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楚
摘要:美國黑人經歷了種種苦難,直到近現代才算在法律上爭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權益。電影以塞西爾·艾倫(Eugene Allen)為原型,跟隨塞西爾·蓋恩斯(Cecil Gaines)這個平凡卻又不普通的人物的視角,見證了美國黑人在平權運動中的不斷斗爭,隨著美國黑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不斷的完善,平權運動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也仍存在很多隱性的缺陷和問題。電影通過塞西爾這個小人物及其家庭成員的不同作為,表現不同的黑人個體在變化且動蕩的社會背景中,用不同方式力圖征得自己在社會上的立足之地的抗爭精神。用塞西爾的一生,透視一個國家的民主之路。
關鍵詞:美國黑人;美國民權運動;黑人平權運動
一、劇情簡述
塞西爾出生于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南部的一個棉花廠里,雖然美國內戰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美國南部的黑人生活現狀并沒有得到過多改善,他們依舊被視作農場主的私人財產。塞西爾的母親被農場主強暴,父親被農場主射殺。之后,同情他的老夫人將屋內的工作交給他去完成,他也處理的井井有條。長大后他離開了這片南部農場,但是沒有地方去也沒能找到工作,還需要為自身安全感到擔憂。第一份服務員工作讓他養活了自己,也對服務工作更加熟悉和專業。他在這里接到了去華盛頓一個酒店當服務員的工作邀請,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生活,對白人客人的刁難也應對自如。物質財富讓他的兒子得到了教育也免于經歷南部的一切苦難,卻對種族隔離有和父親不一樣的見解。1957年,他開始在白宮任職。此后,在他任職的34年里,總工服侍了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里根等八位總統。2008年,塞西爾作為嘉賓出席了奧巴馬的就職典禮。
二、人物分析
1.父與子
塞西爾與大兒子的關系一直處于僵局,塞西爾在白宮工作,這個特殊的職位能讓他看到總統們為消除種族隔離做出的努力,而他的兒子在最動蕩的南部上大學,受環境的熏陶開始用行動反抗。父子對種族隔離有著不同的見解,并互相不理解。沒有受過一天教育的塞西爾認為自己辛勞工作賺錢供大兒子上大學讀書,但路易斯卻不珍惜學習知識的機會,參加那些只會讓他受到傷害的活動,承受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折磨,不斷被警察關進警察局,也荒廢了學業。他既心疼也有恨鐵不成鋼之意。
塞西爾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四處惹禍”、自身難保的路易斯,只能在為總統服務時得到來自白宮的第一手信息,這幾乎是他與兒子僅存的唯一的聯系——知道他又在哪參加反抗運動了。塞西爾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這么做的意義,相反,他為父親的身份感到一絲羞愧,“卑微的、為白人服務的男仆”,惟命是從,從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反抗精神,被白人奴役的太久忘記了反抗。
塞西爾的成長背景決定了他的行為和態度,他的成長環境相較路易斯差太多了,那是一個黑人隨隨便便就被打死的時代,私刑、槍殺屢見不鮮,他不敢反抗,在生活的夾縫中求得一席之地。生活所迫是他不得不成長成一位出色的男仆,養活了自己的家。帶他第一份工作的黑人上司告訴他:“不要自己稱呼自己黑鬼,那是白人的詞,那個詞充滿敵意。”由此建立了他的自尊。他還告訴他作為男仆的職業準則:“塞西爾,我們有兩張面孔,一張是我們自己的,另一張是我們應付給白人看的。現在,你想要在這個世界上立足,你一定不能讓他們感到有威脅,要學會我教給你的那些花哨的詞語。”在塞西爾看來,路易斯,很顯然違背了這個準則,他做的事包含了太多威脅的成分。
