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衛華
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在談到學校體育時,他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誰來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和錘煉意志呢?最重要的載體正是體育教師。
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號)強調,要高度重視青少年體育工作,認真落實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各項措施,不斷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然而,我們應如何認識體育,如何認識體育教育呢?
從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伏爾泰的“生命在于運動”到皮埃爾·德·顧拜旦的“體育就是和平”,無不體現了體育的文化性。體育的文化與整個社會文化發展也基本一致,如,美國籃球更強調身體對抗和個性的張揚,他們的整體文化背景正是崇尚自由和競爭。歐洲籃球強調配合,他們的文化背景中很重要的是傳承與秩序。由此可以看出,社會文化的發展促進體育文化的發展,體育文化的進步能帶動社會文化的進步。
社會文化的傳播,學校教育是最重要的陣地。體育教育是體育文化傳播的主要路徑,體育教師則是體育文化傳播的排頭兵。要實現“體育強則中國強”的目標,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關鍵的問題。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學校教育,強調的是德、智、體全面發展,學校重視體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隨著中考、高考等升學壓力的不斷增大,相對語文、數學、外語等主要學科,體育學科變得可有可無,體育課經常被隨意擠占,甚至很多地區高三取消體育課。社會對體育教育和體育教師也開始存有偏見,將體育教師推到尷尬的角落。“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你的數學是體育教師教的嗎?”等說法傷害了體育教師。體育教師開始茫然不知所措,有的教師轉行了,有的教師下海了,有的教師上課開始應付了事,因為沒人在乎體育課上得好或壞。慢慢地,操場上開始空曠了,學生們開始苦起臉來,像毫無斗志的“小老頭”,“小眼鏡”“小胖墩”隨處可見。
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指導,教育部學生體育協會聯合秘書處主辦,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校園足球》編輯部、北京完美和金運動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拍攝的大型公益活動——《我是體育教師》于2017年9月10日,在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播出后,引起了社會熱議。這個節目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體育教師這個職業,讓體育教師受到應有的社會尊重和認可,讓體育教師重燃工作熱情,實現自身工作無可取代的價值。
《我是體育教師》節目組走進普通體育教師的生活,拍攝了來自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位最普通的體育教師,記錄他們一天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向全國人民展示了一名普通體育教師一天繁忙的工作和生活,感動了很多人,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在之后的網絡投票中,關注度超出主辦方的預期,投票網站因訪問量暴增而堵塞。節目播出后經過專家評審(70%)和網絡投票(30%)推薦表現優秀的16位體育教師進入第2個階段復評。
第2個階段,對所有入選十六強的體育教師在京進行了教學基本功培訓和測評,并帶領他們走進江西將軍縣興國、走進內蒙古巴林右旗牧場學校、走進貴州盤州彝族地區、走進革命圣地延安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支教活動,并與這一地區的學校建立長期聯系,進行不間斷的支持與幫助。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先后播出16集《我是體育教師》支教行動紀錄片再度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最終經過專家評審,推薦來自陜西延安的申澤旭、湖北武漢的邵鵬、山東青島的陳寧、浙江金華的蔣凱、黑龍江哈爾濱的張博和甘肅蘭州的馬曉云6位優秀的體育教師榮獲“我是體育教師獎章”。
2018年11月8日,教育部學生體協年終盛典中對獲獎體育教師進行了頒獎,他們是全國體育教師的縮影和代表,《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也對活動進行了宣傳,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體育教育的關注,體現了社會各方面對體育教師尊重和認可。
體育教師是什么?體育教師是體育文化的傳播者,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運動技能,讓學生們享受運動快樂,發展學生身體,磨煉意志品質和健全學生人格的實踐者。
新的歷史時期,體育教育再度引起國家重視、社會關注、學校支持,這使得體育教師對自己的職業充滿了自豪和驕傲,充分認識了自身工作的價值,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體育教師的職業隊伍中?!段沂求w育教師》大型公益節目的播出,正是向全社會釋放出一個積極的信號,體育教師會逐漸成為受人尊敬、具有高技術含量的職業。體育教育會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體育將成為學校的“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