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提別克·再那力汗 阿斯木古麗·馬汗
摘 要:本文展開了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當前玉米高產栽培的現狀,總結玉米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在當前社會發展進程中,農業的迅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為國民經濟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農業種植中,玉米是較為重要的種植產品,其產量對我國的糧食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仍有部分地區缺乏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了解,缺少對玉米病蟲害防治方法的認知。因此,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展開分析,同時重點研究玉米病蟲害防治方法。
關鍵詞:玉米;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011
前言
在改革開放深入實施的新形勢下,玉米作為重要的農業產品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少學者認為,提高玉米的種植產量不僅可以促進農業的發展,同時也能夠有效保障工業生產原料的充足。因此,較多地區均通過對玉米重要性的認識,加強了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分析。在玉米高產栽培進程中,加強對技術的創新、病蟲害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過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的探討,可以為日后提高玉米的產量奠定堅實的基礎,具有現實的研究價值和意義。
1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分析
1.1 玉米種植土地和種子的選擇
玉米在生長期間,由于其根系相對發達、適應能力較強,通常對所種植的土地要求不是很高。但同時玉米的莖稈較為粗壯,在生長時需要較多的水分和養分,因此,提高對所種植土地的要求是促進玉米高產的重要因素。為此,在玉米種植土地的選擇上,應根據玉米的實際生長需求選擇土壤相對肥沃、方便排水的耕地。盡量避免選擇旱耕地,為玉米的生長提供比較豐富的營養。同時,在種植前要對土壤進行翻松,保持耕地的松軟好濕潤[1]。此外,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中,合理的選擇玉米耕作種子也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情況下,要通過穗選和粒選的方式科學的選擇玉米種子。穗選主要是將玉米種子中尚未發育完全的和有病蟲害的玉米穗完全剔除;粒選是盡量選擇粒大的玉米種子。
1.2 科學的玉米播種
在提高玉米產量的過程中,對玉米進行科學的播種是尤為重要的[2]。從某種角度而言,耕地土質、氣候條件、土壤溫度等均是影響玉米播種水平的重要因素。為了避免因耕地土質產生的不出苗現象,可以通過增加播種量的方式進一步實現對壯苗的保障。在玉米種子播種時,可以通過對上述影響因素的調查和分析,合理設置玉米間播種的密度。不同的玉米品種在播種時,其選擇的種植密度不盡相同。同時,在播種玉米期間,播種人員應定期檢查玉米的生長狀況,對于缺水的玉米耕種區域應及時進行灌溉,保證玉米生長期間的充足水分。在玉米種子播種施肥期間,要保證化肥與種子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化肥將玉米種子燒死。
1.3 合理的田間管理
玉米播種后,加強對玉米播種田間的合理管理也能夠提升玉米產量。一般來說,田間管理主要是勘察玉米的生長情況,并根據實際生長狀態實施相應的管理。查苗和補苗是玉米田間管理的核心內容。玉米種植人員在玉米播種一段時間后,要及時進入田間觀察玉米的生長情況,了解玉米苗是否全部長出,并根據玉米省生長的實際狀況,制定出合理的管理計劃,加強對玉米缺苗的管理[3]。對于種植一段期間后沒長出苗的區域,種植人員應采用帶土移植的方式進行補苗,并在根部適當補水,提高玉米苗的存活率;加強對多余玉米丫子的處理。種植人員應對長出多余玉米丫子的玉米植株進行及時清理,將丫子掰除,為玉米苗提供更為豐富的水分和養分環境。由此,通過合理的田間管理,可以為提高玉米的產量提供有力保障。
2 玉米病蟲害防治方法的探討
2.1 玉米病毒的表現及防治
在玉米生長期間,病蟲害是影響玉米產量的重要因素[4]。玉米病毒是玉米生長常見的病害之一,多發病于玉米的出苗期和長葉期。其主要表現為,玉米的葉子上會出現數量較多的綠色條、點,隨著玉米的增長而逐漸蔓延到整個玉米葉子上,最終導致玉米葉子出現黃色的條紋形狀。此種玉米病毒對玉米的生長具有嚴重的抑制性,會降低玉米的產量。在玉米病毒防治中,主要防治措施是噴灑藥物。玉米播種人員要定期對玉米種植區域進行觀察,及時了解玉米的生長狀態。一般情況下,當發現玉米葉子上出現數量較多的綠色條、點時,就應采用氧化樂果的稀釋液對玉米進行大范圍的噴灑。早期噴灑藥物,主要是為了在幼蟲生長前,實現對此種病害的有效防治。
2.2 玉米大斑病的表現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長期間最為常見的玉米病害[5]。不同的發病時期,大斑病體現為不同的特點。在大斑病發病的初期時,通常會在玉米的葉子上生出較小的灰色斑點,隨著玉米的不斷增長,灰色斑點會逐漸擴散到玉米的葉脈上,最后導致玉米葉片的葉脈中間部位出現黃褐色的大片斑點。在大斑病發病的后期,玉米的葉片上會形成大片的灰黑色斑點,葉子變黃或是枯萎,甚至會影響玉米果實的生長。通常情況下,通過對優良玉米品種的選擇能夠有效實現對大斑病的防治。在選擇玉米種子時,種植人員要盡量選擇抗病性能相對較強的玉米品種。同時,在發現大斑病后,要及時對出現大斑病癥狀的玉米葉子進行及時清理,由于該病具有傳染性,及時清理病葉可以有效防止該病的傳染。
2.3 玉米螟的表現及防治
在玉米生長期間,玉米螟是玉米最為普遍的病蟲害。在對玉米生長狀態進行檢查時,若發現玉米苗上出現較多的小孔,則說明該玉米苗遭到玉米螟的侵害。其主要表現為,玉米螟的幼蟲會進入到玉米內部對玉米包葉和花絲進行侵蝕,將剛生長出的玉米籽粒吃掉,對玉米的心葉加以跑壞。從某種角度而言,玉米螟對玉米的產量具有極為嚴重的影響。現階段,對于玉米螟的防治通常采用的是藥物和蟲害天敵治療。在藥物治療方面,加強對玉米螟的了解,明確藥物噴灑的最好時間。一般情況下,會選擇在玉米抽穗期間對玉米耕地區域進行大范圍的藥物噴灑,實現對玉米螟的針對性防治;在蟲害天敵治療方面,明確玉米螟的天敵是赤眼蜂,將赤眼蜂散放于產量較高的玉米種植區域,以實現對玉米螟的防治。
3 結語
在當前社會發展進程中,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經濟文化繁榮發展的支持下,包括農業在內的各行業均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與此同時,農業中的玉米種植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視,但其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針對當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現狀,本文主要從玉米種植土地和種子的選擇、玉米的播種、田間管理等方面展開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分析。同時,從玉米病毒、玉米大斑病、玉米螟等角度重點分析玉米病蟲害防治的方法。期望通過本文關于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的分析,可以為日后促進玉米在農業中的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
參考文獻
[1]王星.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分析[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7,29(6):73-74.
[2]丁細群,羅文軍,楊文平,等.玉米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現代園藝,2016,5(23):72-73.
[83]周紅忠,林金龍.淺議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5,7(2):110.
[4]陳建軍.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6,4(17):82.
[5]萬玉玲.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4,5(1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