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雨晨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在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開展的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旨在通過相關科學的信息和數據的收集檢驗花樣跳繩強心計劃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從而更大意義上地說明花樣跳繩強心計劃能夠促進花樣跳繩在高安路第一小學的開展,為今后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在徐匯區其他中小學提供一個有力的參考。研究結果表明: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非常支持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在高安路第一小學進行開展;學生基本能夠掌握花樣跳繩強心計劃中的動作設置;花樣跳繩強心計劃能夠與學校體育課程有機結合。
關鍵詞:花樣跳繩 強心計劃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a)-0127-05
跳繩是我國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在上海已舉辦29屆市級跳繩比賽。自2007年全國陽光體育運動啟動開始,跳繩比賽被正式納入到上海市學生陽光體育大聯賽,在這10年中,跳繩項目飛速發展,以花樣跳繩命名的比賽和表演開始成為體育運動的潮流。上海市各大中小學開展花樣跳繩運動項目的學校逐漸增多,據統計,上海市目前已有近400所學校開展花樣跳繩項目。在<<國家體質健康標準>>中,1min跳繩一直成為中小學的體質測試項目,學生的體質狀況也是逐年成上升趨勢。但是相對于國外,例如香港、美國等地,全校參與跳繩強心的普及程度相對較低,學生體質情況相對于國外還是較低;并且在上海市中小學“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計劃中,并沒有一個非常完善并具有科學性、能夠實時監測的鍛煉項目,而跳繩強心項目不但具有科學性的鍛煉項目以及運動時間、運動強度等等實時監測,而且能夠減少少兒心臟的發病率,增強心臟功能,更加有效和科學性得改善學生的體質狀況,提高學生運動的趣味性。
“跳繩強心”運動起源于加拿大,他們宣傳“為了你們的心臟來跳繩吧!”的口號,加拿大健康娛樂舞蹈協會把跳繩列為“優秀日常體育項目”,經過精心計劃和組織后作為在校學生貫穿于全年的體育教學項目;2002年9月27日,美國總統布什頒布一項命令:為了減少聯邦政府對心臟疾病治療的巨額投資,美國政府將在全國實施一項“美國公民個人健身計劃” 這項計劃的首先項目就是跳繩;1999年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在中國香港特區政府教育署、衛生署的全力支持下,向全香港中小學推行一套系統的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的有效預防心臟病的計劃名為“跳繩強心計劃”鼓勵青少年做運動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國家體育總局在2016 年3月14日頒布關于開展跳繩強心活動年倡議書,提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跳繩強心活動,并推出《跳繩強心技術標準》,使所有人都可以在安全、健康、有趣的條件下科學跳繩。但是目前在大多數的小學中,只是開設了花樣跳繩興趣班,通過外聘的教練對學生進行花樣跳繩的授課,授課的內容也是由教練自由安排,通常都是以花樣為主。
在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的體鍛課活動中,花樣跳繩強心計劃以《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參照豐富了體鍛課的上課內容以及上課形式,根據問卷調查的情況以及學生進行花樣跳繩強心計劃時的態度和表現,學生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非常感興趣。花樣跳繩強心計劃提高了高安路第一小學體鍛課的鍛煉密度和強度,有效地達到了體鍛課鍛煉效果,并且學生之間可以相互競爭、相互比賽,能夠形成良好的體育校園文化氛圍。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課題以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在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的實證研究作為研究對象、以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三年級100名學生、26名教師以及學校領導作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和收集國內外有關花樣跳繩強心的論文及相關文獻15余篇;同時運用上海體育學院Internet(文獻搜索系統中國知網)等工具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查詢、分析和整理。
