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亞飛
摘 要:目的:探討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及其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某蔬菜種植基地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進行蔬菜種植,以1a為周期計算蔬菜產量,并與以往同期采用傳統種植方法種植蔬菜的產量進行對比,計算增產幅度,評估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應用效果。結果:在應用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后蔬菜年產量較以往增加25%,產值增加32萬,產量和產值前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在蔬菜種植當中有著突出應用價值,可以有效改進蔬菜種植栽培技術,提高蔬菜產量和產值,推動蔬菜種植業可持續性發展,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08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蔬菜種植業要走上一條優質高產的發展道路,就要提高蔬菜質量,確保種植戶增產增收。而要想提升農業蔬菜種植效果,必須要對傳統的種植技術與方法進行改進與優化,創新應用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提高蔬菜種植栽培技術水平,提升蔬菜質量與安全,推動產量和產值的雙重增長[1]。為進一步探究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價值,本次研究采用對比分析方法,對照應用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前后的蔬菜產量與產值,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某蔬菜種植基地作為研究對象,該蔬菜種植基地種植蔬菜類型主要有:西紅柿、菠菜、芹菜、大蔥、韭菜、辣椒、茄子、洋蔥、馬鈴薯等。
1.2 方法
采用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進行蔬菜種植,具體種植技術包括:合理選擇棚膜;科學控制光照;適時采取通風措施;有效選擇壯苗;注重合理施肥;積極防治病蟲害。與此同時,選擇以往同期采用傳統種植方法種植蔬菜的產量進行對比,計算增產幅度,評估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應用效果。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全部數據均納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22.0當中進行統計與處理。P<0.05時,前后產量與產值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應用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后蔬菜年產量較以往增加25%,產值增加32萬,產量和產值前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 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方法
3.1.1 合理選擇棚膜
棚膜選擇在種植優質高產蔬菜的過程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的一個要點,棚膜選擇質量也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種植效果。一般而言,選擇的棚膜必須要符合無毒無害、透光性強、拉力好、無滴性強、壽命長、保溫效果好、增產性能強等要求,確保種植出的蔬菜可以滿足無污染的特點,確保蔬菜的質量安全。透光性強的棚膜,可以有效滿足蔬菜生長所需的光照,和普通農業膜相比能夠促進蔬菜增產20%~30%。當前暢銷的蔬菜棚膜主要有2種:高保溫無滴防老化膜和三層共擠無滴保溫防老化膜,實際應用效果十分突出[2]。
3.1.2 科學控制光照
在蔬菜種植和蔬菜生長進程中,光照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光照也是影響蔬菜產量和質量的直接因素。因此,科學控制光照是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的關鍵,需要在光照技術控制方面加大力度。在光照控制環節,要注重借助自然界的陽光,也要積極采用人工補光的方法來提升蔬菜產量。在冬季或者初春時氣溫較低時,為了確保蔬菜大棚的溫度可以在棚膜表面覆蓋保溫材料,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自然光照的攝取。一旦遇到下雨或下雪,光照大大下降,需要通過人工補光方式保證蔬菜生長所需的光照。
3.1.3 采取通風措施
蔬菜生長對溫度有著較高要求,溫度過高會影響蔬菜正常生長,需要將外界溫度控制在蔬菜生長所需的合適的溫度范圍內。在蔬菜大棚當中常用的降溫方法主要有通風和遮光2種方法。在不進行通風處理的條件下,遮光可以降低大棚內的溫度,一般情況下可以下降4~6℃。而通風則是降低溫度的首選方法,除了可以達到降溫效果之外,還可以通過空氣流通的方式排出有害氣體,降低棚內濕氣,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促進產量的提高。在采取通風措施時要在避風處開設通風口,并根據蔬菜種植的需要調整通風口的位置。
3.1.4 有效選擇壯苗
在蔬菜種植時,一部分可以通過播種的方式種植,而大部分蔬菜需要利用育苗移栽的方式來完成培育種植,特別是瓜果類的蔬菜,要想提高產量和種植效益,就必須注重壯苗的選擇。要盡可能選擇菜根、莖粗且短,節緊密;菜葉大而厚實,顏色濃綠;沒有損傷,大小均勻的壯苗。在移栽過程當中要注意采用護根育苗法,以保證根毛完好和蔬菜早期產量。選擇蔬菜種子時及時剔除質量差的種子,通過清洗去除雜物和病菌,在浸種和催芽時,要控制好時間,提高透氣性,以免出現悶種現象。在幼芽出土和幼苗生長過程當中,要確保溫度適宜,保證土壤透氣,保證土壤營養充足。
3.1.5 注重合理施肥
在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中施肥技術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蔬菜生長必須要有充足的肥料營養作為支持,而在實際施肥當中要以有機肥為主,以基肥為輔,并且關注以下幾個問題:施肥過程當中要做好通風換氣,確保肥料效用的發揮;不施用含氯肥料,以免影響土壤質量;做好根外追肥,促進蔬菜有效生長,提高產量和質量;注意施用微量元素,堅持平衡施肥;結合蔬菜種類、土質、肥力、熟性等選擇施肥的時間、多少、種類;在播種以及栽植幼苗之前的15d施好基肥,而基肥與追肥需要避免長時間選用同一肥料。
3.2 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
3.2.1 農業防治
在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中,病蟲害防治技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技術方法,只有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才能夠確保蔬菜的質量和產量,真正達到高產穩產以及確保蔬菜質量安全。農業防治技術是病蟲害防治技術當中的重要要素,農業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選用優質高產以及抗逆性強的蔬菜品種,在種植基地建立留種區和無蟲病留種田,遏制病蟲害傳播;蔬菜栽培中貫徹實施合理的耕作、輪作以及施肥制度,強化田地管理;定期清理菜園,合理選擇嫁接技術控制傳染病。
3.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方法是一種綠色安全的病蟲害防治方法,針對的是害蟲和致病菌,通過選擇其天敵或者是抑制因素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對病蟲害進行預防和治理,可以有效提升治理效果,確保蔬菜質量安全。而在生物防治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種植戶首先需要選擇應用無污染和無殘留的藥物,確保藥物作用的發揮可以及時處理蔬菜病蟲害,發揮好預防作用。
3.2.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在蔬菜種植當中的應用,必須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科學選擇蔬菜種子;合理選擇應用化學藥劑;恰當處理土壤;合理選擇和制定病蟲捕殺和誘殺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物理防治方法捕殺害蟲時,要避免蔬菜受到病蟲害干擾,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高壓泵燈、糖醋誘殺、毒餌誘殺等方法,同時也需要根據病蟲害防治難度進行綜合應用。
3.2.4 化學防治
在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實踐當中,化學防治方法有著最為廣泛的應用范圍,而且這一方法有著起效快和防治效果突出的優勢。但是在應用化學防治方法時,必須要合理控制農藥使用量,避免長期大量地使用同一種農藥類型,導致病蟲害出現抗藥性;及時對受到農藥污染的種植區域進行清理和消毒,以免蔬菜遭受農藥危害;嚴格依照農藥使用準則進行農藥的選擇和應用,避免蔬菜農藥殘留和農藥使用超標問題,在控制病蟲害的同時保障蔬菜的質量和產量,增強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應用價值[3]。
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在蔬菜種植當中有著突出應用價值,可以有效改進蔬菜種植栽培技術,提高蔬菜產量和產值,推動蔬菜種植業可持續性發展,值得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波.現代農業蔬菜栽培技術及栽培要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36):8-9.
[2]馬俊仙.無公害綠色蔬菜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14(4):
29-30.
[3]張家友,周峰,王濤.無公害蔬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