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知奇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據統計等研究方法,對體育教育學院羽毛球專項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調查學生選專項的動機以及專項學習情況,并對調查結果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結果發現其主要動機是“興趣愛好”“職業規劃”“健身需求”等,將運動動機結合專項學習態度、學習效果進行分析,指出問題及對策,旨在使學生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專項選擇,選擇和學習適合自己的專項,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我校學生的專項技術水平,同時針對專項選擇的新趨勢,為體育教育學院專項選擇制度和專項課程教學提出建議。
關鍵詞:武漢體育學院 動機 羽毛球 專項選擇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a)-0189-02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方案》確定了普通高等院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基本原則,各??稍诖嘶A上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開設課程,為應對21世紀對體育教育人才的要求和市場競爭的挑戰。根據培養目標定位,體育鍛煉與方法方向是分方向選修課程中的重點。專項選擇的動機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進而影響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培養目標的實現。羽毛球課程是學院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在專項選擇過程中,運動動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羽毛球專選生的運動動機進行調查與分析,發現他們的學習動機呈現新的趨勢,意在參考學生意愿從而更具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與訓練,同時針對專項選擇制度的變化,分析了在這一變化下學生學習效果的差異,為新大綱的制定和體育教育學院人才培養方案提出建議。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選學生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瀏覽國家體育總局官方網站、百度搜索和中國知網檢索,查閱國內外有關羽毛球運動參與相關的文件、書籍、期刊、論文等文獻資料,為本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體育統計學有關問卷調查設計的要求,結合運動訓練學與運動生理學中有關運動動機的內容,與本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目的相結合,在通過與乒羽教研室主任樊林華老師溝通、交流的基礎上,分別設計了針對不同年級問卷。
1.2.3 數據統計法
對通過調查、記錄、訪談獲得的有效數據,按照研究目的的進行分類,運用問卷星系統、SPSS軟件和Microsoft Excel 進行統計處理,并對統計結果進行檢驗。
2 分析與討論
2.1 體育教育學院專項選擇制度的調查與分析
2.1.1 師生互選制度
體育教育學院自建校以來,在人才培養上力求培養“一專多能”的全面型人才,歷年來一直是堅持專項、第二專項的專項制度,其余主要運動項目實行全院普修。從2013級新生入學開始,學院取消了二專制度,只保留第一專項,加大普修課程的覆蓋范圍。在專項選擇制度上,以班干部統計新生的專項意愿數據,各專項老師組織面試進行選拔為選擇方案,保證了專項老師的選擇權。
2.1.2 網絡搶課制度
2016級新生入學,專項制度再次發生變動,從原來的學生自主選擇專項上報,各教研室組織選拔擇優錄取的制度(以下簡稱“互選制”)改成學生自主在網上填報專項,學院在教務系統上設置各專項擬接收人數,按照選修課的辦法進行填報,學生以“搶專項”的方式選擇自己的專項(以下簡稱“搶課制”),這種制度保證了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
2.1.3 互選制與搶課制利弊分析
通過采訪師生和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從學生自主性、教師參與性、組織的難度性、可控制性因素、教研室財力的耗費等多個方面分析互選制和搶課制的優劣,
總結得出以下結論:
(1)互選制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專項選擇,學生享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師有絕對的控制性,在組織選拔這個環節上,從場地、人員的安排到測試項目的選定,有一定的組織難度和人力、財力耗費,但是這種制度能將教學活動的雙邊聯系到一起,在互相選擇的基礎上選定專項,因此可以認為這種制度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有利。