1.2.2 問卷調查法
(1)問卷的設計。
通過查閱有關文獻資料以及對文獻的分析,運用社會學研究的問卷設計方法,設計高安路第一小學學生問卷以及26名體育教師和學校領導的訪談提綱。
(2)問卷的效度檢驗。
為了確保問卷設計的有效性,對問卷所設計問題的內容和結構的效度進行了評定,檢驗的標準為“非常有效”、“比較有效”、“一般”、“不太有效”、“無效”,并將設計的問卷呈送給上海體育學院的(副)教授及花樣跳繩運動專家進行效度檢驗,并進行修改和補充。
問卷信度檢驗采用小范圍的“再測法”,在2016年3月20日發放高安路第一小學學生問卷10份,教師問卷3份,與2017年4月15日發放統一問卷給相同的人員,計算出兩次測試的相關系數,測的學生問卷相關系數為r1=0.81,測得教師問卷相關系數為r2=0.83,表明問卷的信度穩定性好,符合統計研究的要求。
1.2.3 訪談法
根據本研究需要,在調查中過程中,制定訪談提綱,對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的學校領導、體育教師進行面談和交流,了解他們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在貴校開展情況的一些看法;同時與部分參與問卷調查的受試者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一些想法并做好相關記錄。
2 結果與分析
2.1 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花樣跳神強心計劃開展現狀調查
2.1.1 高安路第一小學花樣跳繩強心計劃的基本內容
在花樣跳繩強心計劃中設置項目目的不單單只是為了學生達到強心的標準,另一方面,通過對高安路第一小學學生的身心發展要求和現狀的了解,設置相關項目:項目類別如下:一是跳繩馬拉松,將跳繩與馬拉松相結合,旨在突出學生身體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及努力拼搏的體育精神,目前在全國以及國際的跳繩賽事中,例如 2016 年荔波·國際跳繩公開賽、2017 年全國跳繩錦標賽,已經出現了5min、10 min、15min、30min跳繩強心賽項目;二是跳繩達標賽,根據不同年級身體素質要求設定不同跳繩達標數,并且數量要求超過《全國學生健康體質健康》的平均要求.三是花樣挑戰賽,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和接受新事物能力的不同,分別在1~5年級設置由簡到難(一級至五級)的花樣動作體系,旨在鞏固學生花樣跳繩的基本動作,達到學生“人人都能跳花樣”的效果,形成良好的校園跳繩氛圍,引起學生對花樣跳繩的興趣。
花樣跳繩強心計劃是花樣跳繩運動的子項目,旨在建立“科學跳繩”的機制,使學生能夠在安全、健康、有趣的條件下科學跳繩,這也是花樣跳繩強心計劃的一大特點;學生在進行跳繩強心的挑戰中,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相互競爭,相互切磋,相互鼓勵,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學生達到相應的科學化的標準后,能夠在比賽和測試中考取相應的等級制,獲得認證成績,取得證書,能夠培養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和成就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2.1.2 花樣跳繩強心運動繩具器材調查
繩具是跳繩運動中最重要的一個工具,它不但影響繩子的耐用性,同時影響跳繩運動者的運動效果,通過對學校學生所用繩具的調查,更深入地分析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在高安路第一小學開展情況。
根據調查的結果來看,大多數學生只用一種繩具,只有少部分學生用 2 種或 2 種以上繩具。根據圖 1 顯示,用珠節繩的人數占總人數的 83%,用膠繩的人數占總人數的 32%,用棉繩的人數占總人數的 16%,用普通計數繩人數占總人數 25%,用智能計數繩的人數占總人數的 11%,由此可以看出,使用珠節繩的人數最多,使用智能計數繩的人數最少,說明目前珠節繩比較適合進行花樣跳繩的訓練和教學,適合高一小學學生進行使用。但是從另外一方面,普通計數繩和智能計數繩的使用率相對較少,但是總的來說,高一小學所使用的繩具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
