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明輝 劉佳宇
【摘要】采用醚二胺類陽離子捕收劑XL—1浮選攀枝花密地選鈦廠鈦鐵礦,脫硫后,在捕收劑用量180 g/t和浮選溫度5~10℃時,經一粗四精一掃、中礦順序返回的浮鈦閉路流程,由TiO2品位20.38%的原礦得到TiO2品位47.43%、回收率69.30%的鈦精礦產品,尾礦TiO2品位為8.98%。
【關鍵詞】陽離子捕收劑;鈦鐵礦;浮選
一、浮選捕收劑
上個世紀40年代,人們就開始了鈦鐵礦浮選捕收劑的研究。國外鈦鐵礦浮選多用油酸及其鹽類,國內常用的捕收劑有脂肪酸類,如氧化石蠟皂類、紙漿廢液及塔爾油,羥肟酸及其鹽類,有機膦酸,腫酸和砷酸,以及它們按不同配比的組合藥劑等。早期,鈦鐵礦浮選主要采用成分明確的捕收劑。如氧化石蠟皂、苯乙烯膦酸(SPA)、水楊羥肟酸(SHA)等。在浮鈦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采用氧化石蠟皂作捕收劑,硫酸、草酸作調整劑,必要時加入少量羧甲基纖維素(CMC)浮選攀枝花鈦鐵礦,給礦為細粒強磁精礦,采用一粗一掃五精中礦順序返回閉路流程,鈦精礦品位達47%~48%,作業回收率達60%。以SPA作捕收劑,硫酸作調整劑,采用一粗四精中礦順序返回的閉路流程,由含TiO219.23%的礦石得到TiO2品位48.27%,回收率72.96%的鈦精礦。首次研究了SHA對細粒鈦鐵礦的浮選,在較佳pH條件下,分別用SHA與SPA作捕收劑浮選一20μm的鈦鐵礦和鈦輝石的混合礦。對比結果表明,SHA選擇性好,SPA捕收能力強。用自制的RST作捕收劑,浮選-74μm 84.2%,TiO219.90%的鈦鐵礦。原礦浮硫后用H2SO4作pH調整劑,草酸作抑制劑,經一粗四精閉路流程選別,鈦精礦品位達48.28%,回收率為79.9%。采用自主研發的含羥基和羧基等極性基團的陰離子型捕收劑ROB,在選鈦廠進行了微細粒級浮選工業試驗,獲得TiO248%,作業回收率75%的精礦指標。用三種藥劑合成了捕收劑XT,完成了實驗室試驗和工業試驗。針對微細粒鈦鐵礦浮選,在其之前開發的捕收劑MOS的基礎上開發了捕收劑MOH。原礦品位為TiO29.5%,工業試驗得到TiO247.2%、作業回收率76.53%的鈦精礦;與使用MOS相比,在精礦品位控制在TiO247%時,可提高回收率6.22%,效果較好。
二、試樣性質及試驗方法
(1)試樣性質。試樣取至攀鋼礦業公司選鈦廠粗粒二段高梯度強磁精礦,礦樣運達后經混勻、裝袋備用,作為浮選試驗原礦樣。試樣TiO2品位為20.38%,主要金屬礦物為鈦鐵礦以及少量的鈦磁鐵礦、赤鐵礦、磁黃鐵礦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硅酸鹽礦物,其中鈣鎂含量較高。經水析,試樣粒度為0.074mm粒級占38%。
(2)試驗方法。實驗室浮選試驗在容積為1.0 L或1.5 L的單槽浮選機中進行,試驗所用捕收劑為醚二胺類陽離子捕收劑XL—1,浮選用水為實驗室普通自來水。浮選槽內溫度為實驗室冬季室溫,約5~10℃(溫度條件試驗除外)。由于試樣含硫較高,為保證鈦精礦質量,在浮鈦之前都要預先浮硫(下同)。浮硫工藝藥劑制度為:丁黃藥80g/t,2#油20g/t。脫硫浮選時間為5 min,浮鈦時間為3 min。按所需流程浮選完成后,將產品過濾、烘干、稱重、化驗、計算。
三、結果與討論
(1)磨礦粒度試驗。在前期探索試驗及單礦物試驗基礎上,對不同磨礦粒度的試樣,進行一次浮選粗選試驗。捕收劑XL—1用量為200 g/t,不加抑制劑,用硫酸調pH值為3.0~4.0左右,礦漿濃度約為30%。結果表明,在磨礦粒度為-0.074mm粒級占38%時,浮選指標相對較好。說明此陽離子捕收劑較適用于粗粒鈦鐵礦浮選。對細粒級鈦鐵礦浮選選擇性變差,可能是因為:細粒級鈦鐵礦中礦泥含量增多,浮選時礦泥容易罩蓋在目的礦物表面影響浮選;再者,礦泥含量增多顯著增加藥劑消耗,使與鈦鐵礦作用的捕收劑減少,而且大量礦泥還使陽離子捕收劑泡沫粘度增加,不易消泡,從而增加了下一階段的浮選難度。因此,后續采用磨礦粒度為-0.074 mm粒級占38%進行試驗。
(2)捕收劑用量試驗。控制pH=3.0~4.0左右,不加抑制劑,在磨礦粒度為-0.074 mm粒級占38%條件下,進行了捕收劑XL—1用量試驗,XL—1用量為180g/t時,回收率為85%左右,選礦效率相對較高。
(3)草酸用量試驗。控制pH=3.0~4.0左右,在磨礦粒度為-0.074mm粒級占38%,XL—1用量為180 g/t條件下,進行了草酸用量試驗草酸用量在1.2~1.5 kg/t時,精礦品位較不加草酸之前有所提升,浮選回收率90%左右,選礦效率60%左右,浮選指標較好。
(4)pH值條件試驗。在磨礦粒度為-0.074 mm粒級占38%,XL—1用量為180 g/t,草酸用量為1.5 kg/t條件下,用硫酸或氫氧化鈉調整pH值,進行礦漿pH值條件試驗,pH值在3.0~4.0時,浮選精礦品位、回收率指標都相對較好。
通過認識近年鈦鐵礦選礦生產實踐情況及浮選研究進展,有助于掌握當前鈦鐵礦選礦廠的生產規模和技術現狀,為今后的浮選研究和工程應用指明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