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梁生樹
“千年古樹盤了根,開花結籽靠山穩”
——孫萬福《咱們的領袖毛澤東》
洛陽村是洛川縣196個行政村中的一個,洛陽村提升組織力的方法,實際也是全縣基層組織建設的通用方法。縣委在黨組織和黨員中推出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概括為:年初承諾定任務、過程積分強管理、年終評議看成效、“三項機制”兌結果。這四項制度,形成一個閉環式的制度體系。
“黨組織有型有為,組織力就會巨大無窮”“組織力是無形的,但其作用絕對是有形的,能夠給發展加速、給黨員加壓、給干部加責,其效果直接體現在老百姓的收入上、黨風政風的好轉上,社會風氣的變化上。”洛川縣委書記王明智說。
當代陜西:一周來,我們先后跑了6個村,除了洛陽村,在其他村也都感到你們在組織力的提升方式方法上做了很多探索。
王明智:在新時代,基層黨建必須跟進時代步伐。去年“七一”前夕,時任省委副書記、省長的胡和平到洛川縣講黨課時指出,黨支部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要把黨支部建設好、把作用發揮好,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要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嚴格執行“三會一課”等制度,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聆聽黨課后,我們縣委一班人一致認為,黨支部是黨的基本組織單元和戰斗單元,從建強支部入手抓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非常精準的切口,點出了我縣黨組織建設中的要害,也為我們基層組織建設劃出重點。我們縣委在謀劃基層黨建時,首先將提升組織力作為第一要務,作為縣域發展的基礎工程。
當代陜西:從洛陽等多個村的采訪和觀察,我們感受到組織力的提升對農村各項事業發展都起到很大促進作用。
王明智:是的。在洛川縣,洛陽村并無奇特之處,其人口規模、經濟基礎、群眾收入都平平常常,但洛陽村為什么發展得很快,為什么各項工作都能均衡發展,關鍵是黨組織有較強的組織力。組織力的強弱,最直觀的是有沒有一個好支部,支部強了,黨在群眾中的領導力、凝聚力、號召力就自然強了。作為縣委書記,我在實際工作中切身感受到,提升組織力既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所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所需。
如我縣強力推進的蘋果“百億產業”項目、今年4600多人脫貧任務以及一批棚戶區改造等民生工程,沒有強有力的組織力作保障,任務是很難按時完成的。所以我認為,組織力是干出來的,是通過為群眾謀事辦事過程形成的。
當代陜西:如何提升組織力,是當前擺在各級黨組織面前的課題。
王明智:沒錯,在這方面我們一直在積極探索。黨員積分制是洛川縣在全省率先推行的,已有10多年時間,有效解決了基層黨組織黨日活動堅持難、黨員作用發揮評價難、不合格黨員處置難等問題。當然,在實踐當中,我們感到當前還存在黨員承諾空洞、黨員積分不準、操作程序復雜、支部活動流于形式、積分結果運用不夠等一些問題。破解這些問題,就需要對黨員積分制這一做法常抓常新。
同時,延安是黨員承諾制發祥地,“三項機制”是省委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的制度創新,這些制度的實用性、實效性都經過長期驗證,2017年,我們將這些好的做法串連起來,形成互相作用的制度體系,能夠形成拳頭,從而使基層組織力很有勁。
在設計這一制度時,我們突出“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力求最大限度發揮黨支部的主體作用,從嚴從實教育管理監督黨員,歸根結底還是想通過制度創新提升組織力。
當代陜西:當前,村級黨支部虛化、弱化、邊緣化的現象較突出,這實質是組織力不強的具體表現。


王明智:的確是這樣。“弱化”“虛化”“邊緣化”的主要表現是:基層黨組織重業務輕黨建,重經濟發展輕意識形態工作,班子不團結,組織軟弱渙散;黨組織工作脫離實際,形式化嚴重;一些基層黨組織出現空缺、空轉等現象。
這些情況,在我們縣并不明顯,原因也就是我們持之以恒地完善承諾、積分管理等制度體系。我們建立起由縣委組織部牽頭,鄉鎮黨委為主體,按季度對村級班子進行綜合研判制度。通過研判,發現典型,樹立樣板,對軟弱渙散的村級班子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整頓和幫扶。同時明確,對半年以上支部書記空缺、不發揮作用、矛盾突出的,要對鄉鎮黨委進行問責。
我們特別注重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實施“頭雁工程”,培樹一批工作有思路、落實有辦法、示范帶動力強、在省市縣范圍內“叫得響”的優秀黨支部書記。建立人員篩選、教育培訓、聯系幫帶、試崗鍛煉、考核管理等長效機制,用3年時間培養10名“頭雁”黨支部書記,符合條件的按規定享受鄉鎮工作人員待遇。一個重要的做法,是我們致力拓寬村干部培養渠道,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村級后備干部培養,為干部的成長搭建平臺。

?縣委書記眼中的組織力
當代陜西:今年,洛川縣在農村基層黨建中推行十項重點工作,夯實了組織力提升的基礎。
王明智:是的,我們把這十項工作當作基層黨建的“攻堅之戰”,它包括:建立鄉鎮黨委書記向縣委常委會專題匯報黨建工作制度、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等,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了問題導向,目的是為了破解我縣農村基層黨建主體責任不實,黨組織班子作用發揮不好,標準化建設水平不高,創新工作思路不寬、成效不明顯等突出問題。
我們把村“兩委”換屆作為落實十項工作的契機,村支部換屆已全部完成后,換屆后支部班子面貌一新,全縣196個行政村,134名村支部書記連任,新當選62名,平均年齡49.3歲。在總體保持穩定的情況下,一批年富力強、富有基層工作經驗村干部走上村支部書記的崗位。這支隊伍,將是洛川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