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展易
摘 要:種子市場的不斷發展,為農業的增產增收帶來了不可忽略的促進作用。種子包衣也被廣大種植戶所接受,其不僅能夠防病治蟲,還可提高產量,是一種省工省時的好方法。試驗研究了不同含水量的包衣玉米種子在各貯藏期為種子發芽帶來的影響,就本研究結果來看,4個指標種子在密封的3個月內,其發芽率均高于國家標準(85.00%)。就同時期對比的結果來看,與對照指標相比,各指標的發芽率均較低,同時,在含水量逐漸升高的情況下,指標發芽率的也會降低得更快。4個月后,指標1、指標2與指標3的種子發芽率已經降至82.00%、74.00%與58.00%,但是對照指標4的種子發芽率仍然保持在92.00%左右。由此可見,不同指標的種子也會在加長其貯藏時間的同時降低其發芽率。
關鍵詞:包衣玉米種子;不同含水量;貯藏試驗
中圖分類號:S513.09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032
種子包衣技術在我國各個地區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推廣,它在農作物苗期害蟲、地下害蟲等具體的病害的防治問題上有良好的效果,為提升農作物出產效率打下了基礎的基礎。就具體實施的情況來看,當種子進行包衣指標之后常常會產生出苗不整齊以及出苗率較低等情況[1]。相關研究表明,大家將此類問題的出現歸結于種子的含水量。本研究主要對不同含水量的包衣玉米種子實施貯藏試驗,時間為2016年冬末至2017年早春期間,分期展開芽率測試,以期為種植戶以及種子企業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為農民增收與農業增產貢獻出一份力量。
1 材料與方法
1.1 確定供試品種與種衣劑
供試品種主要為丹玉23,而所選用的種衣劑則為蟲黑消2代,具體的操作方法請參考說明書。
1.2 試驗指標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分別展開了4個指標,并以指標1、指標2、指標3以及指標4為編號加以區分。
指標1:包衣種子的含水量為14%。
指標2:包衣種子的含水量為15%。
指標3:包衣種子的含水量為16%。
指標4:包衣種子的含水量為13%(對照)。
1.3 試驗方法
將以上四類不同含水量的玉米種子各取出0.5kg,將它們分別封于塑料袋內(0.5mm厚的聚乙烯),并于1、2、3、4個月末對各指標的發芽率加以檢測。在對這4個指標儲存之前同時也應檢測其具體的發芽率。
2 結果
4個觀察指標中的玉米種子均在袋中密閉了4個月,當其密閉第3月末時,所有指標的發芽率在85.00%以上(高于國家標準),分別為88.00%、88.00%、86.00%、94.00%,就同時期對比的結果來看,與對照指標相比,各指標的發芽率均較低,同時,在含水量逐漸升高的情況下,指標發芽率的也會降低得更快,在包衣種子存貯至4個月后,指標1、指標2與指標3的種子發芽率已經降至82.00%、74.00%與58.00%,但是對照指標4的種子發芽率仍然保持在92.00%左右,詳情見表1。
3 結論
種子包衣主要指的是將種子與特制的一類藥劑依照相應的比例進行混合后,于種子外面抹上藥膜,以此成為包衣種子。種衣劑與拌種與浸種藥劑均有所不同,這二者在種子入土播下后會被水溶解,在極短的時間內其藥劑會消散,而種衣劑則可在種子上固化形成膜,在播下后不會像拌種與浸種種子一樣藥物被消散開,在種子逐漸生長的過程中,包裹于外層上的藥物成分也將會慢慢散發出來,同時種子生根處會吸收散發出來的藥物,通過根部的生長再傳至具體的部位中,這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促進藥物的有效運用。
對于種子水分含量保持于14%、15%、16%之間時,種子封存期在第一個季度可達到國家標準的發芽率,但是一季度后,它們的發芽率將會大幅度下降,無法確保出苗率,同時也無法運用于農業生產中。
通過對不同含水量包衣玉米種子展開的相關貯藏試驗在往后包衣玉米種子 的日常管理以及具體的管理活動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意見,這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玉米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成廣雷,張海嬌,趙久然,等.臨界脅迫貯藏條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種子活力及生理變化[J].中國農業科學,2015(1):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