(2)搶課制在學院設定教務系統后,主要由學生自主操作,學生享有絕對的自主性,專項老師基本不參與,組織上簡單易操作,只需要學院辦公室提前設定好教務系統上的數據即可,這種方法也幾乎沒有人力、財力的支出,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高效的制度。但這種制度的弊端在于選課時不可控性較強,往往會因為外部原因選不上自己喜歡的專項,同時由于專項教師與學生沒有直接的接觸和交流,相互不了解,初期不利于教師對學生整體的掌控從而根據情況安排教學。
2.2 體育教育學院學生選擇羽毛球專項動機的調查與分析
2.2.1 羽毛球專項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與分析
通過對比兩組數據,2013級和2016級羽毛球專選班學生的運動動機中,興趣愛好都是最主要的動機。其次是對職業前景的考慮,二者的差異點在“他人建議”和“其他”這兩個動機上,2013級“他人建議”的百分比高于2016級,而在“其他”這個選項上2016級的百分比明顯高于2013級。在選擇“其他”選項的同學中,作者隨機抽取了三名學生進行了訪談,其中有兩名學生表示選擇羽毛球專項部分是因為希望學習羽毛球的規則和賽事的組織安排,希望在課余時間通過當裁判和承接賽事鍛煉自己、積累社會經驗;有一名學生表示在羽毛球賽事以及體育明星的影響下,出于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考慮而選擇羽毛球專項。2016級學生與2013級年齡平均差3歲,在我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發展下,三年的時間差足以讓他們在面對選擇時出現差異,這一差異表明2016級學生新的運動動機呈現新的趨勢,2016級學生更少地受他人影響,更多地有著自己的想法,對于專項學習也有著自己的理解(見表1)。
2.2.2 羽毛球專項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
本課題主要研究學生的運動動機及其與學習情況的關系,對于學習情況主要從學習態度及學習效果和教師評價及學生自我評價兩個大方向四個點進行調查。
這一部分是問卷結合訪談的方法,將實名制問卷進行分類、歸納整理,得出以下數據(表2)
在這份數據下,作者與該專項組老師進行了交流,老師表示確實有少部分同學身體素質不太符合羽毛球專項的要求,比如靈敏素質和身體協調性。根據運動訓練學相關知識,速度素質和靈敏素質的發展敏感期是7~13歲,而身體協調性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后天訓練提高的幅度很小,恰好這三種素質是決定羽毛球技能學習和發展的主導因素,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類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在羽毛球技能學習上有一定困難,也很難有較大的進步,可能專項學習對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并不會有多大的幫助。
3 結論
(1)相關部門修訂專項選擇制度。
考慮到新的制度實行之后,對組織教學產生的不利影響已經顯現,在下一級新生入學之前,調整專項選擇制度,不僅僅要追求制度實施的效率,更要注重該制度下各專項學生的質量。
(2)組織新生進行專項選擇指導。
建議學院在新生入學后對學生進行專項選擇指導,可以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加入這一專題,組織專門的座談會,介紹學院各專項的基本特點、要求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邀請各專項老師對學生進行指導、答疑和技能展示。
(3)相關部門建立科學的調劑制度。
在統計數據下進行選拔后,相關部門可以組織各專項老師一起探討,對各專項人數進行配置,不僅要考慮每個專項的發展,也要考慮專項與學生身體素質匹配,依據不同運動項目對運動素質的不同要求,通過選拔測試中的身體素質數據對學生進行調劑。
(4)學生選擇專項時要綜合考慮避免盲從。
由于取消了二專政策,因此建議學生在選擇專項時慎重考慮,不僅僅要考慮自身的興趣愛好,更要將專項學習與未來的發展方向相結合,同時正確認識自身的優勢與不足,綜合各方面考慮,不能盲目選擇。學生只有正確認識自身,理性地進行專項選擇,才能在后續的學習中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體育教育學院學生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2] 何娟.武漢體育學院學生選擇散打專項的動機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04,4(10):45-46.
[3] 譚小翠,李信就,趙曉勤.影響大學生體育選項課因素的調查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7):959-960.
[4] 雷剛.對體育系羽毛球專業學生學習羽毛球動機的調查分析[J].內江科技,2009,30(2):160.
[5] 湯國進.體育院校學生專項選擇動機分析及影響因素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5,31(4):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