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靜
摘要:現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種新興事物不斷走進人民的生活。咖啡作為一種軟飲料,已普遍存在于每個家庭中。隨著人們在生活中對咖啡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如何保證咖啡的質量,提高產量、保證食品安全成為目前研究的重點。基于此,通過對生態咖啡的種植管理及衛生安全管理進行分析,簡要論述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及提高咖啡衛生安全水平的措施。
關鍵詞:生態咖啡;種植;管理技術
1、生態咖啡的種植管理
1.1選擇適合的種植環境
在選取咖啡種類時,應盡量選取產量高、管理成本低的品種,同時選取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溫度、光、水、土壤是植物生長必不可少的條件,咖啡是一種熱帶經濟作物,因此對溫度有很高的要求,溫度一般要保持在19~21℃,溫度過低易導致幼苗及成株被凍傷,嚴重影響咖啡的生長,不利于種子的成熟甚至會導致植物死亡。咖啡對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只要選取土質疏松、有肥力、利于排水,能夠保證咖啡健康生長的土壤即可。
1.2加強育苗管理工作
在播種之前要消毒種子,選取沙床催芽,在幼苗子葉生長蝴蝶狀時將苗移入營養袋中并剪去根尖,防止出現移栽過淺的問題,同時要注意當年苗和一年苗的營養袋要采取不同的標準。在咖啡生長的過程中要定期翻土,以此來促進植物更好地生長,但由于咖啡是淺根作物,不宜頻繁翻土。在翻土的過程中,應注意在咖啡苗之間進行淺層翻動,將土塊打碎,臺面基本保持水平,用手拔除樹冠內的雜草。在雨季來臨之前要深翻一次,使土壤處于疏松狀態,以此來減少對咖啡生長的影響。任何植物的健康生長都離不開肥料,咖啡也一樣,要定期對咖啡進行施肥才能保證其健康生長。在施肥的過程中,要堅持勤施、薄施、經濟、合理的原則。在不同的生長期選擇不同的肥料,做到因時制宜地選擇肥料的種類,在用量方面也要注意分寸,不能盲目地以為施的越多長得越好,但也不能太少,否則易導致葉黃、枯稍、落果、早衰等現象,不利于咖啡的生長。適合咖啡生長的溫度也同樣適合病蟲滋生,目前所知地咖啡病蟲害種類達上百種,因此,為了保證咖啡健康的生長,除蟲是一項重要工作。在除蟲過程中,要以預防為主,采取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藥劑防治多種方式共同防治,盡量減少病蟲對咖啡園生態環境的影響,以此來保證咖啡的健康生長。
1.3科學的收獲、加工
秋季是咖啡收獲的季節,要根據以往經驗,準確判斷可以收獲的時間,并將收獲的咖啡豆放在通風、干燥、陰涼處儲藏,防止咖啡豆受潮,同時要注意防鼠害。在加工的過程中,要有科學合理的程序和相關的管理制度,保證生產的衛生環境達到標準,避免使用防腐劑等化學添加劑,確保咖啡綠色健康。
1.4病蟲害防治
在咖啡生長過程中,在內外界條件的影響下可能會出現病蟲害問題,對其生長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為了減少此種情況出現的概率,種植者需要合理采取措施進行防治。其一,農業防治方法。此種方法主要指在種子選擇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其抗病性,在滿足其他要求的情況下盡量選擇抗病性較強的種子;種植完成后需要做好除草、澆水及施肥等工作,同時需要及時清除枯葉及發生病蟲害的葉片,避免傳染至其他植株。其二,物理防治方法。此種方法主要指種植者使用相應工具對害蟲進行捕捉,并且需要對咖啡枝條及主干上的糙皮進行清除,避免害蟲產卵做窩。其三,生物防治方法。此種方法主要指在生態咖啡種植區域釋放害蟲的天敵實現消除的目標,此種方法對植株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因此,種植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酌情使用。其四,化學防治方法。此種方法主要指使用殺蟲劑對害蟲進行消滅。例如,在咖啡豆出現灰斑病時,可以使用代森鋅液或者退菌特液進行防治。此外,需要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春季將稀釋后的樂果乳劑噴灑至植株上,減少后期出現病蟲害的概率,為生態咖啡質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2、咖啡的衛生安全管理措施
2.1咖啡的生產加工
對于咖啡的生產加工,要從管理的制度方面進行考慮,制定合理制度,建立一個統一、權威、高效的咖啡安全監管機構,合理分配衛生安全管理,實施責、權、利相統一的現代食品安全管理措施。避免執法監督體系不夠完善,出現職責分工不明,避免各部門在咖啡衛生安全檢驗、監測、風險控制過程出現問題,從而影響咖啡的生產質量和衛生安全。
2.2咖啡的衛生標準
對于咖啡的衛生標準,要充分考慮國家標準知識,建立健全咖啡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建立健全與咖啡安全有關的產品和衛生標準,成立合理科學的標準體系,利用農業、質檢、衛生、商務各方面的檢測機構,完善檢驗檢測體系,提高檢測力度,把握準資質審核,加強檢測信息共享,防止出現多余的重復檢測。保證上市銷售的咖啡衛生質量嚴格符合健康標準。
2.3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態咖啡加工管理體系
生態咖啡加工過程中出現衛生及安全問題的概率較大,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其加工管理體系進行合理構建,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等,保證每名人員明確自身工作職責,在制度約束下其能夠在自身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進而減少加工過程中出現衛生及安全問題的概率。
2.4使用先進的檢測設備,提高咖啡檢測設備的檢測能力
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及需求積極引進和使用當前市場上一些先進的生態咖啡檢測設備,為檢測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進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加大資金投入,使咖啡檢測設備得以改善,從而提高檢測能力。積極引進和研制先進的檢測設備,對咖啡的生產提供更有保障的檢測。提高工作人員的檢測能力,建立專業知識到位、獨立公正的咖啡安全檢測的實驗室,引進先進檢測技術和設備,提高咖啡生產安全檢測目標。
2.5政府加強對危機事件的管理
成立政府性質的咖啡安全危機管理機構,保證有專門的政府機構能夠快速有效的處理危機事件,而不是臨時進行組織相關部門。而管理機構中應當具備權威專家,以及各級管理部門,從而科學有效地解讀關于咖啡衛生安全的各種信息,避免出現安全危機事。
結語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咖啡作為一種軟飲料,已經走進每一個家庭,它可以緩解疲勞、舒緩心情,是閑暇時光的不二選擇。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咖啡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隨著需求量的增加,不得不考慮如何增產及如何清理市場,使上市銷售的咖啡質量都能夠達標。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態咖啡種植的管理和對生態咖啡衛生安全的管理兩方面。在種植方面,要從選苗開始就精心規劃,選取適合自己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的苗種,在種植過程中要定期進行科學合理的翻土、除蟲、施肥,收獲后要選取通風干燥的地方儲藏,以此來確保咖啡的安全。在安全管理方面要通過不斷地完善各種相關管理制度及檢驗檢測的手段及標準,來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及技術支持,以此來確保上市銷售咖啡的質量符合標準。
參考文獻:
[1]原和東.生態咖啡種植管理技術研究[J].農技服務, 2016,33(18):46,44.
[2]劉勝林,陳顯波.攀枝花市咖啡產業發展優勢與策略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23):320-322.
[3]文蘭,趙璟.生態位理論視角下云南小粒咖啡品牌建設研究[J].中國熱帶農業,2014(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