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 候成付 張寧歆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業科技也在不斷進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水平影響著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農業安全問題需要及時解決。但是我國的農業氣象災害較多,波及范圍也較大,面對這些情況,要及時地對農業氣象災害的影響進行評估,進一步提出防御措施,為農業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農業氣象災害;評估;預警系統;農業技術發展
中圖分類號:S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201
我國已被列為農業氣象災害較多的國家之一,這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的發展。而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發展的基礎就是農業,只有農業的發展足夠穩定,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有效提高。因此,農業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農業氣象工作也應該被列為氣象部門工作的重點,要及時評估農業氣象災害造成的影響。
1 對農業氣象災害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與研究
1.1 科技的發展對農業氣象災害的評估有促進作用
近年來,我國的科研技術邁向了更高的發展平臺,極大地促進了農業氣象的發展,農業氣象工作人員可以將信息技術與農業氣象災害的研究有效結合起來,推動農業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可以促使在進行農業氣象災害評估時,建立作物模型來對農作物進行評估。建立作物模型對農作物的產量有很大好處,可以觀測農作物在各個階段的生長情況,可以隨時觀測天氣變化情況,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1.2 建立模型來控制農業氣象災害的影響程度
在農業氣象災害影響評估的分析中,控制農業氣象災害的范圍是很重要的,要及時分析農業氣象災害的危害等級,盡量縮小農業氣象對農作物的危害程度,增強農作物的抵御能力。還要對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農業生產力水平進行評估,減少農業氣象災害對農作物造成的影響。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可以建立綜合評估模型,結合多種數學方法,對農業氣象災害所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對糧食的收成進行分析研究,了解糧食的受災面積。
1.3 預測農業氣象災害的危險程度
農業氣象災害存在的危險因子在一定年限內重復發生的可能很大,因此,要對發生的危險程度進行預測,以免對農業發展造成更大影響。還要預測農業氣象災害的波及范圍以及社會所承受災害的能力。要建立系統化的災害風險評估方法,將農業氣象災害的影響降到最低,用科學的方法應對農業氣象災害。
2 提高農業氣象的防御水平
2.1 科學有效地建立農業氣象觀測站
要有效地預防農業氣象災害,就要對最近幾年的農業結構和農作物的種植情況進行分析研究,以便于建立農業氣象觀測站。各個地區的農業種植情況是不同的,農業氣象災害也是有差異的,因此,建立區域性觀測網站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促進本地區的農業發展。農業氣象的建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不能保障小區域的防災減災能力,還要建立自動化和多要素的農業氣象觀測網站,盡量減少小區域的農業氣象災害。要對各種農業氣象災害的資料進行及時分析,提高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能力。
2.2 建立完善的預警信息系統
隨著農業氣象災害的增加,災害的預測已經成為防災減災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及時預測農業氣象災害,才能更好地減少農業氣象災害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由此可見,氣象預警系統的完善非常重要。農業氣象部門要緊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氣象預警工作。不僅要做好對常規天氣的預測,還要對重大農業氣象災害及時準確的預測。由于農業氣象災害具有區域性,所以要針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對氣象災害進行預測,要根據各個地區的農業發展特色做好氣象災害防御工作。不同的農作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面臨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要對它們及時預測,以免錯過農作物的最佳生長時期。要完善監測預報網絡體系,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防御體系的建設,還要對監測、預警氣象災害的措施有所創新。要使農業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向基層延伸,準確及時地發布預警信息。大力宣傳農業氣象科普知識,提升防災減災能力,有效提升農業生產的科學性。
2.3 農業氣象防御工作深入農村
農業氣象防御工作的研究和進展,要走向基層,深入農村。要了解到農村地區所面臨的農業氣象災害問題,要準確及時地發布氣象信息,讓農民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天氣的變化,還可以向他們宣傳農業氣象的科普知識。氣象部門要不斷完善農業氣象服務,就要更多地與涉農部門進行合作,加強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立科學有效的應急減災組織體系,要建立以預防為主的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機制。各個地區的氣象災害是不同的,所以還要對氣候資源進行普查評估,區別各個地區的氣象災害風險,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使之進一步完善,可以通過手機、電子屏等方式向人們傳播農業氣象信息,促進農業的發展。
3 結語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的發展影響著人民的生活水平。面對我國農業氣象災害多的情況,要及時地建立農業氣象災害防御系統。要建立綜合評估模型、自然災害風險評估模型等來促進農業的發展。要建立完善的預警信息系統,讓農業氣象工作深入基層,本文對此做出了分析和總結,希望可以促進農業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