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鈞
【內容摘要】留守初中生是一個特殊的教育群體,由于缺乏有效監護、缺失親情和愛的關心,他們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或者養成不良習慣,以及安全隱患等問題。班主任作為留守初中生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如何用愛補償,引領他們健康成長?本文從建立留守初中生個人檔案,運用愛心開展教育;適時增強心理輔導教育,培養留守初中生健康心態;開展各種各樣互助活動,賞識教育關注留守初中生三個方面闡述。
【關鍵詞】留守初中生 建立檔案 心理輔導 互助活動
留守初中生是一個特殊的教育群體,由于缺乏有效監護、缺失親情和愛的關心,他們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或者養成不良習慣,以及安全隱患等問題。留守初中生教育問題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熱點課題,不僅是教師的基本義務,還是社會的公眾責任。基于此,筆者從如何做好愛的補償角度出發,著重解析留守初中生教育問題,并提出部分科學適當的對策以供參考。
一、建立留守初中生個人檔案,運用愛心開展教育
在留守初中生教育工作中要想做好愛的補償,首先需建立留守初中生個人檔案,及時掌握他們的詳細信息,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優勢,增強關愛行動的實施,做好愛的補償,這對提升留守初中生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質量來說相當關鍵。班主任需深入了解留守初中生的家庭,通過走訪的方式及時掌握他們的實際生活情況,并結合學習情況為留守初中生建立個人檔案。
個人檔案中包括留守初中生的各項基本情況,像生日和學習狀況,以及家長姓名、外出務工地點、聯系電話,家庭詳細住址和現有成員等,以此建立健全監護體系,動態監護他們,及時發現與解決留守初中生在生活與學習中的問題。同時,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教師應當擁有一顆無私奉獻的愛心,運用愛心開展教育工作解決留守初中生教育問題,對他們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負責,更需對孩子的終身成長負責。家長外出務工把孩子送到學校,教師需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教育、愛護和關心,在留守初中生生病時給予問候和照顧,生日時送上祝福,端午節送上粽子,中秋節送上月餅,新年時送上賀卡等。或者一個會心的微笑、鼓勵的眼神,都能夠讓留守初中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和關懷留守初中生,當他們在學習上獲得進步時表示祝賀,犯錯誤時要耐心傾聽和開導,使其在愛的包容下吐露心聲,感受到愛的教育和補償,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表現的更加優秀。
二、適時增強心理輔導教育,培養留守初中生健康心態
留守初中生由于缺乏親情關愛和家庭教育,容易產生心理問題,而且他們正處于關鍵的人生成長階段和轉變階段,屬于心理問題多發期,做好愛的補償適時增強心理輔導教育可謂是相當重要。學校需定期組織留守初中生舉辦健康心理知識講座,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工作,讓他們可以了解自身的心理、身體發展變化與規律,使其正確認識在成長中遇到的煩惱、挫折、困惑和矛盾,從而認識到父母外出務工的無奈和艱辛,真正提升自身的認知水平。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需多同留守初中生進行內心交流和情感溝通,仔細觀察他們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的表現,給予留守初中生更多的關愛,增強他們心理健康、法制法規、人身安全和自我保護等方面的指導與教育,強化自身的安全意識,使其學會自我調節、自我保護和自我管理。并提升自我防范能力,樹立自尊、自信、自強、自愛、自理的思想意識,從而形成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
三、開展各種各樣互助活動,賞識教育關注留守初中生
在留守初中生教育實踐中,做好愛的補償可通過開展各種的互助活動來實現。班集體作為留守初中生健康成長的精神場所,需要開展豐富對此的關愛活動,為他們提供快樂成長和積極學習的人文環境。
像成立“留守初中生樂園”,開展“一幫一”活動,即優秀學生或者教師幫助留守初中生學習;特別班主任和其他任課教師可臨時擔任留守初中生的代理家長,定期家訪和談話,及時掌握他們的心理動向和思想動態,并關心留守初中生的生活,引領他們向健康、正確的道路發展和成長。學校可組織勵志演講、講座活動,或者開展“心靈溝通”活動,為留守初中生提供更多的照顧和關愛,設立“愛心超市”、“溫暖協會”和“牽手行動”等,確保他們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生活樂趣,在融洽和諧的互動交往中體驗快樂和陽光,以及愛的補償和關懷。同時,愉快輕松的心態是提升學習效果的前提,在課堂上,教師需著重關注留守初中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在情感方面給予支持,通過微笑、延伸和言語等進行激勵,帶著愛心與激情講授知識,不知不覺的進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對此,班主任和教師可采用賞識教育關注留守初中生,善于發現留守初中生身上的長處和優點,為他們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包括長期目標、分段目標和小目標等,使其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構建自信。并善于發現留守初中生的進步和成長,給予鼓勵與肯定,當他們相信自己時,將會自主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障礙與挫折。
總之,在留守初中生教育活動中,教師需做好愛的補充解決問題,結合留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無私奉獻自己的愛心,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靈活采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開展教育,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使留守初中生得以健康快樂的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陽. 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與應對方式研究[D]. 安徽醫科大學,2011.
[2] 梁維. 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系統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2011.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周家壩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