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理娟
摘要:2017年全運會跆拳道比賽,可以說是國內跆拳道的最高水平賽事,全運會不僅聚集了全國最優秀的選手,比賽的激烈和精彩程度也非常出色。趙帥作為我國男子跆拳道項目的首位金牌選手,對于研究我國男子技戰術的特征有積極意義。本文是通過反復觀看2017年全運會男子跆拳道68公斤級決賽比賽視頻,在統計了趙帥的具體技術使用以及技術得分率和戰術的使用之后,對我國男子跆拳道進行了一些相應分析。
關鍵詞:全運會;男子跆拳道;趙帥;技戰術
研究對象:本文以2017年全運會跆拳道男子68公斤級冠軍趙帥的技戰術特征為研究對象。
1、研究結果與分析
1.1 趙帥決賽三回合技術運用特征研究
根據視頻統計得到表1 ,趙帥在第一回合和對手趙攀峰出腿次數一樣,在第二回合和第三回合均低于對手趙攀峰,在第一回合結束時場上比分是3比1,趙帥所得的三分均來自于趙攀峰的犯規,趙攀峰所得的一份也來自于趙帥的倒地,也就是說第一回合結束,雙方均沒有技術動作的得分。第二回合趙帥利用推加后腿橫踢得兩分,并在同時趙攀峰倒地,趙帥再得一分。自2017年跆拳道新規則運用以來,推加踢技術成了一大主要得分技術,在新規則中推人后沒有技術動作會被判罰,但如果推人后跟技術動作是允許使用的得分技術。第二回合結束場上比分是6比1,在第二回合中趙攀峰沒有得分,所以在第三回合趙攀峰加強了進攻次數,而趙帥作為占據優勢的一方第三回合主要采用防守反擊戰術,并在第三回合的最后十幾秒內三次犯規,被判罰三分,不過這是在趙帥已經鎖定勝局的情況下。從趙帥每一回合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趙帥一直處于主動地位,能很好的把握比賽,得分能力較強,再加上趙帥的身高比較占上風,可能就是趙帥能在此次全運會上取得最終勝利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從最后的得分我們可以看出現在比賽的判罰力度加強,在以后的比賽中可以根據裁判的判罰尺度以及臨場情況作出戰術和技術上的改變。
跆拳道是一項雙人同場對抗項目,以擊打對方的有效得分區域為主要得分手段,在比賽中主要以腿法技術為核心,對抗性較強的重競技項目。趙帥在同級別中可以說是身高腿長的,在跆拳道項目中身高腿長的人在比賽中本來就占用先天優勢,因為腿長不僅能先接觸到對方的有效區域,而且擊打距離更遠,更有機會擊中對方頭部并防住對方擊頭。此外,趙帥自身身體素質過硬、反應動作靈敏、身體對抗能力強等,使趙帥率先的把握了賽場的主動權,同時能充分的限制住對手的進攻動作,保持自己的進攻頻率。
1.2 趙帥得分技術運用特征研究
通過對本次比賽的視頻分析和個人的經驗總結,基本將本次比賽的得分技術分為側踢、前橫踢、后橫踢、下劈、雙方、勾踢、后踢等。由于橫踢前后腿的使用,對于跆拳道技術的分析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本文分為前橫踢和后橫踢來進行統計。墊步提膝雖然不能作為得分技術,但是在防守方面也有一定的使用,因此本文將其歸入統計。表2的結果清楚的看到,側踢、前橫踢是趙帥在比賽中使用最多的技術,側踢和前橫踢動作能夠運用如此多,主要是因為趙帥是一名有身高優勢的運動員,下肢長,并且此類動作速度快,能很好地進行攻防的轉換,得分效果明顯,不僅能用來進攻還能有效的進行防守和干預對手動作。而一些旋轉類的動作趙帥基本沒有運用,是因為此類動作雖然分值高,但對于身高較高的趙帥來說并不好控制,并且2016年里約奧運會以來,跆拳道項目只要倒地就會被判罰。這可能是趙帥基本不使用此類動作的原因。
從上表可以看出這場比賽只有趙帥的前橫踢和后橫踢有得分,其他技術均沒有得分,而對手更是技術方面沒有得分,在整場比賽中雙方都非常謹慎,很少露出破綻,但是太過謹慎也會導致比賽精彩程度不夠,觀賞性下降。自2009年世跆聯在跆拳道競賽中用到電子護具后,后腿技術的使用比例顯著下降,傳統打分需要很明顯的擊打效果才會給分,而電子護具只需要一定的力度準確打到有效區域就會上分。據統計,電子護具使用前,橫踢技術是比賽的關鍵技術,并且后橫踢所占的比例約為90%,側踢的比例約為2%。有學者認為自規則改變,得分的分值改變后,側踢和前橫踢基本占據了技術使用的主導地位,而以往的后橫踢所占比例大幅下降。后腿橫踢是傳統護具比賽中運用最多和得分最多的技術,但在目前的比賽中越來越少的被用到,后腿橫踢的地位基本已經被側踢和前橫踢所取代,但后腿橫踢作為跆拳道中最基礎的腿法,在日常的訓練中還是一樣的重要。自規則改變以來,出現了一些如“拐子鐮刀腿”的非正常腿法,此類腿法隱蔽性強,能及時的變換出腿方向,出腿動作。在新規則和電子護具的采用后,軀干部分是力度感應得分,也就是需要一定的力度擊打來感應得分,頭部是只要接觸頭盔,并且是合法的技術接觸到頭部就能得分。趙帥利用了自己的身高優勢,利用側踢和前橫踢等,使對手很難近身,而自己也能遠距離控制對手。
1.3趙帥中-高位技術運用特征研究
在跆拳道比賽中中位技術主要是指用腳踢擊對方的軀干部位的技術動作,高位技術則是指用腳踢擊對方頭部的技術動作,也叫擊頭技術。從表3的數據可以看出,趙帥運用了54次中位技術,并且運用中位技術得到4分,而擊頭技術使用9次,在此次比賽中擊頭技術并沒有得分,可能是因為在決賽中,比賽雙方都非常謹慎,盡量做到不丟掉任何一分,防守十分到位。
