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嬋嬋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較快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空間和外延在持續擴大。市政工程管理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是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特別是在近幾年我國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的情況下,更需要不斷創新,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建設項目對城市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為城市居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方便。良好的市政道路橋梁施工是城市基礎設施日漸完善的標志,找出影響施工質量的通病,并進行有效防治,不僅能確保道路橋梁施工質量,也能最大程度發揮市政工程的整體社會效益。
1、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通病
1.1路基病害
路基是道路工程的核心構成部分,屬于路面的主體工程。導致路基出現病害的常見原因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路基排水不良,若排水狀況不能及時得到解決,會使路面長期處于積水狀態,導致路基出現松軟,進而降低路基的強度,直接危及到道路橋梁的行車安全。二是路基邊坡滑塌,在路基病害中比較常見。實際上,巖體力學特征和性質對邊坡的穩定性產生極大的影響,例如質地堅硬的巖石邊坡出現穩定性失衡現象,則主要類型為結構面失去控制,而軟弱巖石穩定性失衡則是以應力失去控制為主。三是軟土路基沉陷,主要是因為軟土含水量較大,但抗剪強度和承載力較低。而路基彎沉程度不能達到要求,也會造成路基結構發生沉陷,嚴重威脅到車輛行駛安全。
1.2路面病害
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的市政道路橋梁路面均未瀝青路面,其常見的路面病害主要分為四種形式,即路面裂縫、路面坑槽、車轍及泛油。若瀝青路面在設計時存在質量問題,加之外在不良因素的影響,例如當地氣候、水文條件等,會導致路面破損、開裂、推擁,嚴重時直接導致路面局部下陷。而縱向裂縫是指沿著道路縱向而出現的路面開裂現象,通常和形成方向保持平行,但是裂縫長度不一。瀝青混合料在進行攤鋪作業時,往往存在縱向施工連接不善的情況,導致冷接縫密實性較差,加之瀝青老化作用會進一步降低瀝青的應力性能,當達到抗拉強度極限時,就會使瀝青路面出現裂縫。橫向裂縫是沿著道路橋梁的橫向位置出現的路面開裂現象,與市政道路的中心線基本保持垂直狀態,且長度基本貫穿整個路幅。當然,也存在橫穿路幅的裂縫,這種裂縫沿著路面分布,且比較均勻。
1.3橋梁病害
橋梁多是由鋼筋混凝土結構構成的,因此易出現混凝土裂縫,而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原因比較復雜,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炷翗蛄阂坏╅_裂,會影響到工程質量,嚴重時直接使橋梁倒塌,因此橋梁結構要具備足夠強度,用來承受重力和各種附加力。在靜、動荷載、次應力等因素下,混凝土結構橋梁易出現荷載裂縫,主要包括兩種形式,即直接應力裂縫和次應力裂縫。同時,混凝土結構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混凝土澆筑初期,水泥成分會發生水化,進而釋放大量熱量,但這部分熱量常常聚集在結構內部,且不易被散發出來,導致結構內部溫度驟然上升。拆模后,混凝土結構表明溫度很快將至周圍環境溫度,這種溫差會在混凝土表面產生巨大的膨脹應力,進而為裂縫的出現創造了條件。若混凝土振搗工序出現問題,則易使振搗不夠密實,易導致在腹板預應力管道中產生孔洞,進而削弱腹板混凝土整體強度。
2、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通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施工組織,努力減少路基病害
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前,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進而為工程順利施工奠定基礎。因此在施工前,要做好施工組織,并對施工力量進行分散,明確施工質量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從主觀角度做好質量控制。在眾多路基病害中,地基不均勻沉降往往發生在道路橋梁建成后,因此應該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首先,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向現場施工人員開展技術交底,進而使施工人員能夠按照規范和要求進行施工。例如,針對路基填方、溝槽回填虛鋪厚度,應根據機型設定,且不能超過有相關規范。同時,建立科學合理的路基工程布局,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對地基結構類型進行確認,在必要的路段設置一定的沉降縫,進而有效減少道路和橋梁過渡路段路堤自重作用,防止因為自重力過大而出現的壓縮性沉降。
2.2提高機械化程度,預防瀝青路面病害
市政道路橋梁施工屬于系統化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的支持,且對機械化程度的要求也比較高。針對瀝青路面主要病害,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嚴格控制,包括瀝青路面設計及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指標等,嚴把質量關,并對施工周期、進度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強化施工管理,提高瀝青路面施工工藝控制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在軟基路段,針對橋頭下挖路段及填挖路段,由于兩者交換比較頻繁,因此必須深挖路基,并進行補強設計,同時增加預算,解決彎沉均勻性問題。對集料級配進行科學設計,使其性能能夠滿足攤鋪作業要求,并應用專用攤鋪機對集料進行攤鋪。待基層被逐漸整平、壓實后,要對瀝青路面進行養護,進而避免在基層產生干縮裂縫或溫度裂縫,進一步增加路基強度和瀝青路面的穩定性。設置橋頭搭板、枕梁,使具有柔性特點的路堤出現較大程度沉降,并將其逐漸過渡到橋臺地段,進而發揮“勻順縱坡”的效果。
2.3做好施工技術準備,做好橋梁病害防治
做好施工技術準備,首先應做好圖紙審查工作。充分掌握施工設計圖紙,為市政道路橋梁項目施工提供直接依據,主要內容包括地質環境、水文條件、地形地貌及線路障礙等。同時,做好現場勘察,通過現場勘查,了解工程施工范圍,掌握施工場地地形、地面排水情況及水電供應狀況等。針對橋梁病害,當確定是由結構受力變形而引起混凝土結構裂縫時,應首先檢查梁體底模、支架體系是否緩慢下沉,必要時進行預加荷載試壓,或通過實施換填等方法逐漸強化地基處理。重視施工工藝,對水灰比例進行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后,要應用平模對表面進行抹平處理。初凝前應用振搗器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反復碾壓,收水后進行二次抹面,并進行澆水養護。養護期滿后,要填充縫槽,且確保縫槽內部干凈整潔,同時保持混凝土結構表面處于干燥狀態。
3、結束語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工期較短,易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很難控制施工質量。針對實際工作中總結的施工質量通病,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防治處理措施,為市政道路橋梁工程順利開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愛民,黃明星.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通病預防處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0)
[2]劉堯明.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通病預防處理[J].門窗,2015(26)
[3]張慶明.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的預防及策略探究[J].四川水泥,2015(18)
[4]張愛民,湯燕妮.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 科技風,2014(21)
(作者身份證號碼:13012419901216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