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海娥 王永虎
【摘 要】為適應現代化高校實驗室的建設需求,滿足數字媒體課程的教學特點和培養方案,在現有的實驗室條件下,筆者對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和具體的實踐方法進行了探究。數字媒體藝術實驗室建設應注重可持續發展能力,從思想轉型入手,深入研究軟硬件設施、師資隊伍等可持續發展問題。軟硬件設施方面應注重設施的可延續性與科學性,并聯系實驗室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目標進行具體的規劃。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上,應積極“外引”“內化”教育資源,加強教育資源的外部交流和內部分享、提升。最后樹立創新為核心的發展理念,為高校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實驗室;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2-0152-02
一、引言
高校的建設已步入現代化階段,辦學方式和理念變得更加先進和多元化,而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依舊是一個高校建設水準的標桿,如何在前進的潮流中找到發展方向是如今高校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
實驗室作為人才培養的實踐基地,對于多維度培養適應新時代的創新型人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實驗室教學與課堂教學雙管齊下,構成了“學以致用、用以助學”的教學體系。其中,實驗室的建設規模和管理能力更是評判一個高校辦學能力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但是我們不能將實驗室的發展問題局限于眼前所看到的現象,而應當從建設理念布局上進行思考,從長遠角度謀篇布局。
筆者在我校建設數字媒體藝術實驗室基礎上,結合南京郵電大學的“信息化”特色,對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二、思想轉型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在過去的觀念中,很多高校都默認實驗教學只是課堂教學的附屬課程,其地位相對書本學習來說較低。如果以思想為基礎建設實驗室體系,這種自上而下的偏見將會使實驗室體系的規劃效果大打折扣。在當下青睞技術人才,強調實踐能力的社會環境中,缺乏動手和應用能力的學生將無用武之地,因此,在對實驗室的發展方向進行構想時,建設者們首先要考慮的是轉變固有的思想,重視實驗課程和實驗室建設,不應將其視為一項輔助課程,而應以面對課堂書本學習同樣重視的態度去看待實驗室建設。
教學理念是整個實驗室體系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指導性方針,影響著整個教學體系的安排和學生培養計劃的制定。當建設者們在思想上完成了轉型,實驗室的建設工作也就真正具有了“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實驗室得以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為發展傾注心力時的力量源泉。
三、軟硬件設施的可持續發展
軟硬件設備是實驗室得以構建的重要基礎,是老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重要載體和媒介。數字媒體藝術學科是一門交叉性的復合學科,兼具科學與藝術兩大范疇,因此對設備的先進性要求更加嚴格,同時也需要設施設備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多方位實踐需求。總體說來,應做到以下兩個層次:
(一)設施的可延續性
一項好的技術一定有適用面廣、使用效果好且有升級改造的空間。一個好的實驗室也應當做到設施的覆蓋面廣、實用性強且便于更新換代。
這里的可延續性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解讀:一是指選購的軟硬件設施應當功能齊全,覆蓋課程范圍內所需功能,質量優良,適合學生使用,性價比較高;同時,當有新版本和新型號需要更新時,能夠做到便捷、低損的完成換代,避免資源浪費,避免增加維護和管理的負擔。二是指所有設施應當做到與社會和國際上實際的工作和科研接軌,讓學生在校園內所學知識能順利過渡到今后的應用當中,始終圍繞以人為本的宗旨,把人才培養作為重中之重。
(二)設施的科學性
首先,在軟硬件設施的采購和選擇上應當保證緊密圍繞課程體系,使實驗課程與課堂知識接軌,杜絕設備老舊落后、與教材知識不匹配的現象。應當與專業設備廠商合作,購置相應實驗設備,使實驗室規劃科學化、專業化。
其次,應對軟硬件設施進行科學地管理、維護和使用。在設施本身的質量和規劃得到科學性保障之后,最大化地發揮其效用,而后需要的就是后期進行科學地維護。這要求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共同維護監督。
(三)我院發展現狀與目標
傳媒與藝術學院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下設實驗基礎平臺、影視制作平臺、動畫制作平臺、網絡互動媒體開發平臺、平面設計平臺和科技創新平臺。各平臺實行專人負責管理,制定崗位責任制。圖1-4分別為:非線性編輯實驗室、攝影實驗室、數字媒體實驗室和虛擬演播室。
在今后的發展中,本中心將以建成傳媒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目標,繼續深入進行實驗教學改革,繼續實施和探索實驗室開放和管理模式的新思路和方法,加大中心的現代化、規范化和開放式管理,積極加強實驗教材建設和多媒體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緊密聯系社會及產業發展需求。
四、師資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師資隊伍是實驗室體系建立的關鍵,是推動實驗室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培養一支專業素質過硬、教學技能優異的師資團隊也是建設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師資隊伍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活力的涌動,因此,需要思考的問題便轉化為如何有效地激發師資隊伍的活力,以推動實驗室體系的良性發展。
(一)積極“外引”資源
為促進優良的教學方案相互交流,應當積極引進同類型高校以及相關企業的專業人才來校進行訪問交流,以講座和座談會的形式相互溝通,吸納優秀理念和成功經驗,在對比中發現師資隊伍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更好地進行本校的實驗室建設工作。
