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臻,張影,汪杰,陳明聰,黃祖光,高華宏(1.三亞市婦幼保健院,海南三亞57000;.三亞市中醫院,海南三亞 57000;3.廣東省中藥研究所,廣州 510095)
參芪婦康顆粒為純中藥復方制劑,原方為三亞市婦幼保健院周玉海主任中醫師臨床經驗方,有多年臨床應用史。該方由黃芪、黨參、當歸、赤芍、紅藤、敗醬草、川楝子、香附、益母草、丹參、三棱、甘草等12味中藥材組合而成,具有益氣化瘀、清熱祛濕之功效。臨床研究表明,該方能顯著降低人體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提高免疫功能,用于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總有效率達93.33%[1]。
該方原為湯劑給藥,易吸收、起效快,但口感差,不方便服用、攜帶和貯存。為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本課題組以傳統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結合現代制藥技術,采用干法制粒技術將其改制為顆粒劑[2],在保持湯劑優勢的前提下,克服其不足,達到服用劑量小、療效穩定、使用方便的目的。為確保制劑的提取效果,保證成品質量和療效,本課題組根據處方藥材的主要有效成分性質、藥理作用、中藥配伍原則和臨床用藥特點,確定采用全方水提取的方法,以干膏得率和75%乙醇浸出物含量作為評價指標,采用正交試驗對該藥的提取工藝進行優化,以期為其工業化生產提供一定參考。
TC20KA型電子稱、JJ300型電子分析天平(常熟市雙杰測試儀器廠);DHG-9036A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DZF-605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浦東榮豐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HS-2型電子恒溫不銹鋼水浴鍋(上海虞龍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試驗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蒸餾水。
黃芪(批號:20160401)、黨參(批號:20160401)、當歸(批號:20160501)、赤芍(批號:20160401)、紅藤(批號:20160501)、敗醬草(批號:20151102)、川楝子(批號:20151101)、香附(批號:20160501)、益母草(批號:20151103)、丹參(批號:20160401)、三棱(批號:20151101)、甘草(批號:20160401)均購自海南健鵬藥業有限公司,經三亞市中醫院藥檢室張影副主任中藥師鑒定為真品。
2.1.1 干膏得率 精密量取“2.2.2”項下樣品溶液20 mL,分別置于干燥至恒定質量的蒸發皿中,水浴蒸干,濃縮、干燥,得干膏。按2015版《國家藥典》(四部)通則0831“干燥失重測定法”[3]測定質量,計算干膏得率。干膏得率(%)=浸膏質量×200/(藥材質量×20)×100%。
2.1.2 75%乙醇浸出物含量 精密量取“2.1.1”項下干膏,粉碎,過2號篩,得干膏細粉,備用。稱取上述干膏細粉2~4 g,精密稱定,置于250 mL錐形瓶中,加75%乙醇溶液100 mL,密塞,稱定質量,靜置1 h;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沸騰,并保持微沸1 h;放冷,取下錐形瓶,密塞,稱定質量,用75%乙醇溶液補足減失的質量,搖勻;用干燥濾器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 mL,置于干燥至恒定質量的蒸發皿中,水浴蒸干,于105℃干燥3 h;移至干燥器中,冷卻30 min,迅速精密稱定質量。以干燥品計算供試品中75%乙醇浸出物含量(%)[3]。浸出物含量(%)=(m/M)×(100/25)×100%,其中,m為蒸發皿中干膏質量,M為干燥樣品質量。
2.2.1 藥材吸水率考察 按處方的2倍量稱取藥材,共3批,分別加10倍水量(L/kg,下同)浸泡藥材至透心,6 h后棄去多余水分,稱定藥材質量,計算藥材吸水率[4]。結果,藥材吸水率為170%(RSD=1.59%,n=3)。因此,在第1次提取時應加1.7倍水量。
2.2.2 浸泡時間考察 稱取1/2處方量藥材,第1次以1.7倍水量浸泡,第2次以10倍水量浸泡,均浸泡0.5、1、1.5、2 h,提取2次,每次1 h;濾過,取續濾液,合并,濃縮,放冷,以水定容至200 mL,得樣品溶液。精密量取上述樣品溶液20 mL,分別置于干燥至恒定質量的蒸發皿中,水浴蒸干。按2015版《國家藥典》(四部)通則0831“干燥失重測定法”[3]測定質量,并計算干膏得率[5]。結果表明,浸泡時間對干膏得率影響不大,考慮節約時間和成本的原則,選擇浸泡0.5 h。
采用水提取法制備本品。以單因素試驗結果為基礎,確定第1次提取時加1.7倍水量,浸泡0.5 h。以干膏得率和75%乙醇浸出物含量為指標,以提取時間(A)、加水倍量(B)和提取次數(C)[6-8]為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進行試驗設計優化提取工藝。采用加權綜合評分法對正交試驗所得的干膏得率和75%乙醇浸出物含量(%)進行綜合評分[9],權重系數各為0.5。加權綜合評分=(干膏得率×50/最高干膏得率)+(75%乙醇浸出物含量×50/最高75%乙醇浸出物含量)。因素與水平見表1,正交試驗設計與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表1 因素與水平Tab 1 Factors and levels
由表2、表3可知,各因素影響程度排序為C>A>B,直觀分析得最優提取工藝為A3B2C3;A因素和B因素的影響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C因素的影響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故從省時、降低生產成本等角度綜合考慮,最后確定提取方案為A1B1C3,即加8倍水量,提取3次,每次1 h。
稱取1倍處方量藥材,加8倍水量,提取3次,每次1 h,按“2.1”項下方法測定干膏得率和75%乙醇浸出物含量,按“2.3”項下方法計算加權綜合評分。平行測定3批,結果見表4。結果表明,本工藝穩定可行。

