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發展,讓人們認識到小學數學教育,不應當只是一味地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應追求課堂的教學效率。為促進新課改的發展和實施,需要將枯燥的數學理論知識和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從而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本文聯系生活實際,探討利用生活實際實現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 數學 生活 教學
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文化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運算能力意義重大。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提出和應用,特別是徐州市“學講方式”教學更注重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和合作中共同學習和提升。數學知識大都來自于日常生活,最后又回歸于生活,為改善小學數學課教學效率,需要將數學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打造一個高效的課堂學習氛圍。
一、聯系生活實際,引入新知識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還不太完善,對于事物的理解,也僅僅局限于表面的現象,缺乏抽象的想象能力和空間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需要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性格特點,在講解數學新知識時,需要聯系實際生活,結合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見解和經歷,向他們傳授相關知識。例如:在講解幾何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時,如果僅僅給學生講解這些圖形的定義和特征時,他們就會覺得很虛幻,一時間也想象不出來定義所對應的圖形。而且有時候這些枯燥難懂的定義理論,會增加他們對數學的恐懼和厭煩。這時候,教師就可以用一些小的木棍等,課前制作一些相應的圖形,在課堂上,把它們展示出來,在學生中間傳看,把虛幻的幾何圖像,轉化為可見可摸的“事物”,加深他們對這些圖形的理解,如長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它們組成一個沒有出口、封閉的圖形,而且它的四個角都是90度的,這樣形成的圖形比較穩定等等。老師也可以讓他們發揮想象力,以教室為單位,找出房間里有哪些圖形也是長方形的,從而加深他們的記憶和理解。最后,也可以給他們布置一個任務,即利用工具,自己動手制作這些圖形,并且把它們帶到教室,展示給老師和其他同學,這同時既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結合日常生活,講解新知識
在講解數學知識時,為避免單純講授的教學模式,增強課外知識的講解和引入,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事例為對象,引出講解的話題,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根據這個對象的形狀和特征展開論述,進而引出課堂內容,讓他們把二者聯系起來,找出他們的相似之處,從而加深他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例如: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物體的模型都被制作成三角形,如支撐房屋的三角梁、高壓輸電線的鐵塔、籃球架的支撐架等。它們是根據三角形的穩定性和不易形變的特點,被制作出來的。通過讓學生們尋找具有三角結構的物品和建筑,引出本節課的三角形內容,讓他們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性質、這些性質的意義及在生活中的用途。從而,加深他們對三角形的理解。最后,教師也可以發揮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利用工具制作出一個三角形模型和其他形狀的模型,然后對它們進行拉扯,分析出容易發生形變的那個模型。這樣既培養他們對知識的驗證和探索能力,也有助于深化他們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更加有利于新課改的實施和發展。
三、發現生活素材,鞏固新知識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記憶能力有限,因此為強化他們對知識點的記憶,讓他們牢固掌握所學的課堂知識,可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具體的生活實例,來他們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從而加深他們的記憶,培養他們的數學實踐能力。例如:在對3的倍數復習的過程中,為鞏固課堂知識,加深他們對3的倍數的記憶,可以通過開展一個3的倍數的游戲,游戲規則是同學們坐在座位上,由老師喊開始,根據1到100,是3的倍數的,要喊“過”,如3、6、9等;如果不是的,要把數字說出來,如1、2、4等,速度要稍微快一點,中間有出現錯誤的同學,就要被淘汰或者表演節目等。用這樣的方式,來對3的倍數進行鞏固學習,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調動他們的大腦思維思維能力和機智反應能力。同時,采用玩游戲和表演節目的形式,來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可以有效增強課堂的活躍氣氛,讓他們可以在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下進行數學的學習。
四、置身現實生活,使用新知識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但同時又運用于生活中。因此,為教會學生某種數學知識,除了需要在課堂上重視對知識的講解外,也應該教會他們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例如:小學數學關于測量知識的講解,我們知道可以使用卷尺、三角尺、直尺等,來對一個物體的長度進行丈量,從而了解事物的長度,消除視覺上的誤差。為了讓學生們掌握測量知識、了解米、厘米、毫米的長度和差別,并且學會使用各種測量工具,可以鼓勵他們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如在農村種地時,為合理規劃農田,發揮田地的綜合利用效率,增強它的美觀效果,經常會將農田經過準確測量,劃分為不同的幾個區域。學生們可以利用卷尺,根據農田的規劃情況,進行測量,然后對它們進行標記,最后把一塊農田合理劃分為幾個小塊,進行農作物的種植。這種方法可以讓他們對所學到的測量知識,進行二次回顧,增加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入農田進行測量,他們在玩樂中學習和進步,也增進了他們和大自然的和諧相處。
總之,為改善學生的數學學習現狀,創建一個高效的課堂學習情境,需要在新課改理念的帶領下,注重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的結合,并且重視對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課堂的互動效果和樂學氛圍,從生活中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提升數學課學習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榮.聯系生活實際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赤子(上中旬),2015(10):198-199.
[2]尹靜.聯系生活實際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5(15):198-199.
[3]蘇潔.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J]學周刊,2016(3):173-173.
[4]張淑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基本策略[J]儷人:教師,2016(5):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