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綱綱

“馬克龍,我很簡單地告訴你,誰干涉委內瑞拉,誰注定失敗。”在提到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委國5·20大選所發表的言論時,委總統馬杜羅反指馬克龍為金融寡頭利益集團的一名“殺手”,摧毀了法國人民的社會權利。
5月20日,馬杜羅在提前大半年舉行的總統大選中高票連任,新任期為六年。但與委國內的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相比,馬杜羅的連任在國際上并未得到廣泛承認。相反,許多國家對馬杜羅和他領導的左翼政黨予以譴責。不管是對是錯,國際社會的這種反應,已經給委內瑞拉蒙上了陰影。特朗普還說,美國的新制裁措施將阻止馬杜羅政府借助變現石油等國家資產緩解經濟危機。
在5月20日的大選中,馬杜羅贏得了67.7%的選票,是排在第二位的亨利·法爾孔得票率的3倍多,可以說是以絕對優勢再次當選,盡管這次的民眾投票率(46%)創該國歷史最低紀錄。
馬杜羅的這次成功連任,在許多人看來一點都不意外。早在去年夏天委內瑞拉的地方選舉中,執政黨就在全國23個州中一舉贏得17個州,控制了全國74%的選區,這已經為馬杜羅的成功連任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僅如此,真正有實力的挑戰者(如上屆大選中以微弱劣勢惜敗的卡普里萊斯)都被政府禁止參選或抵制這次大選,剩下的法爾孔出身于馬杜羅所領導的執政黨,但后來脫黨,成為反對黨領袖。執政黨稱法爾孔為叛徒,而法爾孔本身也缺乏有說服力的競選綱領,所以這次僅得了21.2%的選票,之后更改口稱“選舉是非法的”。
大選結果出來后,美國、歐盟(西班牙、德國和英國),以及由阿根廷、巴西、智利等14個美洲國家組成的利馬集團,紛紛表示不予承認,而理由無非是選舉日程安排過于緊促、反對黨參選受阻礙、執政黨用行賄和舞弊手段操縱選舉結果等等。當天晚上阿根廷外長福列表示,所有認同委內瑞拉“民主缺位”的國家更需要堅持立場,以實現“更換馬杜羅政府”的目的。
緊接著,特朗普簽署了對委內瑞拉進行制裁的行政令,根本不考慮對委大選的這些指控是否有確鑿的證據。歐盟外長理事會5月28日呼吁委內瑞拉按照“國際標準”重新選舉總統,同時威脅“迅速”對委施加更多制裁。一些拉美國家也紛紛宣布,將降低與委國的外交關系等級……
歐美和一些拉美國家希望逼迫馬杜羅下臺,就有點太小瞧馬杜羅了。從一個小小的公交車司機開始,做到查韋斯的外長和副總統,在查韋斯彌留之際更被欽點為接班人,馬杜羅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在查韋斯去世后,馬杜羅不僅沒有縮手縮腳,反而很好地利用了查韋斯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第二個月就當選總統。即使現在內焦外困,馬杜羅還有這樣的支持率,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政治手腕。
對于委內瑞拉下層人民而言,他們十分反感外國勢力的干預,更傾向于委內瑞拉的問題要由本國人民來解決。現今的委內瑞拉政壇,沒有幾個政治家能夠力挽狂瀾,扭轉委經濟的頹勢。這也是馬杜羅能夠連任的一個重要原因。
委國通脹率飆升,2018年4月的通脹年率同比達到了13779%。由于食品、醫療、教育、公共交通等服務極度短缺,每天有幾千人逃離本國,更多人每天往返鄰國購買生活必需品。
所以,任何寄希望于通過制裁和外交施壓來逼迫馬杜羅下臺的人,都低估了馬杜羅的實力和他在委國內的支持率,因而注定是要落空的。拉美國家中,古巴、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政府承認委大選結果,已向馬杜羅發去祝賀。
雖說馬杜羅下臺的可能性不大,但他面前的任務卻十分艱巨。迫在眉睫的是,怎么讓委國走出持續5年的經濟頹勢。
近兩年來,委國通脹率飆升,2018年4月的通脹年率同比達到了13779%。由于食品、醫療、教育、公共交通等服務極度短缺,每天有幾千人逃離本國,更多人每天往返鄰國購買生活必需品。許多觀察家認為,委經濟已瀕臨崩潰,幾乎就差那最后一根稻草。
馬杜羅堅持優先還債,以免重大違約導致油氣資產被外國沒收,但他也明白不改革不行。選舉結果公布后,他在觀花宮附近向歡呼的群眾承諾,將進行全國對話與和解,改變發展模式,以振興經濟。
這么做,其實伴隨很大風險。馬杜羅本身因為沿襲查韋斯時代的政策,以查韋斯的接班人自居,天然地繼承了廣大查韋斯粉絲的支持;一旦改弦易轍,這份天然的支持率就會失去。所以,馬杜羅公布的新任期六大執政綱領中,只有兩條談改革,另兩條談反腐和擴大社會保障,其余兩條則宣布反帝和堅持既有發展道路。
從外交層面看,馬杜羅的政策選擇還受美、俄兩個大國的影響。
對美國而言,委內瑞拉就在自己的后院;越過古巴和多米尼加共和國,委內瑞拉幾乎和佛羅里達隔海相望。地理上的格局,使得美國不得不提高警惕,以防委內瑞拉對美國的安全構成任何威脅。所以,近兩年馬杜羅政府與俄羅斯走得很近,必然會引起美國的反彈。
去年下半年,由于委內瑞拉“踢開議會鬧革命”的制憲會議選舉觸動了華府的神經,美國對委實施了一系列經濟制裁,包括凍結委政府資產、限制美國實體購買委新發債券,禁止委國家石油公司(PDVSA)旗下在美國的雪鐵戈石油公司把收益匯回國內等。而特朗普的最新行政令,禁止美國公民和在美常住居民購買任何關聯委國有企業的債券。
從委內瑞拉自身來講,它對美國也有嚴重的依賴。委內瑞拉是個產油大國,而美國一直是委原油的主要出口對象。雖說近年來隨著美國國內頁巖油的蓬勃興起,美國的原油進口有所下降,但每天仍有60萬桶委內瑞拉原油銷往美國市場。沒有了美國這個市場,委內瑞拉就會喪失其主要的財政收入。
