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澤弘
[摘 要]近年來,人們的遠途出行越來越頻繁,為了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市場上出現了許多種類的行李箱。然而目前市場上的傳統行李箱僅僅具備容納、運送物品的功能,無法給用戶提供更多的便利。為此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便捷行李箱,具備雨傘固定裝置,可以方便用戶雨雪天使用,還具備自動行進腳踏板,可以讓使用者與行李箱一同前進,同時還配有折疊椅,供用戶休息時使用。同時,行李箱還安裝有紅外探頭與防碰撞裝置,可以有效地保護箱體。
[關鍵詞]新型行李箱 便捷 多功能
中圖分類號:S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8)18-0290-02
引言
隨著旅游行業的蓬勃發展,人們的出行活動變得越來越頻繁,相關統計顯示:我國2005年旅游人次達到12.12億[1],到2020年,中國海外旅游人次將超過29億,隨之對應的是人們對于行李箱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然而,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傳統的行李箱僅能滿足人們攜帶物品的需求,在便利性能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市場上傳統的行李箱大多具有如下問題:
(1)傳統的行李箱需要使用者單手執柄,因此占用了一只手,當遇到下雨天時,使用者需要一手拉行李箱,另一只手撐傘,行進過程中十分吃力;(2)在公交車站、火車站等候站點,經常可以看到出行者坐在行李箱上休息,但是直接坐在行李箱上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硬質行李箱的損壞;(3)拉著行李箱的進行過程十分費力;(4)由于拖拽行李箱技術不精、手上負載太重等原因,行李箱常常磕到硬質的墻壁上、欄桿上,因此行李箱的邊角常會掉漆、坑坑洼洼,很不美觀,也縮短了其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現在市場上的行李箱不足以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便捷行李箱,在攜帶物品的同時還能避免行李箱在移動過程中發生碰撞,在雨雪天氣時可以將雨傘固定在行李箱上方,最大程度上減輕用戶負荷。行李箱還配有折疊椅,供用戶在休息時使用,大大提高使用過程中的舒適度。還有防碰撞裝置保護箱體外殼。
1 便捷行李箱系統設計
為解決上述提到的問題,本文提到的新型行李箱主要結構設計如下:
(1)行李箱在拉桿空芯處裝有一個簡易雨傘架,當遭遇雨天時,使用者可以從拉桿空芯處抽出雨傘架,并將攜帶的雨傘固定在雨傘架上,使用者僅需一只手就可以同時控制行李箱以及雨傘,方便使用者最大程度地解放另一只手;(2)行李箱的雨傘架上設置有高度調節裝置,方便使用者根據自己的身高以調節雨傘的高度;(3)在行李箱背面處固定有一個可折疊的輕質折疊椅,使用時只需將折疊椅從箱子背部拉出來,在方便使用者休息的同時保護了行李箱,延長其使用壽命;(4)行李箱背面底部位置配備有可自動行進腳踏板,腳踏板下部帶有轱轆,使用者可以直接站在腳踏板上,使使用者與行李箱一起向前運動,方便使用者更加省時省力地移動;(5)行李箱的腳踏板表面裝有壓力感應裝置,使用時只需把腳放在腳踏板上,就可以啟動開關,進行自動行進,雙腳離開腳踏板時則停止行進,方便使用者站在腳踏板上進行行進過程,并可以提高安全性;(6)行李箱底部周圍設置有紅外探頭,防止行李箱在移動時撞上障礙物;(7)行李箱配有防碰撞裝置——防撞條,這樣就可以在移動時保護行李箱本身。
2 便捷行李箱結構設計
2.1 行李箱主體結構設計
新型便捷行李箱主體結構設計如圖1所示:
箱體主體機構主要有雨傘(1)、雨傘架(2)、雨傘固定端(3)、高度調節裝置(4)、拉桿(5)、折疊椅(6)、腳踏板(7)以及轱轆(8)。當使用者遭遇雨天天氣時,可以將自帶的雨傘(1)固定于雨傘固定端(3),且雨傘固定端(3)位于傘架(2)的頂端。其中,雨傘架(2)是位于拉桿(5)的空芯部分,在使用者需要使用雨傘(1)時將雨傘架(2)從拉桿(5)的空芯部分拉出,并將雨傘(1)固定于傘架(2)頂端的雨傘固定端(3)即可,簡單便捷。雨傘架(2)底端安裝有高度調節裝置(4),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身高調整雨傘的高度,方便使用者的使用。折疊椅(6)位于行李箱背部的凹陷位置,使用者在休息時將折疊椅(6)從行李箱背部的凹陷位置折下即可。腳踏板(7)以及其下方的轱轆(8)同樣也位于行李箱背部的凹陷位置,使用時將其折下即可。
2.2 行李箱側面設計
2.2.1 行李箱左側腳踏板結構設計
圖2為行李箱左側腳踏板結構設計示意圖(圖1標注方向),主要包括了腳踏板(7)、轱轆(8)、供電裝置(9)。當使用者需要使用行李箱進行代步時,便可將腳踏板(7)從行李箱背部折下,啟動供電裝置(9),行李箱便可開始工作。使用者便可站在帶有轱轆(8)的腳踏板(7)上,向前行進。行李箱在腳踏板(7)表面安裝壓力感應裝置,使用時只需把雙腳放在腳踏板(7)上,壓力感應裝置感應到腳踏板(7)上的壓力升高到某一定值,就可以啟動開關,進行自動行進。當遇到突發情況,使用者必須剎車時,只需雙腳離開腳踏板(7),壓力感應裝置感應到腳踏板(7)上的壓力降低到某一定值,從而停止行進,起到剎車的作用,可以提高安全性。
2.2.3 行李箱右側折疊椅結構設計
圖3為行李箱右側折疊椅結構設計示意圖,主要包括了折疊椅(6)、防撞條(10)和紅外感應(11)。將折疊椅(6)從行李箱背部折下,使用者便可以將坐在折疊椅(6)上并將背部靠在行李箱上進行短暫的休息。紅外探頭(11)安裝在行李箱底部的四個角位置,主要為了保證行李箱在行進過程中時不撞上障礙物,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防撞條(10)安裝在紅外探頭(11)上方,防撞條(10)采用橡膠類的材料,具有一定彈性。即使行李箱發生撞擊,防撞條(10)也可起到緩沖和保護的作用,保護行李箱的外殼。
2.3 行李箱高度調節裝置設計
高度調節裝置(圖1中的(4))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主要包括了螺母(12)與手動固定裝置(13),用螺母(12)進行高度調節,并用手動固定裝置(13)固定高度。,以方便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實際身高調整雨傘的高度,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3 結論
本文針對當前市場上傳統行李箱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型的便捷行李箱設計方案,在攜帶運送物品的基礎上增加了雨傘固定裝置、折疊椅、自動行進腳踏板、紅外探頭與防碰撞裝置,很大限度上給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與人們的物質需求的提高,在不久的將來會有種類更多樣、功能更完善的行李箱出現。
參考文獻
[1] 海燕.去年我國旅游業各項經濟指標實現全面增長[J].山西旅游,2006(1):26-26.
中國科技博覽2018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