2.1.3 學校體育教師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的參與度調查
學校體育教師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的參與度間接影響了花樣跳繩強心計劃的實施效果,通過對學校三年級 8 名教師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的參與度的調查,更加深入地分析花樣跳繩強心計劃開展情況。
高安路第一小學三年級教師 26 位,其中 8 名體育教師全部參與花樣跳繩強心計劃的運動當中,另外,非體育教師中,有 4 位教師已經參與到花樣跳繩強心計劃中,有 6 名教師非常積極地想要參與花樣跳繩強心計劃,有 5 名教師想參與其中,有 2 名教師不太想參與,只要一名教師不想參與到其中,由此可見,學校教師還是非常想要參與到花樣跳繩強心計劃中的,根據調查和訪談,知道不想參與的那位老師年齡已經在 40 歲以上,并且自己在花樣跳繩上沒有基礎,認為難度很大,但是大部分都已經參與到強心計劃中,有一些非常想要參與,積極性很高。他們認為花樣跳繩是一項非常充滿活力的運動項目,并且參與的人數可以非常多,教師非常樂意融入到這個氛圍當中。
2.1.4 學校領導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開展的支持度調查
學校領導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在高安路第一小學開展的支持度間接地反映了該體育項目在貴校開展的普及度以及專業度,如果學校領導越支持開展花樣跳繩強心計劃,那么該計劃在貴校開展的時間越來越長,所獲得的效果就越來越明顯,反之亦然,這直接反映了學校領帶對于該計劃的態度以及重視度。
在高安路第一小學 15 位領導當中,有 8 位領導非常支持開展花樣跳繩強心計劃,有 5 位領導比較支持開展花樣跳繩強心計劃,有 1 位領導不太支持態度,還有一位領導持不支持態度,由此可以看出,學校領導非常支持學校開展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原因可能是由于體育教學的改革,需大力推行陽光體育運動,實行教育部發布的要求:中小學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課程;根據學校硬件設置的現狀,因地制宜地強化學生的課外鍛煉,提高學生的興趣性。
2.1.5 學生對于花樣跳繩強心計劃花樣動作的掌握程度分析
不同階段的學生對花樣跳繩花樣技能掌握程度不一樣,本此調查根據分別設置了 1~5 級花樣跳繩強心計劃技能水平表,通過對高安路小學學生掌握的情況進行分析。
表3顯示,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根據調查的結果來看,花樣級別越高,學生對其掌握的程度就越低。根據圖表顯示,能夠掌握一級花樣動作的學生占總人數的 95%,其中完全能夠掌握的學生占總人數的 79.33%;能夠掌握二級動作的學生占總人數的 76.66%,其中完全能夠掌握的學生占總人數的 54%;能夠掌握三級動作的學生占總人數的 76%,其中能夠完全能夠掌握的學生占總人數的 52.33%;能夠掌握四級動作的學生占總人數占 29%;能夠掌握五級動作的學生占總人數的 18.33%。由此可以看出,67.11%學生能夠非常熟練的完成 1~3 級的花樣動作,并且具有一定的美觀性,比較符合三年級的花樣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對動作的理解、認知程度,所以,花樣跳繩強心計劃中的花樣技能水平設置比較符合高安路第一小學學生。
2.1.6 學生對于花樣跳繩強心計劃的興趣調查
興趣是學生參與一項體育運動的直接動機: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作為參與花樣跳繩的主體,直接影響花樣跳繩強心計劃開展的效果。根據高安路第一小學學生對于花樣跳繩強心計劃的興趣度調查,來研究花樣跳神強心計劃在高安路第一小學開展的情況。
表4顯示:被調查者基本情況:根據圖表顯示,55%的學生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非常感興趣,其中女生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喜愛程度占女生總人數的 70.21%,27%的學生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感興趣,13%的學生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有一點感興趣,只有 5%的學生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不感興趣,說明高安路第一小學的學生對花樣跳繩強心計劃非常感興趣,其中女生所占比例較重,原因是高安路第一小學適合體育鍛煉的活動場地較小,無法進行大規模的體育鍛煉,而花樣跳繩強心計劃活動不受場地限制,因地制宜的利用現有的場地進行體育鍛煉活動并且花樣跳繩花樣動作具有一定的美觀性和觀賞性,對于女生來說較喜歡。
