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艷
摘要:新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為廣大老百姓就醫看病提供了極大地便利,減輕了他們的就醫負擔,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然而從醫院角度來看,醫院利潤空間被縮減,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一項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醫院必須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尤其是在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設與完善方面不斷努力探索,勇于創新,謀求醫院未來良好的發展之路。本文立足于新醫改政策的實施背景,論述目前我國醫院財務內控管理的現狀以及不足之處,同時就新醫改政策下醫院財務內控制度的創新與完善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醫改 財務管理 內部控制
財務內控管理是醫院財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指醫院的財務管理部門針對醫院各項經濟收支活動進行資金預算、資金調配協調、資金流向監管。財務內控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確保醫院財務資產的安全、完整、避免浪費、節約成本,進而極大地避免醫院財務風險的發生,有利于保障醫院長久、高效、健康發展。雖然目前國內很多醫院已經在逐步開展財務內控管理工作,但是總體發展形勢不容樂觀,還存在著很多突出的問題。因此,在新醫改背景下,建立健全醫院財務內控管理機制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一)醫院財務內控管理制度建設不夠完善
由于受到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國內醫院往往更多的是關注醫療衛生服務方面,在醫院管理方面較為薄弱,很多醫院沒有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如采購與資產管理相脫節,從而導致醫院財務部、采購部、資產管理部門之間職責混亂,難以達成高效合作。因此目前我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就是盡快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內控管理制度。
(二)醫院財務內控工作的執行監督力度相對薄弱
隨著我國新醫改政策的逐漸深入,國內有些醫院已經開始著手制定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審計監督保障條例尚未完善,財務內控工作執行力度較弱,這就導致了醫院的會計預算是否合理;藥品、物品采購是否透明;固定資產是否賬面相符;會計人員是否存在欺騙舞弊行為等都是無人監管的。從外部監督來看,衛生系統的專項檢查較多,但是常規檢查少,很多日常的問題難以顯現出來,弱化了醫院外部監督功能。醫院財務內控工作的執行監督力度相對薄弱,與之相應的后果就是財務內控管理無法落到實處,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三)財務風險評估體系建設不到位
當前醫院在財務管理中普遍會遇到資金周轉受阻、成本預算規劃不合理、財務超支、債務累加、醫療糾紛事故賠償、病患欠費等財務風險問題。究其根源,這些財務風險的存在都是由醫院財務風險評估體系建設不到位造成的。所以,醫院要高度重視財務風險評估體系的建設,這樣既可以確保醫院財務資產的高效使用,又能夠將醫院現存的財務風險降至最低。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醫院財務內控管理制度
醫院財務內控制度是涉及醫院各科室、各部門、各環節,只有全員參與,協同努力,相互監督而又緊密聯系的管理控制體系,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完善的醫院財務內控管理制度。
科學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能夠確保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落實并起到一定的監督約束作用,進而可以促進醫院內部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系統化。醫院各科室、部門的收入、支出、流轉資金都應納入財務內部控制體系中,避免了資源浪費和成本增加;強化票據管理,領用、核實、報銷等環節都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物資藥品的采購要公正、公開,實行招投標;預算外支出一定要上報醫院領導,確認審批后方可執行等。
此外,醫院的審計部門要切實發揮其職能,定期開展財務專項審計,審查票據是否規范,報銷流程是否合理嚴謹,經費支出是否真實有效,核實固定資產是否登記入賬,賬實是否相符等。審計部門還會對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最終以書面報告形式上報給醫院領導。
(二)加強預算管理,強化醫院財務內控的執行、監督力度
全面落實預算管理,做好醫院資金的收入、支出的合理規劃,這是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的關鍵節點,因此,醫院應當加強預算管理,強化醫院財務內控的執行、監督的力度。
一是開展預算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從醫院自身發展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預算編制方案。在制定預算方案之前,要明確醫院財務預算管理的總體方向,采取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如實上報科室收支預算,避免虛報、漏報、少報、不報等現象發生。
二是預算管理與固定資產管理要緊密結合。固定資產管理是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環節,醫院在開展資產管理工作時要注意:醫院的固定資產要由專職人員負責管理,日常工作要包括定期盤點、資產備案、出入庫審批、資產管理與科室預算實現對接等。
三是建立預算編制與執行考核體系,切實做好預算編制的執行和考核工作,確保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工作得以高效實施,有效評估工作的執行情況。
(三)全面做好醫院財務風險評估工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環境在不斷的變化中,然而我國公立醫院在傳統管理模式影響下,管理模式僵化,缺乏應對市場競爭和財務風險的能力。因此,醫院要全面做好財務風險評估工作,有效開展財務內控的整改與管理,促進醫院長久穩健發展。
醫院財務風險評估體系主要包含資產管理、資產監督和資產審批三個方面,它們彼此之間緊密聯系,協同作用。資產管理,建立健全資產管理體系,強化資產價值流與實物流的有機融合,不斷提高醫院資產的使用效率,節約資源,提高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資產監督,定期核實資產賬物,強化醫院財務審計,及時監督醫院資產管理及使用情況。資產審批,在做重大經濟決策時,要考慮到其高風險因素,經過多次審核、預算,結合多方面因素,最終再進行審批,以期盡最大可能降低風險。
隨著我國新醫改政策的不斷深化、完善,多元化的市場競爭主體層出不窮,對醫院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是醫院現代化發展和新醫改的需要。就現階段我國醫院財務內控工作的開展現狀來看,依然存在著很多突出問題,制約了醫院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國醫療衛生系統也在逐漸加強財務內控工作的重視程度和規范化管理,財務內控制度也會變得更加科學、完善,有利于醫院健康、繁榮、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