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霖 孫媛
摘 要: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產業結構也在不斷調整,再加上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對于蔬菜質量以及食品安全問題也越發重視,無公害蔬菜也就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主要對無公害蔬菜生產中植保技術的應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無公害蔬菜;植保技術;生產應用
中圖分類號:S43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042
隨著人們對無公害蔬菜的需求越來越大,蔬菜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一部分生產人員在利益的驅使下沒有堅持無公害種植的基本原則,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無公害蔬菜生產中運用植保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充分、有效地使用植保技術才能真正做到科學使用農藥和化肥,合理改善蔬菜生態環境,真正實現無公害。
1 合理選擇生產基地以及品種
在無公害蔬菜生產過程中,在植保技術應用之前一定要選擇合理的生產基地以及蔬菜品種。具體而言,在選擇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地址不處在“三廢”污染地區,也就說在生產基地周邊不能存在工礦企業,避免蔬菜受到污染;此外,基地和交通主干道之間的距離最好控制在50~100m,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蔬菜受到有毒物質的影響[1]。此外,在對蔬菜品種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最好是選擇抗病能力較好的品種,蔬菜品種質量會直接對之后的生產造成影響,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可以結合不同地區生態情況以及病蟲害發生情況來進行合理的選擇,這樣就能從根源上提高蔬菜品種的免疫能力。
2 無公害蔬菜生產中植保技術的應用
2.1 對蔬菜生產配套技術進行完善和改進
2.1.1 對不同蔬菜輪作以及茬口進行合理安排
不管是任何地區生產無公害蔬菜,倒茬輪作在其中屬于一項較為關鍵的措施,其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資源,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蟲害所造成的影響。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不同科屬的蔬菜發生病蟲害的情況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這一現象,就可以加強對輪作技術的應用,以此來防止出現病原菌相互傳染等問題,進而有效地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此外,如果是在棚室內進行無公害蔬菜生產,可以采用有機無土栽培方式來進行生產,這樣也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在生產過程中,同一種類型的蔬菜在同一塊地上最好不要連續超過2茬,而且在換茬的時候不要種植同一類型的蔬菜。
2.1.2 做好田間處理工作
在生產過程中,每一次蔬菜種植之前或是收獲之后,相關人員還需要及時對田間的廢棄物、落葉以及雜草進行清除;在蔬菜生長過程中也要及時對那些病葉以及病株進行清理,這樣就能有效地消滅病菌,減少病蟲害對于無公害蔬菜造成的影響。
2.1.3 積極使用套作高畦栽培
在應用植保技術進行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過程中,還需要積極使用套作高畦栽培技術,這一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蔬菜生產通風、排水以及光照等條件,進而更好地促進蔬菜的生長。
2.2 科學合理施肥
在應用植保技術進行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過程中,科學施肥也屬于一項較為重要的工作,施肥不僅能夠有效地改善土壤環境和肥力,還能有效地促進無公害蔬菜產量和質量的提高??墒?,在施肥過程中如果施肥手段不夠恰當,則有可能會出現燒苗和影響蔬菜品質等問題。因此,一定要確保施肥工作的科學合理性。
2.2.1 以有機肥為主、追肥為輔
在施肥過程中,有機肥能夠為蔬菜提供較高的營養元素和鹽分,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性質,讓土壤透氣性和透水性都能得到有效提高。為此,在無公害蔬菜定植之前一定要一次性施足有機肥,有效協調土壤中的水、氣、肥等物質,促進蔬菜健康生長。
2.2.2 測土配方施肥
在施肥過程中,測土配方施肥屬于一項較為重要的手段,主要按照蔬菜本身需求進行施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可以將有機肥作為基肥,然后在產前提出氮、磷等微量元素肥料的用量,進行限時限量、有目的性地追肥,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蔬菜產量,讓肥料經濟效益最大化。
2.2.3 葉面施肥
在無公害蔬菜生產過程中,葉面噴施肥則能進一步促進蔬菜根部營養,在蔬菜產量得到提高的同時還能最大程度改善蔬菜品質。具體而言,生產人員可以在前期噴施氮肥,為蔬菜提供較好的營養;在中后期的時候可以追加磷肥,讓蔬菜葉片有機質向生殖器官轉移;在蔬菜開花時間內則可以噴施硼肥,讓蔬菜種子能夠更好地形成。此外,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還需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進一步提高無公害生產質量和品質。
3 結語
在生產無公害蔬菜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大對植保技術的重視力度,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嚴格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這樣才能確保蔬菜生產的質量和產量,同時減少對周邊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真正生產出無公害蔬菜。
參考文獻
[1]陳庭華,張歡淼,陳彩霞,等.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和植保技術應用[J].植物保護,2001,27(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