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彥良 李穎
[摘 要] 近年來,高速鐵路飛速發展,中國鐵路將步入全面高速化的嶄新時期。高速鐵路建設的飛速發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有效率的培訓也已成為鐵路培訓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探尋一條符合互聯網+生態下的、具有現代教學理念、掌握新信息技術應用技能和教學技術的干部培訓師資隊伍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 鍵 詞] 高速鐵路;干部培訓;師資隊伍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196-02
近年來,高速鐵路飛速發展,今后幾年,中國鐵路將步入全面高速化的嶄新時期。然而高速鐵路建設的飛速發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有效率的培訓也已成為鐵路培訓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干部培訓師資隊伍現狀與建設方面而言,與目前鐵路技術裝備的快速發展需要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已經成為制約鐵路高效安全運營、提高技術裝備運用水平及其運輸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打造一支符合“互聯網+”生態下的、具有現代教學理念、掌握新信息技術應用技能和教學技術的干部培訓師資隊伍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多年的院校正規職業教育和企業非正規職業培訓的經驗,通過對“互聯網+”生態下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在職業培訓中的研究,探索校企融合,加強干部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的創新與實踐方面,探索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解決技術方案。
一、鐵路干部培訓師資素質現狀分析
以石家莊電力機務段為例,培訓師資現狀有以下特點:
(一)年齡結構
從表1可以看出,石家莊電力機務段共有教師147人,其中40歲以上教師104人,占教師總數的70.7%,師資年齡偏大,年輕教師偏少。這種情況會導致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不能適應現代年輕人的學習方式,造成培訓效果不理想。
(二)學歷層次
從表2中可以看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僅29人,占總人數的19.7%。專職教師人數少,且學歷層次偏低。
(三)職稱結構
從表3可以看出,專職教師中高級職稱比例偏低,高級工程師1人,高級技師2人,僅占專職教師人數的7.7%,很多教師晉升高級職稱比較困難。
二、干部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的背景與趨勢
(一)高速鐵路迅速發展
中國鐵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從第一條營業鐵路——上海吳淞鐵路1876年通車之時算起,是123年;從我國自辦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1881年通車之時算起,也有118年了。隨著高速鐵路建設的快速發展,高速鐵路人才在需求與供給方面的矛盾日顯突出,與此同時,高速鐵路人才在培養模式上也亟待改進。
(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是國際上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加強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實現校企雙贏,是促進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養緊缺型高技能人才的強勁動力。目前高速鐵路的迅速發展導致高素質鐵路人才緊缺,校企合作恰恰為解決這一問題指明了方向。
(三)教育信息化,教學資源共享
2018年4月13日,國家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推動從教育專用資源向教育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養轉變、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轉變,努力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服務新模式,探索信息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在鐵路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戰略部署下,市場形勢不斷變化,干部培訓的市場需求、內容目標及客觀環境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的干部培訓模式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工學矛盾導致的培訓時間不足、質量下降;教學創新不足,學員積極性不高;師資力量不足,培訓效果欠佳等。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必須要實現鐵路企業干部培訓方式的多元化,打破傳統的培訓方式,以鐵路企業干部工作需要作為前提條件,設立提升培訓的主要目標,按照層次類別等進行培訓,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而使鐵路企業干部培訓的效果得到明顯增強。
三、加強干部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的策略與途徑
(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認識水平
創新發展,思想先行。“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提高思想認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干部培訓工作也是職業教育的一個方面,干部培訓的師資也是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一部分。
從事干部培訓工作的教師,要把師德建設放在首位,必須熱愛本職工作,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在思想上要勇于打破固有思維,具體培訓具體要求,做到目標明確、措施具體,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把師德作為教師評聘的重要依據,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培訓理念,全面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思想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打造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二)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利用教師資源
1.提高專任教師的綜合能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結合鐵路干部培訓需要,目前從事干部培訓的教師主要是專業理論課教師和實驗實訓課教師。在當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為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創造了有利條件。以河北軌道運輸職業技術學院機車系為例,學院與石家莊電力機務段、唐山機務段、邯鄲機務段等企業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機車系專任教師利用假期時間到機務段進行現場實踐,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對機務段干部培訓進行調研,了解干部現狀和需求,同時也為干部培訓儲備了師資力量。
2.建立兼職教師隊伍,增強師資能力
兼職教師是指能夠獨立承擔一門專業課教學或實踐教學任務,有較強實踐能力或較高教學水平的校外專家。他們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思路靈活,既有專業知識又有實踐經驗,有利于教學改革和培養目標的實現。同時,可以通過兼職教師加強校企之間的溝通與聯系,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發展。石家莊電力機務段現有兼職教師108人,占教師總數的73.5%,且兼職教師中有44%以上是高級技師,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師資力量。
3.合理采用“師徒制”,助力青年教師成長
“師徒制”本是一個傳統的傳承方式,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曾一度成為青年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徑,幾百年來為各行各業所廣泛運用。然而,師徒制在實際應用中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如師傅不愿帶或徒弟不愿跟,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既有個人性格的主觀因素,也有企業管理制度的客觀因素。因此,在師徒制管理中,克服客觀因素的影響,個人主觀因素起決定作用。
師徒制不是對新型培訓方式的否定,而是一種更加積極完善培育新人的手段。師徒制不僅可以用于企業,在師資隊伍建設中同樣可以采用。以河北軌道運輸職業技術學院機車系為例,每位新入職的專任教師,都為其指定一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作為指導教師。新入職教師大多為大學畢業后初次走上工作崗位,雖然有較高的文化知識水平,但在某些方面專業知識欠缺、業務能力不足。針對這種情況,指導教師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在專業知識、業務能力、教學科研等方面給予幫助和指導,使新入職教師能夠盡快成長,較好地獨立承擔教學任務。機車系李志南教師是優秀青年教師的代表,她自入職以來,在許建林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學習,進行專業調研,很快就能夠獨立勝任電力機車制動機課程的教學工作,并在干部培訓工作中擔任專業課程的授課教師,增強了干部培訓的師資力量。
(三)加強學習培訓,提升教師科研能力
無論是學校的專任教師還是從事干部培訓工作的教師,都需要端正態度,不斷進行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互聯網+教育”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師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學好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共享型教學資源,讓科技更好地為教育服務。
一方面,聘請專家來校講座。如在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建設方面,機車系聘請大型在線課程運營服務平臺——智慧樹的工程師為機車系全體教師進行了在線課程建設培訓,并開展交流研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為在線課程建設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參加校外交流研討。如機車系部分教師到北京交通大學、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參加學術交流、專業調研等,這些活動使教師開拓思維,提高認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素質。
四、結論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來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迅速普及,高速鐵路快速發展,鐵路行業對人才的需要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對干部培訓的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鐵路企業及培訓單位必須開拓思維,創新工作方法,把握時代發展的趨勢,首先做到思想引領,“走出去、引進來”,用理論武裝實踐,用實踐強化理論,以教學拓展科研思路,以科研促進教學提升,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優化師資結構,打造出高素質的干部培訓師資隊伍。
參考文獻:
[1]趙雪春.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與發展[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7.
[2]陳敬.加強干部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的舉措[J].中國職工教育,2014(8)
[3]李玉才,張俊.鐵路站段領導干部培訓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2(2).
[4]王新紅.提升鐵路企業干部培訓質量的策略分析[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