秀學生參加國賽和省賽,以賽促學習,以賽促教學,以賽促就業,營造濃厚的職業教育氛圍;通過第二課堂搭建校企合作平臺,開展技術服務、頂崗實習等活動,為用人單位提供早發現、早培養的綠色通道。
[關 鍵 詞] 高職;道橋檢測專業;第二課堂; 實施方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066-02
高職道橋檢測專業重點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高職院校在相關課程的第一課堂上安排了許多教學實驗環節,雖然體現出了理實一體和教學做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但是由于實驗課時有限、儀器設備短缺、受訓學生數量較多,導致實驗環節仍然以教師操作演示為主,學生動手機會較少、團隊合作及任務驅動意識淡漠等。能否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第二課堂開展一些有利于提升廣大學生道橋試驗檢測技能的活動,彌補第一課堂教學實驗環節存在的短板?
一、高職道橋檢測專業第二課堂的定位及預期效果瞻望
道橋檢測專業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有機延伸,是與第一課堂共同實施和完成人才培養方案所規定的教學任務的重要途徑。通過道橋檢測專業第二課堂引導學生利用第一課堂所學專業知識進行實踐或針對具體項目開展系列專業活動,讓學生熟練掌握道橋檢測專業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和職業興趣,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最終實現本專業培養出的學生可就業的崗位數量明顯增加,就業率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度明顯提高;使本專業培養出的學生不僅能適應公路試驗檢測員初級工作崗位的需求,還可以成為未來高級工作崗位的創造者,能夠在個人職業生涯發展中自主調整,成就自我,領悟人生真諦。
二、高職道橋檢測專業第二課堂活動方案實施策略
認真調研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在繼續傳承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多年所形成的職業教育特色的基礎上,將道橋檢測專業第二課堂活動方案具體化。專業課教師首先對道橋檢測專業領悟性較高且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培養他們成為骨干,成立學生社團——公路試驗檢測協會,在專業教師、協會骨干和廣大學生之間形成“傳幫帶”格局,依托系部學團組織活動,開展系列專業訓練項目,解決“師徒”比例失調的問題;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讓所有的儀器設備動起來,解決教學資源短缺、廣大學生動手率較低的問題;積極參與每年的國賽和省賽,以賽促學習、以賽促教學、以賽促就業,營造濃厚的職業教育氛圍;通過第二課堂搭建校企合作平臺,開展技術服務、頂崗實習等活動,為用人單位提供早發現、早培養的綠色通道。創新第二課堂考核內容和方法,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非標準答案考試,促進結果考核向過程考核、知識考核向能力考核、單一考核向多種考核的轉變,學生在第二課堂的考核結果可以作為第一課堂最終評價的主要參考。
三、緊密結合道路建筑材料綜合實訓的第二課堂活動方案設計與實踐
(一)設計思路
道路建筑材料綜合實訓是道橋檢測專業第一課堂教學環節中重要的專業實踐課程。主要采用理實一體化和教學做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以任務驅動、案例引入、學習情境與工地試驗室一致的工作流程訓練學生的試驗操作技能。學習領域是依據交通部“公路工程助理試驗檢測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要求以及畢業生的主要職業崗位——公路試驗檢測員工作崗位能力選擇實訓任務。以主要工作項目水泥砼配合比驗證和瀝青混合料配合比驗證為線索組織開展實訓任務,使學生將支離的道路建筑材料課程內容較完整地建構在真實的實訓項目上。實訓項目分階段、分層次設置,采用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漸進式目標教學法,設置了原材料質量檢驗→混合料配合比驗證環節。采用行動導向引導任務訓練,不僅讓學生熟練掌握道路建筑材料各指標的試驗方法,還規范了儀器設備的操作,同時提高了學生自主查閱試驗規程及現行規范的能力,基本實現了“做中學,學中做”的職業學習目的。在第二課堂教學實踐中,將學院每年一屆的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技能競賽與道路建筑材料綜合實訓課程有機結合,通過團隊合作共同完成“C25普通水泥砼配合比驗證”“AC-13瀝青砼混合料配合比驗證”的真實工作項目,實現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和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多重目標。同時根據真實工作項目重組實訓任務,以道路工程常用材料和真實工作情境為載體,以我院校內實訓基地、公路工程乙級試驗室、校外實習基地等為依托,以校級和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為平臺,按照能力漸進規律,由簡單項目到復雜項目組織實訓任務,創新實踐“第一課堂實踐教學+第二課堂競賽活動”的教學模式,進行道橋檢測專業人才創新培養。
(二)設計方案
(三)效果評價
公路試驗檢測協會根據賽項內容制訂了日常訓練計劃,明確相關實驗室的開放時間及儀器設備的管理方案,通過微信公眾號廣而告之,吸引了本專業以外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平時的試驗檢測活動中,全面提高了道橋專業群學生的公路試驗檢測技能。通過道橋檢測專業第一課堂道路建筑材料綜合實訓強化學生職業技能之后,再借助第二課堂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技能競賽活動,選拔技能突出者組成參賽團隊,代表學院參加省賽和國賽。我院2016級的兩名選手在2017年全國交通運輸教育系統院校師生技能競賽“華測杯”路橋專業試驗工決賽中取得了個人全能一等獎一項、個人全能三等獎一項和學生組團體二等獎的優異成績。通過競賽,學生不僅經歷了一次成功的就業體驗,而且從中收獲到學有所成的喜悅與團隊合作的快樂。同時通過邀請多家試驗檢測單位的公路試驗檢測工程師擔任競賽評委等方式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在第二課堂專業競賽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被用人單位優先簽約,安排到省內外各等級公路建設項目中從事具體的試驗檢測項目實習和就業,普遍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認可和肯定。尤其是公路試驗檢測協會的學生骨干特別受企業的歡迎,紛紛反映他們工作態度端正、專業能力強、職業素養高。
四、結語
以道橋檢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為依據,結合行業指導委員會每年組織一些技能大賽賽項內容及具體要求,構建與第一課堂的教學進度相匹配,實施順序符合認知規律的基于技能訓練的第二課堂系列活動項目,并納入系部學團活動計劃。專業課教師指導公路試驗檢測協會組織開展系列活動,發揮骨干學生的引領作用,解決“師徒”比例失調的問題;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讓所有的儀器設備動起來,解決教學資源短缺、廣大學生動手率較低的問題;選拔優秀學生參加國賽和省賽,以賽促學習、以賽促教學、以賽促就業,營造濃厚的職業教育氛圍;通過第二課堂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共同開展技術服務、頂崗實習等活動,為用人單位提供早發現、早培養的綠色通道。
參考文獻:
[1]蔣玲.《道路建筑材料檢測與應用》課程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J].新課程研究,2011(6):19-20
[2]劉瑞芳.應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的新視域[J].許昌學院學報,2011(4):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