值得慶幸的是,父子倆都意識到自己做的事都有不對的地方。路易斯,開始質疑黑豹黨的反抗方式。“他們殺死我們的一個人,我們就殺死他們的兩個人。”他深切的意識到殺人是不對的,有背他們非暴力反抗的準則,自此踏上正確的從政道路。塞西爾,位處白宮男仆多年,一直得不到應有的提升,辭去了職務的他加入了大兒子的反抗活動。
2.塞西爾與白宮
塞西爾盡職盡責在白宮服侍了34年。經常忙的不能回家,顧不上妻兒,也引發了家庭矛盾。可見男仆這個身份在他生命中所占的比重足以匹敵父親、丈夫。
任職20年時,塞西爾曾向人力主管加薪升職、和白人員工同福利的合理要求,卻被告知如果不想干了可以辭職,可見雖然是在象征美國政治中心的白宮內部,黑人還是被壓迫,沒有享受到平等權利。影片后部,塞西爾總算為白宮全體黑人員工爭得了加薪的福利,象征著黑人平權的進步。
塞西爾與在位的每一任總統都有互動,從側面見證著美國重要歷史誕生的時刻。艾森豪威爾問他的兒子是不是在種族聯合學校讀書。尼克斯為了讓他們支持他當選下任總統,承諾他們升職加薪的請求。塞西爾最喜歡的兩位總統是肯尼迪和里根。肯尼迪總統在任期間,美國內民權運動達到了一個高潮,肯尼迪看到了像塞西爾這樣默默平凡付出的普通黑人,也看到像路易斯這樣參加到民權運動中的青年黑人,深切地感受到改革的必要,但就在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時,他被當眾槍殺了。塞西爾得知消息后,無助地癱倒在地板上,哭了出來,頹然且無助。在那一刻,可以看出肯尼迪總統與管家不僅限于職務關系,還更像家人和朋友。大人物在歷史面前的抉擇,透過塞西爾的眼睛,將細節畢露無遺地展現在大眾面前,讓人知道,原來總統在當時是這樣的。原來,他們也有普通人一樣的猶豫不決,在選擇面前的掙扎與無助。沒有誰能夠幫助他們,杰奎琳滿身是血,無助的哭泣,塞西爾也只能在這個時候默默送上一杯咖啡。
相較與肯尼迪的通融,里根總統卻顯得固執己見,不打算支持南非曼德拉一方。他在與塞西爾的談話中也表現出了一個總統擔負一個國家責任的迷茫和猶豫。影片的快結束的時候,塞西爾和其妻子受到第一夫人的邀請,第一次以客人的身份參加白宮晚宴。他還是時不時的掏出那塊計時的懷表,卻也意識到自己是個被人服侍的客人。他終于了解到這其中的差異,不僅迷惑了。這是影片中畫龍點睛的一筆。鏡頭一轉,年邁的塞西爾被皮鞋圍繞著坐在地上,還像年輕時在酒店一樣邊擦鞋邊思考人生。抬眼望去,時代不一樣了,原來一切都可以改變,一切也應該改變,所以他專注了30多年的工作,他認為是鐵的原則的一起都可以改變了。
三、小結
《白宮管家》像是一部彩色錄像歷史教科書,把那段不太久遠的動蕩的黑人平權運動史娓娓道來。看了這部電影,能更直觀的感受發生的一切。其中,塞西爾任職的34年中出現的八位總統,也在電影中惟妙惟肖的精彩呈現。很顯然,《白宮管家》與《阿甘正傳》有異曲同工之妙,比起《阿甘》,《白宮管家》更多了一些小人物在大歷史推進過程中無助迷茫的真實感。
參考資料:
[1]張慧珺 從廢奴到民權——拜年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思想演變歷程探析.
[2]黃永慶 美國憲政史上黑人民權的演變.
[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md4pAh0TZeCc4Gtr2bbZr0v1Y1ET-ciLeNtlsJ8f1f9aqsi21MuuzvGrFS-40vZ3AB6UeceWvxhgnLywhk-R_.
[4]http://movie.mtime.com/163385/reviews/7771262.html.
[5]朱永濤等《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入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