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
備受關注的澳大利亞著名華裔商人、僑鑫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周澤榮狀告費爾法克斯新聞集團及其編輯誹謗案審議仍在進行。在上周的庭審中,三名證人向法官表示,費爾法克斯新聞集團的報道毫無事實根據,讓他們感到震驚和不安。而另一邊,費爾法克斯新聞集團前亞太新聞編輯約翰·加諾特在法庭上閃爍其詞,狀態窘迫。庭審本周將繼續進行。
周澤榮的證人之一、悉尼華裔醫生吳昌茂上周四在法庭上說,他與周澤榮相識于1999年,周在華裔社區擁有極高聲望,備受尊重。“慷慨、低調和商業上的成功使其成為僑界領袖”。費爾法克斯的報道2015年刊出后,當地華人紛紛向吳昌茂表達“憤慨之情”。
另一證人、悉尼科技大學前副校長羅斯·米爾本告訴法官,周澤榮是位“非常高尚的人”。他說,此前,周澤榮向悉尼科技大學捐款興建教學樓,且不求任何回報。作為答謝,悉尼科技大學決定將新建的教學樓以他的名字命名。證人悉尼大學負責博物館與文化事務的主管戴維·埃利斯也表示,“周博士是全澳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
在這次庭審中,費爾法克斯新聞集團和加諾特否認其新聞報道暗示周澤榮“真的有罪”,而是“懷疑”他與聯合國官員受賄丑聞有關,因此“有理由”刊登這篇文章。加諾特在庭上為自己辯護說,他在文章中只是說周“可能”有行賄的嫌疑,而不是事實。
這名前駐華記者告訴法官,之所以要寫那篇文章,是注意到美國司法部一份針對數人的起訴書中有關于周澤榮牽涉到聯合國官員受賄案的內容。對此,周澤榮的律師麥克林托克當場揭穿說,那些檔案里沒有任何關于周澤榮的內容。加諾特隨后狡辯說:“文件里說得很含蓄。”法官問加諾特會不會搞錯了,他稱自己正努力回憶這件事。
在一名參加當天庭審的人士看來,被告在回答質詢時充斥著“估計”“猜測”之類的表述,以至于法官不得不提醒他不能以這種方式回答問題。“加諾特的表現說明他很被動,給人的總體感覺是,整個事件都是道聽途說和捕風捉影,其對周澤榮的報道存在惡意中傷和故意誤導的嫌疑。”
有當地華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周澤榮多年來為促進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社會公平、國際交流和教育事業等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其所有捐款也都是依規運作、公開透明的,理應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而不應被懷疑和誹謗。▲
環球時報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