在這種有求于人的情況下,委內瑞拉或多或少也會考慮美國的利益。譬如,剛剛和美國互相驅逐對方外交官之后,委當局卻釋放了一對被控從事間諜活動的美國夫婦,馬杜羅本人甚至會晤了來訪的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主席鮑勃·科克。
冷戰時期,委內瑞拉曾與蘇聯保持密切聯系。蘇聯解體后,俄委關系一度冷淡。2000年普京上臺后,在經貿、武器出口、安全服務等方面加強了與委內瑞拉的交往,兩國關系迅速升溫。十月革命100周年時,委內瑞拉為此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這在拉丁美洲是唯一一家。
普京尋求提升與委國的戰略關系,主要是從戰略上平衡美國在全球封堵俄的行動。由于克里米亞、敘利亞等問題,歐美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北約武裝力量已經壓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在歐洲可施展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委內瑞拉成為俄羅斯平衡美國全球勢力的理想伙伴。
之前在委內瑞拉幾次發生債務危機時,俄羅斯都曾出手相助。2016年,俄羅斯取代中國成為委內瑞拉最大的債權國,截至2017年,共向委內瑞拉貸款約600億美元。為了從俄羅斯石油公司獲得貸款,委國家石油公司在2016年12月將旗下雪鐵戈石油公司49.9%的股份作為擔保。如果委國家石油公司未能按時償還貸款,那么雪鐵戈石油公司將被俄油公司掌控。
雪鐵戈石油公司經手大部分委對美出口的石油,在美國擁有3座煉廠、48座油庫、9條輸油管道與13800個加油站。華盛頓擔憂俄油公司掌控美國一家重要的能源供應商,因此不希望將該供應商的母公司—委國家石油公司逼破產,所以暫時沒有禁止美國公司從委國直接或間接進口石油。
委內瑞拉現在的經濟困境,某種程度上是油價造成的。
委內瑞拉擁有世界數一數二的石油儲量,其原油產量一直穩居世界前十名。2010年新石油儲量的發現,使其超過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而其非傳統石油儲量,像不易開采的重油、油砂田砂油、頁巖油等,幾乎相當于全球傳統石油儲量的總和!已有58年歷史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就是在時任委石油部長阿方索的提議下成立的。
剛剛和美國互相驅逐對方外交官之后,委當局卻釋放了一對被控從事間諜活動的美國夫婦,馬杜羅本人甚至會晤了來訪的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主席鮑勃·科克。
石油產業貢獻了委內瑞拉1/3的國民生產總值,大約80%的出口收入以及大部分的財政收入。但是,國民經濟對石油產業的嚴重依賴,使得委內瑞拉其他產業,像農業、畜牧業、輕工業等受到了冷落,發展嚴重滯后。一旦石油出了問題,整個經濟就被置于刀刃上。
從2014年中期開始,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2015年7月更是跌破每桶50美元的心理大關。在2016年1月,國際油價一度跌到每桶30.12美元的歷史低位!國際油價的下跌,成為引發委內瑞拉經濟危機的導火索。
在許多分析師眼里,解決委內瑞拉的經濟問題,一個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抬高油價。油價上來了,政府的收入就多了,于是就有錢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同時也會帶動私人投資。于是,經濟困境自然而然就紓解了。但問題是,怎么才能抬高油價呢?
以沙特為首的OPEC,幾次限產,但收效不大。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頁巖油的興起,導致美國這個曾經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對原油進口的依賴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全球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導致對原油的需求乏力。
但是,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國際油價出現了復蘇的跡象。國際社會對“伊斯蘭國”的武裝打擊,敘以沖突,土耳其政府越境打擊庫爾德武裝,等等,是支持這輪油價復蘇的主要因素。
目前,國際布倫特原油價格直逼每桶80美元。這在2017年年底的基礎上,上漲了70%。但對于委內瑞拉來說,這個漲幅還遠遠不夠。一些能源分析師指出,如果委內瑞拉政府想要收支平衡,油價需要達到每桶200美元!
每桶200美元的油價是否可能,暫時不論。馬杜羅政府現在關心的是,油價是否還有繼續上漲的空間。一些分析師認為,中東地區沖突對油價的沖擊,已經被充分吸收了,油價再難有繼續上漲的空間。但值得觀察的是,巴以、敘以沖突會否繼續?美、俄在敘利亞會否擦槍走火?美國退出伊核協定后,對伊朗的制裁會否加劇?
還有消息稱,考慮到伊朗和委內瑞拉在美國制裁下的供應風險,以及油價過高令競爭對手坐享其成,俄羅斯和OPEC正討論增產100萬桶/日,而這會抑制油價的過快上漲。
目前看來,中東地區的沖突,短期內還沒有緩和的跡象,這將對全球原油供給持續產生打壓的作用。從理論上講,國際油價還是有持續上漲的可能的。而這,也正是馬杜羅所領導的委內瑞拉政府所企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