2.1.7 影響高安路第一小學開展花樣跳繩強心計劃限制性因素調查分析
學校是一個大的有機整體,在開展花樣跳繩強心計劃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會受到這種因素的影響。本次研究通過對學校體育教師和花樣跳繩教練展開調查,影響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在高安路第一小學開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缺少政府的扶持、缺少場地、缺少師資力量等等。
任何一個因素都會影響著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在高安路第一小學的開展。
表 5 顯示:根據調查的結果來看,有 88.46%的教師認為缺少師資力量是目前限制花樣跳神強心計劃在高安路第一小學開展的主要因素,有 84.6%的教師認為是缺少,有 76.92%的教師認為是缺少政府的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缺少師資力量、缺少政府的支持以及缺少場地是限制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在高安路小學開展的主要因素。根據對目前花樣跳繩教練員以及專家的訪談中已知:至 2017 年,已在上海 10 余個區開展了花樣跳繩教師培訓班,分別進行了花樣跳繩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授課,參與的教師基本也能夠掌握授課內容,但是高安路第一小學的體育教師并沒有參加花樣跳繩教師培訓班,導致體育教師對花樣跳繩的基本技能和知識并不能有跟深入的了解和學習,從而無法對學生進行花樣跳繩強心計劃中技能水平的教學。
2.2 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花樣跳繩強心計劃開展存在的問題
2.2.1 缺少花樣跳繩師資力量
高安路第一小學體育教師缺乏花樣跳繩專業知識以及基礎動作的掌握,無法對學生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僅僅一小部分人知道花樣跳繩有哪些種類,尤其在花樣動作編排上,更是沒有思路和框架。花樣跳繩是目前一項新興體育項目,教師對于這個項目還缺乏一些專業的培訓和指導,尤其是一些獨特的花樣跳繩教學方法。
2.2.2 缺少固定的花式跳繩教練員
高安路第一小學地處中心地帶,場地小,學生人數較多,體育教師人數少,加上體育教師目前缺乏對花樣跳繩技能和知識的掌握,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根據調查,來自上海體育學院的某專業已經開設花樣跳繩課程,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教學能力以及教學技能,在閑暇時間學生以兼職的形式對外教學,但是在時間上兩方不能完全相吻合,導致安排在高安路第一小學的教練員不穩定,從而會產生對教學效率上的阻礙作用。
2.2.3 無法實時記錄學生的運動數據
高安路第一小學在實施花樣跳繩強心計劃中,分別設有跳繩馬拉松和跳挑戰賽,但是目前在訓練中無法記錄到每個學生在跳繩時身體的運動狀況以及跳繩的成績。通過網絡的搜索和相關的調查,目前在校出現運動猝死事件已經有不少起,在運動中,學校無法檢測出學生的身體狀況,所以缺少相關的設備,尤其在繩具上,在體育教師有限的人數下,無法立即測出學生的運動成績。
2.2.4 全校花樣跳繩強心計劃普及速度慢
根據對高安路第一小學的調查,學校場地較小,只能容納 150 左右的學生(1/2 三年級學生人數)進行跳繩強心鍛煉,無法對其他年級供應場地進行跳繩強心鍛煉;并且一次體鍛課的時間只有35min,學生真正完成花樣跳繩強心計劃的時間并不多,從而降低了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在高安路第一小學的普及程度。
2.3 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在高安路第一小學開展的未來趨勢分析
2.3.1 花樣跳繩強心計劃與學校體育課程有機結合
隨著跳繩運動 10 年的發展,中國跳繩的理論化水平和技術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學術研究者發表不同的有關花樣跳繩的研究和論文,有一小部分中小學出版了適合自己學校學生發展的教材書,這是跳繩的一大進步。根據訪談,高安路第一小學非常希望將花樣跳繩強心計劃與體育課進行有機融合,通過興趣化的教學方式以及體育鍛煉,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并且通過花樣跳繩教材教案,進行系統性、循序漸進性和有效性地花樣跳繩強心鍛煉。花樣跳繩強心計劃與體育課程的有機結合不但豐富了學校體育的多樣化和興趣化,使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更加能夠達到全校普及的作用。
