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摘要]總結了八種家長群體性格并借以尋找適合的溝通方式。從“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這個角度出發,就能找到家校交流的共同話語。班主任針對不同家長的特點,利用自身的教育能力為他們提供有效的家教方式,帶動更多的家庭用科學的方法來養育孩子。
[關鍵詞]家長群體性格;溝通能力;家長的參謀;家教方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146-01
中國有句老話“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教師,特別是班主任,需要具備與不同性格特點的人溝通的能力。班主任在與性格迥異的家長對話時,要能夠游刃有余,從容有度,把握不同家長的脈搏,營造和而不同的交流氛圍。
一、科學民主型
父母二人文化素養較高,每次和老師見面時總是非常虛心地詢問孩子最近有哪些不足,聆聽老師給他們的建議。學校對家長提出的任務,家長總能高品質地完成。和這類家長溝通基本上是沒有障礙的。你大可提出心中真實的想法,說出孩子的不足之處,你甚至可以直截了當地提出對家庭教育的要求。班主任要善于幫助此類家長發現學生新的發展空間,并提供有效建議。同時,聊天時也要多聽聽他們的家教方式,將其中有特色的內容拿到家長會上推廣,樹立典型,可以在班上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的家庭。這些家長應該成為班級里的正能量。
二、溺愛放縱型
遇到學生在校表現差,家長被請到學校,剛剛聽完老師的一席話,試圖當著老師的面教育孩子幾句。誰知孩子沖著家長亂吼亂叫,甚至摔門而出。家長一臉無奈,似乎已經習慣了孩子的這種表現。孩子有這種表現并不是偶然的,家長一貫的溺愛放縱是造成孩子有此種表現的根本原因。
這類家長容易偏聽偏信孩子一方的言論。如果遇到必須家庭協助的事情時,班主任需要褒獎和指導并行。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在充分列舉事實的前提下,指出孩子需要改正的地方,耐心、熱情地說服家長,告訴家長怎樣做才是更科學的教育方式。直接指責是很難讓他們心服口服的,擺事實、講道理是更穩妥的方法。
三、放任自流型
放任自流型的家長一般對孩子的學業滿意度比較高。他們常以“文化水平不高”“工作非常忙”等為由,把孩子送到學校后不管不問。
這類家長最突出的弱點就是他們從來沒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業上取得成功。班主任要通過在學生身上尋找亮點,讓家長充分感受到驚喜,看到成功的希望,然后才能產生憧憬,配合學校,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反之,如果你直接提出孩子的缺點,不停地沖著他們嘮叨,且沒有提供非常具體的建議,那么說多少次都是白說。
四、期望過高型
入學時或家訪時,很多家長告訴我,她的孩子要在校入黨、成為學生會干部、要出國留學。但遺憾的是,孩子并沒有表現出基本的學習和生活處理能力。
這類家長總是對孩子充滿期待,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不腳踏實地,做法與孩子的自身特點脫節,只能盲目地要求孩子。面對這樣的家長,班主任可以旁敲側擊,慢慢地引導他們朝著理想目標務實地走好每一步。
五、經濟杠桿型
有的家長不停地向孩子發布各類金錢獎勵政策,期待靠錢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卻很少關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家長長期以金錢作為孩子學習的動力,會導致孩子離了錢就不動了。這時,孩子會覺得學校里的學業生活是一種負累。
班主任不要急于讓家長一下子徹底改變獎勵方式。家校交流的時候,要慢慢幫助家長放棄金錢獎勵,讓他們認識到真正的動力應該來自學生的內心及對學業的愛和興趣。同時,班主任還要讓家長了解還有哪些方式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六、全面移交型
“老師,我的孩子就全交給您了。”開學見面時,這類家長常非常熱情、十分真誠,但幾個學期下來你根本見不到他們的蹤影,甚至連電話、微信都不主動聯系班主任。他們或長期在外地工作,或是單親父母,或是生意纏身,無暇照顧孩子。
和這類家長交流的時候,班主任要多布置具體的任務,通過不同的形式把他們帶回到孩子的身邊。例如,參加家長開放日等,為他們教育孩子提出具體的、切合實際的要求。家長用心不用心,全看班主任如何與家長交流了。
七、“碎碎念”型
聽這類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你就會發現在大部分的時間里,孩子都在隨聲附和,家長自己說盡興了就放過孩子。至于說得管用不管用,家長卻從來沒有想過。之所以他們的話在孩子面前不管用,就是因為他們說得太多了,很難理清主要內容。他們的孩子常常在嘮叨聲中被磨成了“鐵耳朵”,特別有忍耐力。
班主任在和這類家長交流的時候,要有時間觀念,首先要告訴對方你一會還有事情,限時聊;然后要問清對方主要想表達的意思,問清他需要你協助的地方,給予簡潔實用的答復就及時結束。
八、粗暴嚴厲型
這類家長在聽了班主任“告狀”后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巴掌打到孩子臉上。班主任本來打算和家長交流孩子的狀況,結果卻變成了勸架會。見面交流沒有起到任何效果。
面對這類家長,班主任不要氣勢洶洶地告黑狀,這會給孩子造成皮肉之苦。表面上看這樣做似乎是出了老師心頭的氣,但試想,明天又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怎么辦呢?還是要慢慢將家長勸回到科學家教的道路上來,讓其逐步改變對孩子的懲戒方式。班主任可以靠家長的威嚴來借威震懾,但是不可以操之過急,否則會適得其反,出現極端事件。
總體而言,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家長,我們都先要尊重他們,再加以引導。班主任要主動,要因時、因事、因人而異,當好家長的參謀,調動家長的積極性,相信一定會實現最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