表2 正交試驗設計與結果Tab 2 Design and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s

表3 方差分析結果Tab 3 Analysis result of variance

表4 驗證試驗結果(n=3)Tab 4 Results of validation tests(n=3)
干浸膏是口服中藥復方制劑發揮臨床療效的最基礎的物質,干膏得率高低直接影響制劑工藝和臨床療效,是水提工藝最有效、最直接的控制標準[10]。
本處方在臨床以湯劑的形式使用多年,療效顯著。本課題組結合醫院制劑室的生產條件,為盡量保持原方的療效優勢,故選擇與湯劑相同形式的水提取法。
浸出物含量是復方中藥制劑質量控制的另一個重要指標,通過測定浸出物含量可對中藥復方制劑有效成分進行控制,充分體現中藥復方多成分、多靶點治療疾病的整體觀,是保證中藥制劑藥效的重要手段[11]。方中黃芪、黨參為君藥,二者配伍使用,出自《脾胃論》中的補中益氣湯,黃芪主要有效成分為黃芪甲苷等黃酮苷類[12],黨參主要有效成分為黨參炔苷、蒼術內酯、黨參苷類[13];臣藥紅藤、敗醬草、益母草、香附、川楝子有效成分為生物堿[14-16],上述有效成分均易溶于75%乙醇溶液。因此,本課題組以75%乙醇溶液為溶劑,對正交提取工藝水提液所得干膏進行浸出物含量測定。
中藥復方制劑由于成分復雜、劑型多樣化,用單一的考察指標篩選最佳提取工藝并不全面,亦不能代表中藥制劑的整體質量和優劣。故采用加權綜合評分方法,將干膏得率和75%乙醇浸出物含量作為提取工藝的考察指標,權重系數各設為0.5,按各指標對有效成分產生的影響進行權重分配,避免了考察指標的片面性,使優化的提取工藝更具科學性。
綜上所述,優化的提取工藝操作穩定、質量可控,可為參芪婦康顆粒的工業化生產提供一定參考。
[1] 周玉海,章慧.益氣化瘀法治療慢性盆腔炎3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3,10(5):303-304.
[2] 林淵,周良良,吳水生.對中藥湯劑劑型改革研究的思考[J].中國方劑學雜志,2011,17(5):265-266.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四部[S].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103、203.
[4] 張霞,王榮,楊健宏,等.復方蕓歸顆粒制備工藝研究[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1,28(3):223-235.
[5] 金玉琴,曾國武,王龍虎,等.不同浸泡時間對浙貝母有效成分提取的影響[J].中國藥業,2012,21(20):24-25.
[6] 涂瑤生,高華宏,張建軍,等.丹芪調經顆粒的制備工藝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1,22(2):212-213.
[7] 牛陽,張霞,王榮,等.八珍益智顆粒制備工藝優選[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7):35-36.
[8] 尤文質,陳雪梅,蘇娟娟,等.通脈顆粒水提及制粒工藝優化[J].中國藥房,2016,27(34):4836-4837.
[9] 劉弘,王俊杰,張玲昂,等.加權綜合評分法優化心得寧口服液提取工藝的研究[J].中醫學報,2014,29(1):77-79.
[10] 李煌,謝偉容,夏裕發,等.正交優選參斛顆粒水提組提取工藝研究[J].福建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2(6):34-35.
[11] 謝秀瓊,韓麗,羅海燕.中藥新制劑開發與應用[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32-233.
[12] 陳建真,呂圭源,葉磊,等.黃芪黃酮的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醫藥導報,2009,28(10):1314-1315.
[13] 孫政華,邵晶,郭玫.黨參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5,33(43):174-176.
[14] 李敏,金則新,陳彤,等.紅藤飲片提取物抑菌活性與次生代謝產物含量的相關性[J].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35(3):274-279.
[15] 劉生肸,劉喜平,董鈺,等.延胡索與川楝子配伍中總生物堿含量變化的研究[J].中醫兒科,2006,2(5):42-44.
[16] 周寶玉,虞文妹.敗醬草與其混淆品蘇敗醬及北敗醬的鑒別[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4,30(8):778-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