此外,學校可以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吸引精通實驗室建設的優秀人才加入師資隊伍,給團隊注入新鮮血液,優化年齡結構,帶來新的思路和方法,和有經驗有資歷的骨干教師共同合作,發揮優勢,最大限度創造團隊效益。同時,可為本校教師提供前往國內外高校交流學習的機會,親臨現場學習第一手經驗。
(二)合理“內化”資源
除了引進優秀人才和派遣教師外出學習,也應合理利用內部師資資源,將現有師資隊伍進行合理評估和分配,發現其中的最大價值。具體可以通過骨干教師的經驗分享會、新老教師的幫扶小組等方式將骨干教師的優秀經驗和方法在內部進行分享和消化,將現有教學體系在討論和交流中不斷打磨。
此外,還可以定期開展組內討論會和院內教師大會,定期分享在教學和實驗課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好的改進方法,形成一套自我執行、自我反思、自我消化的良性發展體系。在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也應積極傳達教學理念,讓學生意識到實驗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五、創新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創新發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論斷,把創新發展提高到事關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高度,擺到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五大發展理念”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創新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推動創新最理想的平臺便是高校,高校擁有最新鮮的人才和最適宜的環境,實驗室體系的良好構建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們思維,切實地鍛煉他們的能力。因此,在實驗室體系構建的工作中開展創新工作勢在必行。
(一)優化創新管理工作
由于數字媒體藝術實驗室的規模相對較大,設施設備相對復雜、精密,因此不能將以往管理實驗室的方式直接套用。
首先,應當明確適用于數字媒體藝術實驗室的實驗室規章制度。考慮到實驗室設施設備較為貴重,應尤其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實現責任到人制度,教師也應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指導學生合理安全地使用實驗室。
其次,施行開放式實驗室管理。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日常課程分配的實驗時間不一定能滿足學生的操作需求,因此可以考慮對實驗室進行開放式管理,延長實驗室的開放時間,并根據學生的使用需求不斷進行修正和調整,使學生們在大部分情況下能夠便捷地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
最后,實現電子化監管。為減輕和降低管理人員的管理負擔和難度,應考慮對實驗室進行電子化管理,使管理人員能夠同時有效監管多個實驗室,且存有電子記錄可以查詢實驗室過往的運行情況,提高管理效率,也有利于開放式實驗室的搭建。
(二)課程體系創新
對于數字媒體藝術學科而言,課程體系的設置應當摒棄理論課程獨大的思想,做到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均衡發展。
由于該學科兼具藝術的人文性和科技的學術性,在理論課程的安排上應兼顧文化課和專業課,在提升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應當同樣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情趣。實驗課程的安排應當圍繞理論課程實施,實現無縫對接,防止給學生增加學習障礙。同時,實驗課程也應當具備多樣性,例如可劃分為實操、實驗、實習、實訓等幾個模塊,對于不同的實驗形態進行詳細分類,課程的安排和針對的方向也各有不同,這樣的細化能夠深刻實驗體系的內涵,為今后的持續發展提供架構。
六、結語
數字媒體藝術實驗室體系正在一點點穩步發展,這是每一個建設者在理論研究和實踐之后不斷探討而來的智慧結晶。我們應當始終將“創新”的理念植入建設當中,以培養能力出眾、技能綜合的創新型人才為重要目標,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相信高校實驗室的建設將繼續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馮艷.高校多媒體教學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無線互聯科技,2015(13):103-104.
[2]海顯勛.論高校多媒體教學的利弊及優化[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21):249-251.
[3]蔣雅艷.高校多媒體教學設備管理現狀及提升策略[J].中國培訓,2016(10):67-68.
[4]呂宣玲.高校多媒體教學現狀與改進措施研究[J].成才之路,2017(4):20-21.
[5]許靜竹.多媒體技術下高校課堂效率提升策略探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3):258-259.
[6]王嬌,馬鴻健,鄭玉清.試論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多媒體教室的管理[J].科技視界,2016(17):142-143.
[7]祝杰,魏海霞.高校多媒體教學改革相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4(12):35-36.
[8]楊南昌,劉儀輝,劉曉艷.高校多媒體教學現狀及其質量提升路徑分析——基于教師、學生和教學督導的實證調查[J].教育學術月刊,2015(6):99-105.
[9]彭羽.互聯網思維視域下高校的多媒體教學運用研究——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例[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20(3):84-86.
[10]戴杰.淺析高校多媒體教室的管理[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6(12):141-142..
[11]古國燕.關于高校多媒體教學設備管理改革問題的探析[J].教育:文摘版,2016(5):289.
[12]鄒廣平,夏興有,張學義.深化實驗室內涵建設促進實驗室可持續發展[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0):161-16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