我們通過比賽錄像可以看出,趙帥高位技術主要有如下情況: (1)利用隱蔽性較強的變線動作擊頭,如先用側踢或步法調整與對手的距離,然后變線擊頭; (2)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以及前腿技術制約對方的技術動作,然后在對方發動進攻時進行強攻或迎擊,擊打對方頭部; (3) 直接擊頭,這種方式由于動作直接,缺乏隱蔽性,往往成功率不高。高位擊頭技術一直是教練員關注的重點,但高位技術的動作路徑長、身體重心的起伏變化大、出腿的時機把握較難、支撐腿的穩定性較差,所以就算擊頭技術分值高,在比賽中直接得分的幾率也相對較小。因此,在日常訓練時教練員可以加強步法和假動作的練習,以增加高位技術的隱蔽性和突然性來增加擊打的準確率和成功率,更要加強單腿支撐能力的穩定性訓練。
1.4趙帥戰術運用特征研究
戰術是比賽中的一種計謀和行動,是為了能取得預期的成績或取勝而用的行動。跆拳道是一項同場對抗的格斗項目,比賽雙方不僅有身體上的對抗,更有戰術上的對抗,所以戰術的合理運用對取得比賽成功有很大的幫助。按照跆拳道比賽的攻防狀態,可以將跆拳道戰術分為主動進攻戰術、防守戰術和反擊戰術。
從上圖的數據可見,趙帥在第一回合中主要采用進攻戰術,第二回合和第三回合逐漸下降,第三回合的主動進攻次數最少,但其主動進攻的總次數是遠遠超過防守反擊的戰術次數的,可見趙帥主要運用的是主動進攻戰術。由于主動進攻戰術表現為積極主動,防守反擊表現為消極被動,所以一場比賽中運動員越多的處于積極主動狀態,就能更好地把握住得分機會或創造得分機會,給自己后面的比賽增加自信。從上圖可見趙帥在第三回合主要采用的是防守反擊戰術,主要是因為此時場上的分差為6比1,從前兩回合對手的表現來看,趙帥只要防守到位,不給對方擊頭的機會,趙帥基本就能鎖定勝局。在第三回合比賽中,趙帥的一個中位前橫踢將比分差距拉到8比1時,趙帥就是完全的防守狀態了,甚至不惜用犯規來破壞對方的得分技術。趙帥在戰術安排中以主動進攻戰術得分為主,防守主要是以手臂的格擋或后滑步法來進行防守,反擊的得分較少,但當前的規則規定推人之后接動作是合法動作,也就意味著我們以后可以更多的將貼靠作為一種防守反擊戰術,在對手或自己擊打結束后進行貼靠,然后找準時機繼續接動作得分。通過對視頻以及整理的數據發現,趙帥的戰術安排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是主動進攻戰術,這種戰術很簡單,以直接得分為目的,所以動作的幅度較大,是通常意義下的主動進攻戰術;另一類是利用自身優勢,如身高腿長、速度快、靈敏等特點,采用動作幅度較小的技術,如側踢、墊步提膝等,不斷進攻來干擾對方,這種進攻不以得分為直接目的,再采用迎擊或反擊的方式得分,這種戰術需要多種戰術的靈活運用,如假動作與迎擊戰術結合,限制戰術和得意技戰術結合,一般來說第二類戰術更難運用,但是得分效果更明顯。但如果想將戰術靈活運用是需要有豐富的比賽經驗和很強的技戰術儲備,所以在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中要突出自己的優勢技戰術,并能做到知己知彼。
2、結論與建議
2.1結論
(1)趙帥在第一回合和第二回合在比分上領先,掌握比賽的主動權后,第三回合不僅得分最少,并且失分較多,在比賽中場中更好的是時刻保持緊張,不要輕易地放掉每一分。
(2)趙帥在技術運用方面,側踢和前橫踢為主,其他動作的使用均較少;趙帥的得分技術主要是前橫踢和后橫踢,并且主要是中位技術的擊打得分。
(3)趙帥主要運用的是主動進攻戰術,戰術得分方式也主要是主動進攻戰術,尤其是主動進攻擊打對方軀干部位的得分能力較強。
2. 2 建議
(1)在今后的比賽和訓練中,運動員能提前把握住或控制住節奏,在開局就建立積極主動的比賽意識,并且不輕易的丟掉任何一分。
(2)注重運動員側踢、前橫踢技術在比賽中的應用,加強單腿支撐下的穩定性訓練以及單腿連續擊打的能力,建立擊頭意識,突出高位技術在比賽中的得分能力。
(3)能做到“攻防一體化”,抓住主動進攻戰術在訓練和比賽中的突出位置,多去創造得分機會,抓住賽場主動權,同時多種戰術手段聯合運用,加強多種戰術運用能力,能根據裁判的判罰尺度或臨場狀況適時作出技戰術的調整。
參考文獻:
[1]林大參,高志紅,吳建忠. 新規則和電子護頭下跆拳道比賽擊頭技、戰術運用特征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5,51( 6) : 103-107.
[2]劉衛軍.跆拳道[M].北京: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
[3]王大慶.中國優秀男子跆拳道運動員技戰術現狀研究[D].北京: 北京體育大學,2010.
[4]高平,余銀.新規則下我國女子跆拳道運動員吳靜鈺技戰術特征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10(10):137- 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