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波 張熙
摘要:在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經濟不斷攀升的同時,計算機信息技術越來越成熟,應用也更加廣泛,其中公路客貨運輸管理就是其重要的應用方面。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公路運輸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優化了交通資源配置和車輛調度,保證了公路客貨運輸的高效和通暢,適應了當前公路運輸管理需要。可以說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公路運輸管理的重大技術變革,本文對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公路運輸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技術;公路客貨運輸管理;應用
引言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不斷創新,信息技術在公路運輸管理工作中具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簡單來說,表現在優化資源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交通所帶來的壓力。在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我國公路客貨運輸與交通信息網絡開始逐漸形成。在此形勢下,促使我國在公路運輸管理工作中,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為了有效解決該問題,需要相關單位根據當前公路運輸管理實際情況,合理應用現代化計算機信息技術,更好地推動我國公路客貨運輸發展,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這方面的需求。由此可見,計算機信息技術在當前公路客貨運輸管理中十分重要,需要相關單位對該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交通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1在車輛收費管理中的應用
車輛收費是公路運輸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收取的費用也是支持我國公路運輸事業發展和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眾所周知,我國很多地區的公路都是收費的,高速公路入口處以及各縣、市和省界交界處都設立有公路收費站,當不同的客運或是貨運車輛經過收費站時,都會按照相應的收費標準來收取費用。過去我國的公路收費站都采用人工開票收費的辦法,車輛經過收費窗口時需要停車繳費并等待工作人員開票和找零。這種人工收費方式操作較慢,導致車輛通行效率較低,并且在開票和找零的過程中也容易出錯,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特別是在一些車流量較大的路段,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等待繳費通過的車輛堵在收費站口,有的甚至造成了長達幾千米的擁堵,一堵就是大半天,令過路的司機和乘客苦不堪言,同時也給收費人員帶來很大的精神和工作壓力,有的司機還開玩笑地將收費站稱之為“公路血栓”。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電子繳費系統(ETC)的應用,破解了公路收費工作繁重、通行緩慢的難題,成為公路交通管理者和廣大司機乘客的福音。車輛電子收費系統(ETC)又稱為不停車收費系統,是一種先進的電子自動收費系統,20世紀80年代末由國外興起。ETC系統主要由車輛自動識別系統(AVI)、計算機網絡、車道與監測系統等幾部分組成。當裝載有ETC車載器的車輛通過ETC車道時,自動識別系統就會通過微波天線與車載器電子標簽建立專門的微波短程通訊,采用高速率半雙工協議實現對車輛信息的采集與交換,并將該信息上傳至交管網絡;在對車輛信息識別與采集的同時,車道系統完成自動起降桿操作,并利用計算機聯網技術與銀行后臺進行結算處理,車輛通行無需等待,從而達到車輛通過路橋收費站不需停車而能繳納路橋費的目的。車輛電子繳費系統消除了人工收費的很多弊端,具有節省人力、節約資源、杜絕票款流失的優點,大大提高了公路通行效率和管理服務水平,在保證公路正常收費的同時減少了由此造成的交通擁堵。不停車收費系統以其顯而易見的技術優勢成為今后公路客貨運輸收費管理的發展趨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2具體交通中的應用
公路中的信號燈就是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公路管理中應用的實例,信號燈的信號變換就是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盡管還不能實現全智能控制,但是信號燈是通過人們輸入的編程控制信號變換的時間,公路客貨運輸管理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道路車流量改編輸入的編程,以此來進行控制車輛同行的目的,交通信號燈能夠控制車輛通過路口的時間、轉向的時間,一旦交通信號燈癱瘓就會導致公路行駛的無序性、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公路客貨運輸管理當中的應用另一種常見的例子就是公路兩邊的攝像頭,我國大多數的公路兩邊都有監控攝像頭,尤其是路口的攝像頭、路中的攝像頭能夠實現超速抓拍、違章抓拍的功能,這些攝像頭都是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的體現,公路客貨運輸管理部門可以通過攝像頭看到從該路段上通過的車輛,通過查看攝像頭抓拍的車牌號就能夠實現違章處罰通知的功能,通過網絡公布、通知車主違章、罰款信息。當路段發生交通事故影響通行時,也可以通過攝像頭傳遞回來的信息及時對事故進行處理,如果存在事故糾紛還可以通過調查視頻影像的方法來還原事實真相、解決事故糾紛,并且根據調查,很多公路兩邊的攝像頭都是和公安系統連接的,如果存在其他影響公共管理的狀況發生,警方也可以調看相關系統進行解決,保證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避免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3交通事故處理
在交通安全事故處理上,計算機信息系統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例如手工繪制的現場圖能夠用計算機來替代,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便能繪制出符合國家相關技術標準及規范的現場圖,同時其制作速度與準確性要高于手工繪圖。隨著交通樞紐的發展與車輛的增多,如今道路交通事故頻發,事故處理中的重要環節便為現場圖的繪制。除此之外,在繪制現場圖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汽車碰撞的運動學與力學模型,并將理論與現場勘查的實際資料相結合,對事故發生的過程采用動畫輸出的方式進行模擬,如此便能科學、快速地對交通事故進行處理。同時,利用計算機技術能夠在實車碰撞試驗過程中建立運動學與力學模型,結合現場勘查的資料,對事故發展全過程進行模擬。對于CAP內數據傳輸的設備,需要確保其事務在CAP結束前的一個幀間隔內完成,否則便需要推遲到下一個超幀的CAP中進行處理。
4導航的應用
導航的應用主要是在相關機動車上安裝具有動態性能的車載導航儀。這種導航儀需要計算機技術,因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只有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才能夠使動態車載儀自動對周圍道路邊界和距離前的車輛進行有效識別。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司機快速找到與前面車輛最安全的距離。總之,應用導航,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減少我國公路客貨運輸管理所面臨的壓力。
5在車輛調度中的應用
在公路運輸企業中,對車輛的調度是合理安排運力,高效組織運輸生產的關鍵,而車輛的調度則依賴于信息的高效傳遞。過去運輸車輛的調度主要依靠電話通信,單一的聽覺信息傳遞方式經常出現誤聽誤報,甚至是失聯的情況,使運輸車輛的生產調度受到很大制約。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使信息傳遞方式更加多樣化,由單一的語音傳輸逐步向提供視覺信息的數字、圖文和視頻傳輸方式發展,實現了指揮中心與運輸車輛的實時通信;由僅提供信息傳遞逐步實現了信息的采集、傳輸、存儲、分析和處理的一體化,從而為車輛調度提供了優質的通訊支持和信息服務。
結語
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應用前景。但是,目前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公路運輸管理領域的應用中,覆蓋程度還有待提高,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地區,其技術應用還比較滯后,計算機信息技術人才也比較匱乏,這些都是未來工作中需要彌補和改進的地方。只有大力推進公路運輸監管的信息化,才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為運輸監管的智能化、高效化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姚霞.淺談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公路運輸管理中的重要性[J].山西農經,2017(18):115-116.
[2]張芳芳.公路運輸管理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的探討[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8):159.
[3]曹新玲.貨運大型化和信息化對公路運輸經濟的影響[J].北方經貿,2016(7):147-148.
(作者單位:1.天津市萬貿科技有限公司;
2.天津市安卓公共設施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