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可持續發展理念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一個突出特征。蠶沙處理是對家蠶食桑后的排泄物進行處理,方法是用微生物對桑蠶的排泄物進行厭氧發酵,經過一定時間后可以添加到豬、牛、羊、家禽的日糧中,使其得到重復利用。本文在對蠶沙資源進行分析過程中,注重將蠶沙用于動物飼料,降低飼料成本,更好地提升養殖效益,降低廢棄蠶沙對環境的影響,實現農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蠶沙;資源利用
中圖分類號:S88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090
1 蠶沙用于畜牧養殖的可行性分析
蠶沙在畜牧養殖領域的應用,主要在于蠶沙中含有動物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根據學術界對蠶沙的營養及活性成分的研究結果來看,蠶沙在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以及Ca、P方面的含量較高,與畜牧養殖的常用飼料相比,二者相差無幾,甚至要高于一般飼料,這為蠶沙在養殖行業的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例如對比蠶沙、麥麩、玉米的營養成分來看,蠶沙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的質量分數分別為17.63%、5.23%、17.84%;麥麩的質量分數分別為15.69%、3.89%、6.61%;玉米的質量分數分別為9.41%、3.11%和1.26%。從這一角度來看,蠶沙相對于玉米和麥麩而言,其在畜牧養殖中占有更大的優勢[1]。
同時,從蠶沙中的活性物質情況來看,在黃酮類化合物、葉綠素、果膠方面的含量較高,其質量分數分別為1.66%、0.8%、11%。蠶沙中包含的活性物質對于動物成長有著積極影響。例如蠶沙中包含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抗腫瘤功能,可以使動物在食用蠶沙后更加茁壯地成長。
2 蠶沙處理資源利用分析
在蠶沙經微生物發酵處理后進行利用過程中,要注重對蠶沙資源的特征進行把握,使蠶沙資源利用能夠更具針對性。本文在對蠶沙處理資源利用過程中,主要從豬、牛羊的飼養2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2.1 蠶沙處理資源在豬養殖中的應用
從我國養殖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豬的養殖所占比例較大,如何對豬飼料進行科學改良,對于豬養殖效益的提升有著較大的影響。結合豬養殖的情況來看,在豬養殖成本結構中,飼料成本占比最高,達到了70%左右,甚至一些地區在豬養殖過程中,飼料投入成本將近80%。飼料成本較高,導致豬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縮減,對豬養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為此,將經微生物處理后的蠶沙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加以使用,可以降低飼料成本,使豬養殖的經濟效益得到提升。蠶沙處理資源利用在生豬養殖中的應用,要注重對蠶沙微生物處理及處理后的蠶沙在生豬日糧中的添加量進行控制。蠶沙相對于麥麩、玉米而言,其營養成分較高,將其按照一定比例摻入到飼料中,可以大大的節約飼料成本。根據蠶沙資源的應用研究資料顯示,加入15%~20%的蠶沙進行生豬養殖,其飼料的節約成本在30%左右。同時,在進行肥豬養殖過程中,加入8%左右的蠶沙,對豬的屠宰率沒有不良影響。在瘦肉率的研究結果來看,蠶沙添加率的提升,豬的瘦肉率也隨之上升。由此可見,在進行生豬養殖過程中,對蠶沙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對于提升生豬養殖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2 蠶沙處理資源在牛羊養殖中的應用
在進行牛羊養殖過程中,牛羊具有一定的耐飼料能力,這為蠶沙資源在牛羊養殖中應用創造了一定條件。從蠶沙資源的營養成分來看,其可以滿足牛羊的生長和發育需要。蠶沙資源在牛羊飼料中的應用,可以降低飼料的成本,更好地提升牛羊養殖的經濟效益。結合目前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管理站在XX羊場所做的蠶沙飼料養羊對比試臉結果來看,在羊養殖過程中添加蠶沙喂羊,羊對蠶沙的消化率較高,72h內,對蠶沙的粗蛋白、粗纖維成分消化率分別為43.33%和45.74%。在牛羊養殖過程中,為了更好地發揮蠶沙的價值,可以采取“精飼料+蠶沙”的喂養方式,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對精飼料和蠶沙的加入量進行合理控制。例如在進行羊養殖過程中,利用20%的精飼料+80%的蠶沙養殖,可以有效增加山羊的日增重。在牛養殖過程中,添加30%的蠶沙替代牛精飼料,可以降低20%左右的飼料成本,這對于牛養殖效益的提升意義重大。
3 結語
蠶沙處理資源在豬、牛羊養殖中的應用,要注重對蠶沙資源的營養成分和活性成分進行把握,把蠶沙用作飼料,使它發揮更大的功能和作用。目前從我國桑蠶養殖的發展情況來看,桑蠶養殖行業逐漸朝著產業化方向邁進,蠶沙資源將大幅度增加,對蠶沙資源的有效處理和利用,可以降低蠶沙對環境的污染,并能夠使蠶沙的價值得到更好地發揮,降低動物飼養的成本,一舉兩得。因此,應加大對蠶沙資源處理的研究,把握蠶沙的價值,滿足實際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崔文明.蠶沙的生態利用初探[J].云南農業科技,2010(S1):
105-106.
作者簡介:吳漢(1970-),男,仫佬族,大專,執業獸醫師,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管理站站長,研究方向:益生菌、構樹、蠶沙在牛羊養殖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