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薇
【摘 要】思辨能力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指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理應承擔的重要職責。本文針對英語專業大學生思辨能力普遍不高的問題,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基于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英語第二課堂建設問題展開分析,以期能夠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以及提高大學生思辨能力有所裨益。
【關鍵詞】大學生;思辨能力;第二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2-0172-01
思辨能力作國我國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指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理應承擔的重要職責。早在上世紀末,著名學者黃源深教授在其文章中提出了“思辨缺席”的問題,并指出外語系學生在爭論需要說理、寫論文需要論述以及聽講座需要發問時總會覺得無話可講,缺乏對事物的分析、判斷、推理、思考以及辨析的能力,而這一問題總的來說就是思辨能力的缺乏。這不僅會對大學生個人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有所影響,更是會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帶來不利影響。如今,大學生“思辨缺席”問題依然是困擾高校教學的重要問題之一。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具有開放性、靈活性等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進而能夠對提升大學生思辨能力有所幫助。本文即以此為切入點,對基于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英語第二課堂建設問題展開分析,以期能夠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以及提高大學生思辨能力有所裨益。
一、英語第二課堂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策略
針對英語專業大學生思辨能力普遍不高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提出基于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第二課堂建設相關策略。
(一)充分利用課外英語教學的主陣地——英語角。若想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思辨能力,首要任務是要為大學生提供更多開口說英語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準確流暢地表達出自身觀點和想法。因此高校可選擇在校園內的某個或多個固定地點作為英語角,并邀請外教和英語教師積極參與其中,一方面能夠讓大學生聆聽更為標準和純正的英語發音,提高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另一方面還能讓大學生對西方文化、價值觀等深層次內容有更全面的了解,進而能夠讓學生受益匪淺。同時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自由溝通還能拉進師生間距離,增進師生感情。
大量的研究實踐表明,學生喜歡某門學科,與教這門學科的教師有著密切關系,如此還能讓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英語角的活動可以采取不同形式,例如可以就國內外近期發生的熱點事件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對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展開深入討論和分析,提高其思辨能力。為了確保活動的實效性,可事先告知學生本次活動的主題,以便學生作好準備并充分參與其中。另外也可采取角色扮演、短劇表演、即興演講、原聲模仿秀、英語小品等不同類型活動,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掌握相關英語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積極開展英語學科競賽。學科競賽對于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與思辨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可依托學科競賽促進英語專業第二課堂的發展,達到提高大學生思辨能力的目的。圍繞學科競賽這一主題開展有針對性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短劇比賽、電影配音比賽等。由學校為各個級別的英語比賽配備專業的英語指導老師,并給予學生以專業上的指導。學生在準備學科競賽的過程中,通過與指導老師就相關的比賽內容展開深入分析和探討,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整個過程均需學生不斷去分析、思考、辨別與解釋說明,無形之中也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積極組織英語社團活動。大學生思辨能力的提高與其知識面的擴大密切相關,通過組織豐富多樣的各類型英語社團活動,既能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學生知識面,同時還能增強其英語技能。因此,高校可結合英語學習來開展英語學習社團等相關活動,通過開展不同形式和內容的社團活動,以此吸引不同類型和性格的英語愛好者廣泛參與其中。例如通過成立英國文學社,讓對文學感興趣的學生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歷史,拓寬其知識面。通過英語社團活動,能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鍛煉自己,在提高英語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二、結語
綜上可知,思辨能力是衡量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如今我國大學生思辨能力依然不高,學生缺乏創造思維與創新能力,久而久之會阻礙大學生日后的全面發展。英語第二課堂建設為提高大學生思辨能力提供了可能,但是以思辨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英語第二課堂建設目前經驗并不多,在實踐過程中仍需不斷完善,以充分發揮其培養效果。這就需要每一位高校英語教師的共同努力,并切實做到將培養學生思辨能力作為己任,有計劃有重點地將思辨能力訓練融合到自身教學活動中,以此來切實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源深.思辨缺席[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7):19.
[2]劉孟蘭,姜洋,奚祥華.加強英語的第二課堂活動與深化綜合能力培養[J].經濟研究導刊,2011,(17):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