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項生
摘 要:我國是肉食類生產第一大國,雖不及一些國家海鮮類出口量,但相對許多國家而言,我國肉食類出口也是相當可觀的。2016年我國人口達到13億8271萬,禽畜類進口近幾年呈現并保持著快速增長,肉食類消耗量較大,正朝著世界最大的畜牧進口國家發展。
關鍵詞:品種改良;禽畜;畜牧業
中圖分類號:F32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217
引言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以及政府“二胎”政策的放開,我國人口開始迅速增長呈發展趨勢。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現代化城市的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物質的需求越來越大。而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速度卻幾乎處于停滯狀態,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1 經濟效應分析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在“二胎”政策下也迅速發展,人口的增加意味著市場需求量的增加,食物的需求量增加。中國有6.19億hm2的農業用地,而畜牧業占用量僅有28.33%,發達國家的畜牧業卻占本國農業用地的60%。這就說明,我國畜牧業發展還不夠。我國人口的增加導致食物需求量增大,而我國肉食類的發展卻跟不上需求量,也就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2016年我國肉類進口量超過450萬t,超過近幾年的肉類進口量,達到歷史新高。畜牧業不同于種植業,畜牧業的發展需要草料,而面對中國近幾年的生態破壞畜牧業很難實現發展。我國土地使用中,畜牧業可用土地也較少,為了使生態不受破壞,畜牧業的活動范圍也少,這就意味著生產受到限制。在我國,近幾年由于對植被恢復的重視,許多地區放牧量都在減少。一個國家比較重要的食物需要從外國進口,相當于別的國家握住了這個國家的命脈。從各方面來講,現代畜牧業的發展需要改良禽畜品種,這是現代牧業的發展前提。
以雜交牛的案例來分析:正常情況下,農村養牛一般不加精料,同等條件,雜交牛比本地牛個體大,生長速度快。比如雜交一代6月齡公水牛有150kg,本地同齡牛才有120kg,高出30kg,如果作肉牛賣,活牛按20元/kg,那么賣1頭6月齡雜交牛就比賣一頭本地牛高出600元。由之前的考察得知武樂鄉吉斗村陶村屯陶興貴4歲齡的雜一代母水牛賣8600元,比武樂鄉逢宜村石群屯馮水才賣本地母水牛4歲齡5800元高出2800元,如果陶興貴的母牛再配上種懷孕,價格要高出10000元。由此可見,采用牛人工授精技術,既能減少養殖公牛成本,而且使用良種公牛凍精配種產出的雜交犢牛體形大、生長快、價格好,利潤明顯,值得推廣。禽畜品種改良已經開始在部分地區廣泛使用,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我們牛改科技工作者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以精湛的技術取信于民、服務于民。
2 畜牧業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部分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國家的綜合國力,只有綜合國力上去了,才會不被別的國家欺負。在我國商周時期就開始出現畜牧業,隨著朝代的更替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哪個朝代,農業都是國家的重要部分,在中國古代我們國家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長達上千年的中央集權制中依然是國家的根基,21世紀的中國也依然如此,中國是農業大國。1971年袁隆平開始研究雜交水稻,并且成功培育出了雜交水稻,它們被命名為“超級水稻”。中國的種植業開始回溫,并且在21世紀就達到了向國外出口的現象。中國種植業產量的增加并沒有因為人口的增加而受到阻礙。相對于種植業,畜牧業的發展就讓人擔憂了。而中國如果想要成為發達國家,那么農業現代化是必不可免的。改良禽畜品種也成為了一大作用點,禽畜品種的改良會使畜牧業產量增加,減少我國從外進口肉食類食物的需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物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我國高質量的肉類食品皆進口于外國,我國禽畜改良應該積極發展,使市場能夠呈現出供求平衡的狀態。新經濟的發展使得許多國家也在迅速發展,而禽類品種的改良也成為競爭經濟的一大亮點。要發揮良種在科技生產中的載體地位,就要大力推進相關的禽畜品種改良。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經濟產品銷售越來越國際化,加快禽畜品種改良的步伐,有利于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經濟競爭力,從而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在新時代的發展中,現代國際中除了政治力量、國防力量,經濟實力也極其重要。
3 結語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以及肉類食品最大的進口國,要加快改良的腳步。隨著“十九大”的勝利閉幕,我們要跟著黨的步伐,堅持黨的領導,不斷發展我國畜牧業;積極配合國家的政策,投入養殖禽畜改良品種,為國家發展做出一份貢獻。只有禽畜品種得到改良,才能大幅度緩解我國畜牧業發展困境。
參考文獻
[1]黨樂.簡述禽畜品種改良的重要性[J].自然科學,2016(2).
[2]阿不力孜·木薩.禽畜品種改良工作的強化建議及必要性[J].當代畜牧,2016(5).