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殿杰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們面臨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如土地荒漠化、全球氣溫變暖等。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性,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后,這個理念被更多的國家和人們認同。目前,森林植被破壞嚴重、樹木被砍伐,導致水土流失、山體滑坡等問題頻頻出現,給國家和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生命威脅和財產損失。可持續發展的觀點提出以后,我國加大了環保的力度,可持續林業需要人們加強對森林的保護,減少破壞,協調經濟與資源之間的關系,保證生態系統的平衡。本文就自己多年的調查和實踐經驗,探討了如何加強可持續林業與森林的保護,希望對我國環境改善有所幫助。
關鍵詞:可持續林業;森林保護;措施探究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156
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是21世紀人類進步的重要表現之一,人們終于認識到用資源枯竭換取經濟發展的時代要終止了。為了貫徹科學發展觀、保護自然生態的平衡和可持續發展,我國的各行各業都做出了很大的改變,相關的林業部門也不例外,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推動了可持續林業的實現。
1 我國可持續林業和森林保護的現狀
在我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的同時,我們逐漸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是對我國提出的一個重要挑戰。根據對我國林業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實我國在森林保護方面做得并不夠好,實施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雖然我們每年都在加大植樹造林的任務,但是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很不夠,病蟲害發生的頻率和程度依然比較高,森林生態系統和物種數量也仍然呈下降趨勢,因此,還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任務相當艱巨。
只有深刻了解我國森林資源和保護情況,才能對癥下藥,解決關鍵問題,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一部分地區還沒有認識到林業資源保護的重要性,仍然亂砍濫伐,相關部門也沒有及時發現并制止。而且,我國森林資源分布情況很不均勻,東部地區情況還比較好,西北部地區森林植被少之又少,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威脅。另外,我國的林木品種單一、多樣性不足、品質較低,所以并沒有很好地起到積極的作用。所以要深刻認識到這些問題,盡快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這個任務任重而道遠。
2 如何加強可持續林業和森林保護
2.1 增加森林資源物種的多樣性
物種的多樣性能夠直接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護林人員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和先進技術來培育出多種多樣的物種。例如,嫁接、無土繁殖、轉移栽培、集中經營等。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和相關設施的不斷完善,這個問題得到了突破性的進步,人們既發揚了傳統的栽培手段,又更新和發明了新的栽培技術,使物種多樣性逐年增多,樹木種類不斷壯大,技術人員也根據當地土壤、氣候、環境等因素找到了適合每個地方的森林物種,不斷豐富著資源的多樣性。
2.2 加強森林樹木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病蟲害一直是困擾森林資源的一個重大難題,也是阻礙可持續林業發展的一個絆腳石。為了加強森林的保護,一定要重點解決病蟲害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解決。要提高樹木本身的抵抗能力,也就是從自然的角度考慮,做好樹木的觀察和記錄工作,經常注意他們的變化,加強管理,提前做好預防疾病、蟲害的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往往會陷入誤區,他們過于關注對病蟲害的研究卻忽略了植被的整體問題,對植物特性的認識能力有局限性,而且病蟲害肆虐的速度很快,最好在剛開始的階段就能及時發現,然后遏制其蔓延,有效減輕帶來的損害;可以通過健康的方式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可以引入一些害蟲的天敵,如一些食蟲的動物來抑制害蟲的繁衍,這種方式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3 培育優良的森林品種
好的樹木品種能夠更好地適應自然環境,尤其是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地區,優秀的物種就能凸顯出它的優勢,抵御侵害、頑強生長。植物本身也像人類一樣,有防御和自愈的能力,這對植物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在特定的地區選擇合適的物種,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的侵襲以及環境的打擊。例如,很多樹木都經常患有松枝褐斑病,為了防止樹木患上這種疾病,應該培育出能抵御這種疾病侵害的優良物種,推動可持續林業和森林保護工作的發展。
3 結語
實行可持續林業、加強對森林系統的保護工作具有重大意義,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它能使生態系統保持平衡,實現效益最大化,增強生物多樣性,使綠水千山變成金山銀山。應該運用科學合理的技術手段和現有資源實現環境的改善,為我國的環保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衛東,張澤彬,梁學義.森林保護與可持續林業發展之間的關系研究[J].自然科學(文摘版),2016(1).
[2]邢玉芹.淺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J].林業科技情報,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