2.3.2 通過花樣跳繩強心計劃,達到“以繩育人”的理念
花樣跳繩作為一項全新的體育運動,技術教學是關鍵、師資隊伍是保障、激發興趣是動力、普及推廣是目標,文化引領是內涵。通過花樣跳繩強心計劃,增強學校發展的精神動力,從而實現特色引領,品牌發展的目的。通過跳繩體現的吃苦耐勞、團結協作、不怕失敗、不斷創新,拼搏進取的精神,來達到以繩育人的效果:以繩健體、以繩益智、以繩德育、以繩娛樂、以繩怡心。
3 建議
(1)加大高安路第一小學花樣跳繩的師資力量。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育的一線工作者,一方面應努力提高在體育領域的專業性,另一方面加大對花樣跳繩強心領域的研究,積極地參與花樣跳繩師資培訓班;探索發現花樣跳繩強心的鍛煉方法、教學教案和未來發展方向,能夠獨立完成花樣跳繩的教學任務,承擔體育教師與花樣跳繩教練的雙重角色。
(2)提高高安路第一小學花樣跳繩強心計劃的數據管理。根據國務院印發的《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督導評估辦法》的要求:建立健全的學校體質健康檔案,花樣跳繩強心計劃應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研發和利用現代體育科技產品,實時評估和監測學生在體育鍛煉時身體情況和運動數據,并以此提出相應的對策,降低校園體育猝死事件的概率。
(3)定期組織花樣跳繩強心的競賽活動或是課余訓練。學生掌握一定的花樣跳繩技能后,通過校內的小型比賽或是由學校組織的比賽進行相互的交流和競爭,引起校園內的一股跳繩熱潮,使學生能夠擁有展現自己的一個舞臺,能夠極大的引起學生對跳繩的興趣,另外提倡學生走出去,積極參與陽光體育運動中的跳踢比賽,與其他學校學生共同交流和比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適應能力以及努力拼搏、積極進取的體育精神。
(4)將花樣跳繩強心計劃與體育課相結合。增強體育課程的興趣化和多樣化、完善花樣跳繩的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建立花樣跳繩教學教案、課程評價與考核標準以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通過這些,逐漸發現和挖掘學生的體育運動潛力和體育意識,進一步建立小學的專業運動隊,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榮譽感。
參考文獻
[1] 梁超.花樣跳繩在上海市部分中小學推廣的現狀及可行性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
[2] 文韜.湖北省高等院校推廣觸式橄欖球項目的可行性與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5.
[3] 宗延偉.民間傳統體育在中小學開展現狀研究——以花樣跳繩為例[J]. 武術研究, 2013(1):88-89.
[4] 張永茂.跳繩運動對青少年心肺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 成都體育學院,2014.
[5] 王然科,張吾龍.美國跳繩運動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 2014(6).
[6] 王立新.以跳繩為主的有氧運動處方對場地稀缺學校學生體質的干預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7] 張碩.首都體育學院舞蹈啦啦操運動項目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 2014.
[8] 跳繩強心.http://www.jumprope.org.hk.
[9] 胡吳進,陽小明. 體育運動干預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實證研究[J].科技資訊, 2014(31):202-203.
[10] 吳祥安.合肥市小學乒乓球運動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2.
[11] 潘利利.從健身角度審視高校體育課程開發和利用花樣跳繩項目的價值研究[J]. 陜西教育:高教, 2014(9):60.
[12]李盼,肖偉.花樣跳繩培訓課程在上海青少年學生中推廣的可行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0):104-105.
[13] 江波.國外跳繩運動發展動態[J].軍事體育學報,2005, 24(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