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晨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制觀念意識在當代社會中的地位愈發重要,依法治國始終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增強法制觀念,首先要從當代大學生做起,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棟梁,承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因此,提高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尤其是憲法意識,是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根本。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憲法意識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一、引言
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憲法更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自國家規定每年12月4日為國家憲法日以來,增強憲法意識已然成為全社會各行各業的重要任務。尤其是當代大學生,更加應該重視憲法意識的培養,只有認真學習憲法知識才能增強法制觀念,讓每個人都能在法律的保護下健康成長,實現建設法治國家的重任。但是,憲法意識在公民心中的地位還不夠明確,本文將以當代大學生為例,探討如何培養憲法意識。
二、激發當代大學生對憲法教育的興趣
大學生之所以要學習憲法知識,是因為他們正處于即將步入社會的重要時期。與學校生活不同,社會的復雜很容易讓人迷失自我,失去人生方向、失去信仰。因此,加強憲法意識的培養,有助于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以后,以最快的速度來適應社會生活,找到人生目標與奮斗方向。學習憲法知識,第一個阻礙就是學生對這方面知識的興趣不大,難以讓學生真正的了解學習憲法的意義所在。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憲法教育,就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選擇符合更適合當代大學生學習方式的手段,讓憲法意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最終為其所接受。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宣傳片或者紀錄片,首先讓學生意識到遵守憲法的重要性,學習一些反面示例,從中產生鮮明的對比,用以加深憲法觀念,讓學生認識到憲法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任何違背憲法的行為都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其次要通過多媒體的手段,比如學生常用的手機微信、QQ等擴大宣傳范圍,而不是將培養憲法意識止步于課堂,這樣大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接受教育,讓憲法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除此之外,各大高校還應該充分利用校園傳媒方式,如廣播、宣傳欄等,向學生傳播憲法觀念,使學生可以在學習憲法的氛圍中得到浸染,將大學生培養成為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三、重視在課堂上對學生憲法意識的培育
憲法知識的學習不能只局限于課余時間,因為這樣的學習方式會過于零散,學生的學習無法形成系統性。建議各大高校要專門開設憲法知識的必修課程,這樣才能對非專業的學生起到約束作用,而專業學生本身就要學到相關知識,所以可以開設一門選修課程,繼而起到輔助專業課程的作用。學生通過選修課和必修課的學習,從中體會到憲法意識的重要性。不僅如此,課堂教學還應當以當代社會的發展現狀為依托,將國際、國內環境當作著手點,以社會熱門為案例,從中體會憲法的意義,使學生認識到憲法知識對個人、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相信他們在今后面臨重大選擇時也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此外,當前高校思想教育主要以《思修與法基》這一教材為主,我們完全可以將憲法知識融入其中,通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從自身角度出發,以此來聯結憲法與成長之間的關系,從而培育現代化具有憲法意識的大學生人才。大學生通過對憲法知識的學習,在面對社會問題時,可以更加嚴謹的進行思考,審時度勢的對社會現象加以分析,密切聯系國家政治生活,進而發揮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四、創新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憲法意識的培養,歸根結底還是要讓學生從內心深入得到認可,意識到憲法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事物,而是與生活、與個人發展密切相關的產物。要讓學生主動去學習,這就需要高校教師重視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實現培養大學生憲法意識的目標。對此,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各個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針對每一個憲法知識的要點進行科學設計,繼而促使所有學生都能掌握每一個憲法知識點。例如,教師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手段讓學生參與到討論中,選取當下社會的一個熱門事例,針對這一事例學生廣泛的發表自己的觀點,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深化憲法知識,教師也能從中觀察學生的掌握程度。顯然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可以帶動學生的共同進步,讓大學生重新認識憲法,重新認識社會。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以上幾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憲法意識,重視憲法意識的培養,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實現國家興旺的必然要求。為了能夠使我國長治久安的目標得以實現,就要從當代大學生做起,培育憲法觀念,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進而為社會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作者單位為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 法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