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梁 曹根鳳
教學督導的目的是推動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升,首先要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經過教師的發展和進步,再實現教學督導的目的。所以,怎樣建立起科學有效的教學督導機制,推動教師專業進步,是高校加強效率管理的核心問題。筆者嘗試通過分析“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培養復合型人才教學過程中,如何分專業進行教學督導做進一步的探討。為提高教學督導隊伍的綜合素質,保證教學督導工作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提供理論依據。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中國經濟發展到當前階段的一個必然選擇,中國如果想邁入中高端,升級轉型,務必要使萬千中國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充分發揮中國人的聰明才智,“雙創”的作用正在于此。
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一直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方向,使學生在已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和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與實踐相結合,重點傾向掌握本專業實際工作能力和實際工作技能。應用型是指實際工作技能純熟,高級指的是基礎知識扎實。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與一般中等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也不同,它是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結合。因此高職教育不僅是要符合普通高等教育的標準,還要在專業與課程的設置上,師資隊伍和督導團隊的建設上,教學環節和實踐內容上都要滿足職業教育的需求,發揮出自己的特色。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教學督導在促進高校三風建設、確保教學質量、推動高校師資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很大作用,是目前高校教學質量評價和監控的方式之一。在大眾化教育背景下,大學相關專業課程的教與學產生了尖銳矛盾,已有很多高校提出依據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的理論基礎,實施專業分層次教學。
一、督導團隊建設的研究和現狀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設有督導機構。但是其中大部分督導力量都相對薄弱。督導人員一定要具備很強的專業水準,才能符合督導工作對導向性、專業性和評價性的要求。督導人員大部分都是自學,很少有培訓活動,因此對教育法規政策等方面的了解還不夠深刻,工作能力有效,工作效率也不夠高,在管理和教學方面都不能給與一定幫助和知道,督導團隊的整體專業程度還有待提高。
因為高校教學督導制度建立時間還很短,缺少一定經驗,所以實際工作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目前,較為突出的矛盾呈現在學科專業無法匹配。由于督導人員數量不夠,高校專業開設的細化,加之督導員的教學、行政任務繁重,故督導只將工作重點放在常規聽課上,無暇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學科專業建設中,對年輕老師的指導和建議也多是停留在教學環節設計、教學儀態的展現以及教案的分析解讀上。客觀上造成了專業不對口,指導效率低,也因為自身工作的因素,針對性的督導工作很難展開。雖然有些教師是從一線退下來的,但是不可能對每個科目都能進行有效的指導,這樣也會致使教學督導的效率降低。
二、督導團隊的不足和建議
教學督導工作是一項有特定目的的系統工程,要有效地開展教學督導,需要從新教師崗前培訓入手貫穿整個在校執教期間。受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綜觀各高職院校近年來的教學督導情況,目前,高校教學督導的指導對象還只是針對剛剛走上講臺的年輕老師。認為教學督導只是一種形式,但是在長達十幾年甚至數十年的教學工作中,“老”教師更容易被“經驗主義”、“教條主義”束縛。
高校教學督導工作更應該在“督”的過程中開創教學思維,讓課堂氛圍活躍,在提升教師的教學方法的同時將形成新的教學理念。當前多數情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個是在教師常態課堂監控中“格式化”現象重。巡課記錄內容簡單,基本是填寫是否缺勤,有無教師上課,只看到課堂的“量”,沒能發現“課堂準備、教學活動設計、師生互動”等課堂教學“質”的問題,對課堂教學質量提升促進作用不大。二個是教師常態課的聽課密度不大。多數督導人員的聽課記錄都體現在教研課、公開課或指定課上,基本沒有專業教師常態課的聽課記錄,缺乏對專業教師常態課堂的教學指導。致使個別教師每次常規檢查存在相同的問題;教學常規檢查中發展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的整改,弱化了常規檢查的督促整改的作用。
當下,有大部分高校的教學督導制度依然缺少對教師的個人意愿、個人需求和個性的關注,依舊采用著行政主導,古板又片面的評價方式和理念。當前,督導工作主要是聚焦課堂,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通過聽課發現問題。監督的一方往往是一臉嚴肅,而被監督的一方則戰戰兢兢,難以激發教師的創新意識。也正因如此,教學督導工作不應再沿用單純的評估方式,重心應該偏向調動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積極主動性。其次,教師教學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與教學督導工作有著密切關系,如果這些管理制度不夠科學有效,必定會對教學督導工作的展開有影響。(作者單位為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作者簡介:柯梁(1983—),女,農業推廣碩士,高級農藝師,一級職業指導師,高校創業指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大學生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