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浩南
[摘 要] 從車身維修技術行業對人才崗位的需求以及學校教學情況的現狀出發,探索信息化教學資源庫的開發方法與過程。以汽車車身噴涂修復工藝課程的教學資源庫建設為例,從建設的需求與目的、建設的方法與主要內容、建設后投入使用的效果進行論述。有助于車身維修技術專業教師對教學資源庫的利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 鍵 詞] 課程;平臺;資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068-01
汽車車身噴涂修復工藝課程是我校車汽車車身維修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也是其他高職院校開設汽車車身維修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隨著現代高校信息化手段教學不斷推進,我省的高職信息化教學發展也異常迅猛,這對現代的高職教學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在創建全省雙一流高職院校的目標指引下,全力推進信息化教學,并確立了以課程教學信息化為重點,制定了領頭建設和參與建設一批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建設、健全現有課程校級教學資源庫的計劃,通過為核心專業課程建設教學資源庫以帶動專業信息化教學改革,從而主動適應現代高職教育信息化帶來的挑戰。
一、教學平臺的設計
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目的就是將課程的所有知識和內容以數字化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輔以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平臺發布課前任務,學生通過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然后進行課前測試,教師依據后臺反饋的學生測試結果確定學生未掌握的內容,并重新確定教學的難點,在后續課程中講授解答,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利用資源庫的課件、視頻、動畫進行授課,課后教師利用平臺收集學生的課后作業,并利用討論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我校的校級資源庫平臺都是利用卓智網絡公司為我校開發的教學平臺,該平臺包含教學、評價、互動三大功能模塊。
本課程的所有資源都以該平臺為依托,教師上傳資源并進行模塊化設置,方便學生使用,如圖所示。
二、結合信息化教學資源庫的課程改革研究
汽車車身噴涂修復工藝這門課程是一門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內容涉及舊漆膜的打磨、原子灰的施工、中涂底漆的施工、調色處理、面漆的噴涂以及拋光處理,以往的教學都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進行實操,這就產生了很多問題,學生往往不能掌握教學內容,而且操作期間教師也無法一對一的評價,因此很多學生動手能力得不到提高,完成任務的效果也不好,課后也無法得到應有的指導,再加上現在還沒有相關車身噴涂教學的完整資源,這給教師的教學也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因此教師做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教學資源,包含課件、教案、實訓指導等,并完成了車身噴涂修復的整套視頻拍攝,全部都擁有自主版權。
現在的課程大多只采用投影講解的傳統模式,學生難學易忘,因此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而沒有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大的問題。幾乎全部的學生現在都擁有手機和電腦,且喜歡上網,而我們的教學平臺可以利用手機和電腦瀏覽,因此我們通過在線平臺教學,把學生的興趣吸引起來,往常教師示范實操的過程中無法保證每個學生都看清楚,現在可以通過視頻讓學生反復觀察,讓學生在做中學,及時發現和解決自己的操作不足。課后學生可以利用互動模塊和教師進行交流,發表本人對某個知識點的疑問,其他同學也能看見留言,可以相互進行討論,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討論來掌握課堂教學的不足并在下次課的復習環節進行解答。完成課程學習之后,教師會在評價系統中對學生的每項進行打分評價,總結出本門課程的成績。
三、小結
汽車車身噴涂修復工藝這門課程的教學資源庫已經初步完成,并已經推廣到本校車身維修技術2015級專業的學生當中使用,通過采用教學資源庫教學和前兩屆傳統課堂的教學效果對比發現:任務實施合格率、優秀率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極大的增強,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我們在后期的使用中,會不斷總結,對在實踐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完善和更新。
參考文獻:
[1]張芬香.“互聯網+”背景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及其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2017,38(8).
[2]劉莉淋.高職路橋工程類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及應用:以《工程測量》為例[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7(5).
[3]齊海晶,劉翔.“互聯網+”背景下高校信息檢索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研究[J].情報科學,201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