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晴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今社會日益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近些年來,多媒體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主的信息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并且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兩者之間的整合值得我們思考,針對這一問題展開簡單的闡述。
[關 鍵 詞] 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術;整合;作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203-01
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時性、針對性以及高效性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因素,教師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教育和指導時,要有合適的方法與手段,確保其高效率、高效益,現代信息技術剛好能夠解決這一問題,信息技術方便快捷,應用在心理健康上的獨特優勢非常大。
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
(一)針對性原則
任何事情都要有其存在的原則,何況是兩種不同事物的整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針對每一個學生開展的,我們在教育中最重視的就是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所以,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后的首要原則就是針對性。對學生的個性特點要有針對性,另外對學生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要有針對性,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
(二)實時性原則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實時性,特別是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整合后,這一點原則必須得到進一步發展。信息技術本身就是注重實時性的,方便人們能第一時間了解外界新聞,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保證實時,要第一時間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并給予指導和幫助。
(三)規范性原則
信息技術雖然能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帶來很多新資源、新手段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網絡上的信息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有促使人上進的也有誘導人墮落的,所以,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注重這些信息的規范性,對有害信息進行過濾,只留下正能量的信心,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心態。
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策略
(一)教學內容上進行整合
信息技術對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內容的豐富性有了顯著的提高。教師能夠在信息技術下了解到更多的積極素材,整理這些素材成為嶄新的教育資源,對于學生來說不但更有說服力,而且避免了傳統教學中一個例子反復強調的情況,學生學到了新的心理健康知識,自然就會有更好的發展。
(二)教學方式上進行整合
通過信息技術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教師在課堂上的教育方式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不再只依賴于教材進行教學,而是通過網絡的力量為學生帶來更加豐富、更加直觀的學習體驗。針對課堂內容,教師可運用信息技術做成視頻、PPT或者其他展示課堂內容的方式,學生能夠通過信息技術發現更精彩的知識,另外,通過信息技術,有效地避免了課堂上師生互動率不高的問題,實現了師生平等,在課堂上學生的位置更加突出的目標,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方式上重大改變,使學生對心理健康學習充滿興趣與期待。
(三)學習環境上進行整合
采用信息技術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結合,學生的學習環境產生了一些變化,除了傳統的學科教學資源,還增加了信息技術資源,但是信息資源中的有害信息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這些有害信息不但嚴重影響教學質量,而且損害學生的健康發展,需要教師在信息技術應用時,對教學信息進行仔細選擇,必須使有害信息消失匿跡,另外還要培養學生自身的鑒別能力以及抗誘惑能力,保障整合環境的健康發展,確保信息技術與心理健康教育發揮最大價值。
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作用
(一)提升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
當前很多學校依然著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重視的現象,因此,學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與考試成績無關,所以沒興趣學習心理健康。通過信息教育,我們在課堂上采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更加精彩的內容,豐富的教學方式,有趣的學習體驗,學生對心理健康的學習認識就會有所轉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了興趣,自然會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有了積極的心態。
(二)營造健康的教育氛圍
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大,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大,沒有足夠的抗壓能力很容易有消極的心理,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學生能夠認識到積極心態對人的重要性,建立一個健康的心理,對教育氛圍保持健康的狀態有重要的作用。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值得教育行業重視并采取相關措施進行推廣的教育,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通過網絡看到了很多由于心理消極而釀成悲劇的例子,那么就要敲響教育的警鐘,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更多關注。
參考文獻:
[1]陳惠.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思考[J].成才,2017(8):29-30.
[2]褚學萍.為我們的孩子構筑一道心靈的“防火墻”:也談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小學教學研究,2017(11):89-90.
[3]冉中元.中學信息技術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J].快樂閱讀,201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