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興鳳
【摘要】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新思想、新觀念不斷產生,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新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用合理科學的辦法加以解決。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 思想道德 現狀 對策
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從人的成長發展過程來說,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還不成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的發展、完善階段。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現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一項極為緊迫的任務。
一、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總體特征
1、具有明確而堅定的政治立場
大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高度認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賴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充滿信心。
2、關注時政,具有較強的政治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眾多大學生視野開闊,關心國家和社會,關心時事政治,關注世界發展趨勢,特別是關注、思考社會熱點問題。在事關國家榮譽、國家主權、祖國統一等問題上,都有高度的政治熱情。大學生對國內外事務的高度關注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有較強的政治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
3、關注自身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的自我成才意識不斷增強,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社會上施展才華,實現個人價值。而且知識面廣,興趣愛好廣泛,大多數人不僅僅對自己的專業課感興趣,英語、網絡、歌曲、舞蹈等都是他們喜愛的。
4、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
新時期尤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當前就業難的嚴峻形勢,使大學生深刻地意識到提高自身素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強化了大學生的競爭意識。
二、大學生思想道德存在問題
1、功利性強、集體意識淡薄
如今的大學校園也同樣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學生崇尚金錢主義、利益至上,只考慮自己的利益,集體觀念缺乏,用他人對自己有無利益去取舍與他人關系。這種不良的思想觀念一旦形成潮流,將導致人與人之間關系淡漠,一切以金錢、利益為出發點,社會道德淪喪,人性缺失。危害的不僅是其個人,還必將危害整個社會和國家。因此,當代大學生的奉獻精神和集體意識有待加強。
2、以自我為中心、抗挫折能力弱
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成長于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生活日益提高的新時期,家庭條件相對優越,因此也造成了他們多數個性要強,只顧自己的感受,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寬容之心,更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與他人相處,團結協作能力差,應對挫折能力差。
3、自律意識不強、虛榮心嚴重
少數大學生缺乏自律意識,沒有紀律觀念,如有些學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上課時間隨便進出教室,甚至逃課;有些學生不顧自身家庭經濟條件盲目和周圍同學攀比吃喝穿用,以致額外增加家長經濟負擔等。
4、脫離現實生活,過分依賴網絡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電腦對學生來說已不再是奢侈品,而虛擬的網絡世界可以滿足這代學生的各種設想,因此大學生網絡成癮現象格外嚴重。他們將網絡作為與外界溝通和交流的重要途徑,有些學生甚至到離開了網絡就沒法生活的地步。據調查統計,網絡是大學生獲取社會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
三、解決辦法
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國家、高校和家庭全社會的責任和目標。當代大學生成長過程中自身存在的問題,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僅是高校的任務,也是國家和家庭的應盡的職責和義務。要培養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高素質的大學生,必須從如下方面加以解決。
1、國家方面
國家要大力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大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首先,要明確我們黨的遠大理想和長遠目標,堅持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學生的頭腦,增強大學生對我黨和國家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其次,大學生正處于人生關鍵時期,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將指導其人生的方向和目標,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保障和基礎;最后,應該對大學生進行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教育,使大學生在學習祖國老一輩英雄人物事跡和領略祖國傳統文化的同時,擁有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大學生自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國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樹立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青春力量的遠大志向。
2、家庭方面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發展最重要的基地,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父母不僅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更要讓學生從小就培養正確的是非觀念、正確的為人處事方法和良好的道德標準。作為家長首先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模范作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從多方面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特別是道德觀念,而不能過分溺愛學生,對任何事情都毫無原則地縱容他們。
3、學校方面
學校應切實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每一個時代都有其主導的價值觀,我們要努力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符合青年人成才需要以及青年人心理能夠承受的價值觀。第一,要進一步挖掘、整理、闡釋馬克思主義經典價值理論,緊密結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和高校學生思想實際,創造性地發展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第二,要按照“三個代表”要求,與時俱進,在教育實踐中發展這些理論,并用發展了的價值理論指導我們的教育實踐。第三,要批判地吸收和借鑒西方價值觀,以海納百川的胸懷,總結人類文明發展中的經驗教訓。第四,要及時總結人民群眾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鮮活的價值觀,精心加以培育,使之成為新價值觀的生長點。
參考文獻:
[1]高志勇,鮑志芳.2008級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分析——以南開大學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